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三吳詩帖
作者:米芾 書體:行書 2015-08-03 12:46:19
標(biāo)簽:米芾,三吳詩帖
【釋文】 黻謹(jǐn)以鄙詩送
提舉通直使,江西
襄陽米黻上。
三吳有丈夫,氣欲吞
海水。開口論世事,借
箸對
天子。瑞節(jié)高如松,一歲
幾繁使。秋水浮湘月,
罇酒屢覯止。言別不可
攀,寥虛看云駛。
米芾《三吳詩帖》,紙本,行書,縱30.6厘米,橫63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米芾18歲時(公元1068年), 授秘書省校字郎,出任廣東浛洸(今英德)尉,居職二年。任內(nèi)在地方的風(fēng)化教育上留有很好的口碑。據(jù)阮元《廣東通志》所載,他在浛洸時“風(fēng)韻瀟遠(yuǎn),趣向高潔,山水佳處,游題殆遍,而職事修舉,教化興行,祀名宦。”在湞水邊的煙雨樓,望夫?qū)剂粝掠忻脑娖谟⒌?,陽山,潮州都有石刻,在廣州留有墨跡。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回復(fù):米芾書法,可方便查詢。


米芾書法欣賞:
- 米芾·行書三札卷
- 米芾《烝徒帖》
- 米芾《鄉(xiāng)石帖》
- 米芾草書《吾友帖》
- 米芾《真酥帖》
- 米芾《公議帖》
- 米芾行書《張季明帖》
- 米芾·書論書
- 米芾行書《珊瑚帖、復(fù)官帖》
- 米芾行草《樂兄帖》
猜你喜歡:
- 此帖是范仲淹為同年友人“平海書記許兄”所制道服撰寫的一篇贊文,稱友人制道服乃“清其意而潔其身”之舉。宋代文人士大夫喜與道士交往,“道家者流,
- 《經(jīng)伏波神祠》行書 紙本 33.6 × 82.6cm,凡16行,166字。黃庭堅書于“建中 * 元年五月乙亥”。日本東京細(xì)川護
- 宋理宗趙昀《湖上詩團扇》 25.1 x 25.1 cm 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 顧洛阜遺贈 釋文:湖上晴
- 蔡襄書法欣賞行楷書尺牘《虹縣帖》1051年 紙本 31.3 x 42.3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釋文:襄啟:近曾明仲及陳襄處奉手教
- 米芾《吾友帖》(草書九帖之四) 紙本 草書,縱25.2厘米 橫39厘米 日本大阪市立美術(shù)館藏。[釋文]吾友何
- 【釋文】仲淹頓首:李寺丞行,曾□□□□遞中,亦領(lǐng)來教承動止休勝。仲淹此中無□□,兒了病未得全愈,亦漸退減。田元均書來,專送上。近得□
- 【釋文】蘇子瞻攜吾紫金研去。囑其子入棺。吾今得之。不以斂。傳世之物。豈可與清凈圓明本來妙覺真常之性同去住哉。米芾《紫金研帖》,紙本,
- 陸游行書《北齊校書圖》跋,書于宋淳熙八年(1181年),美國波士頓美術(shù)館藏。陸游書名為詩名所掩,陸游亦工書翰,精行草和楷書。他自稱"
- 【釋文】襄啟:大研盈尺,風(fēng)韻異常,齋中之華,繇是而至?;ㄅ枰嗉哑?,感荷厚意。以珪易邦,若用商於六里則可。真則趙璧難舍,尚未決之,更須面議
- 孫抃《名藩帖》 紙本楷書 29.6×28.1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釋文:抃啟。伏承得請名藩。治裝上道。猥煩寵翰。益認(rèn)懃誠。感戀併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