米芾·德忱帖
作者:米芾 書體:行草 2015-07-29 12:35:37
【釋文】五月四日,芾啟:蒙書為尉(通慰),審道味清適。漣,陋邦也,林君必能言之。他至此見,未有所止,蹄涔不能容吞舟。閩氏泛海,客游甚眾,求門館者常十輩,寺院下滿,林亦在寺也。萊去海出陸有十程,已貽書應求,倘能具事,力至海乃可,此一舟至海三日爾。御寇所居,國不足,豈賢者欲去之兆乎?呵呵!甘貧樂淡,乃士常事,一動未可知,宜審決去就也。便中奉狀。芾頓首。葛君德忱閣下。
米芾《德忱帖》,紙本,行草書,縱25.4厘米,橫78.6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帖為致葛德忱書札。
葛德忱疑即葛蘩,名字相發(fā)之義本《詩經·召南·采蘩》序毛傳。乃葛蘊、葛藻長兄。周密《云煙過眼錄》卷上王子才所藏雪竇和尚詩后,有“襄陽米芾”與“鶴林居士葛蘩”題跋。
葛蘩,號鶴林居士,丹徒人,良嗣長子。崇寧間官臨潁主簿,累遷鎮(zhèn)江守。
此時德忱恐在潤州,欲求萊州職事,故米芾告以路程行法也。
“林君”當指林希,子中福州人,乃稱“閩士”。林氏罷樞密,于元符元年四月出守亳州,同年九月?lián)Q杭州,疑于其時特訪漣水矣。
林希,字子中,福州福清人,概子。嘉 二年進士,神宗朝同知太常禮院,遣使高麗,希聞命,懼形于色。神宗恕,責監(jiān)杭州樓店務。紹圣初知成都府,道闕下,章 留為中書舍人,修神宗實錄。時方推明紹述,盡黜元 群臣,希皆密預其議,自司馬光、呂公著、呂大防、劉摯等數(shù)十人之制,皆希為之,極其丑詆,讀者憤嘆。徽宗時卒,年六十七,謚文節(jié),追贈資政殿學士。有兩朝寶訓二十一卷。
《列子·天瑞》:“子列子居鄭圃,人無識者……國不足,將嫁(往)于衛(wèi)?!薄坝堋倍洌从么说?。
此帖作于元符二年五月四日,離秩滿 不足一月,故有“欲去”之語。
米芾于漣水軍任上,曾遭遇旱災之后,又逢水災之情況,當?shù)靥锂€俱被淹沒,許多通湖港道,初為防旱救田,而填土塞斷。然水災之后,地主毫姓只顧一己私利,仍不疏放,以致地勢低洼之區(qū),積潦難泄,為患頗大。米芾于致上司或同儕之信函中,特將在外實地所見表出,心中甚為不平 。這是米芾“欲去”的外在之因,漣水環(huán)境險惡,旱災水災連連。
米芾“平居退然,若不能事事”,雖然“至官下則率直不茍”,但平生嗜好只在江封山月,及石硯書畫,加以疏狂成性,故為官日久,難免故態(tài)復萌。墓志銘對此并不加隱諱,謂“時亦越法縱舍,有足大者”。此實記實之言。在漣水軍任上,米芾即曾因“好石廢事”,招致上司不滿 ,可能因此去職,在任僅二年。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眾號:詞典網,回復:米芾書法,可方便查詢。


米芾書法欣賞:
猜你喜歡:
- 黃庭堅《教審帖》紙本行書 27.1×43.1cm釋文:庭堅頓首,辱教審侍奉萬福爲慰。承讀書綠陰,頗得閑樂,甚善甚善。
- 林希題《米芾蜀素帖》,楷書,臺灣故宮博物院藏。釋文:秦伯鎮(zhèn)書蜀道難已下。慶歷甲申(1044)歲。東川造蜀素一卷。藏余家者
- 【釋文】彥博啟,先此郵中得報,內翰奄棄盛年。久忝知契,聞訃摧咽,況乎天性,何可勝處?切須自勉。老年如何當此,生于前年,罹此痛,猶賴素曾留
- 李建中行書《許昌帖》(明.停云館法帖》拓本,行書,見<宋名人書卷第五>.釋文:許昌去潁才千里地,數(shù)月已來,曾
- 《足軒銘》卷,宋,葛長庚書,紙本,手卷,縱32.5厘米,橫81.5厘米,草書,22行,195字,北京故宮博物院藏?!蹲丬庛懢怼丰屛模杭念}足軒
- 張縯跋蘇軾《黃州寒食詩帖》,楷書?,F(xiàn)藏臺灣故宮博物院。
- 【釋文】向亂道在陳十七處,可取租及米,寒光旦夕以惡詩奉承?;ɑ芟胍咽⒁?。修中計已到官。黻頓首。米芾《向亂帖》,又稱《寒光帖》,淡黃紙
- 蘇軾《豐樂亭記》,北宋拓本(成都古籍書店出版)《豐樂亭記》,歐陽修撰文,蘇軾楷書。原石刻于北宋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
- 趙佶《欲借風霜二詩帖》紙本 楷書 33.2×63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這幅詩帖,就是展現(xiàn)了宋徽宗“瘦金書”神采的精品之一。帖上的每一
- 米芾《政事帖》(又稱春和帖) 紙本 行書 縱30.5厘米 橫40.8厘米 [釋文]芾頓首再拜。春和,政事之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