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精品久久人妻白浆|精品国产仑片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精品亚洲四区|中文在线一区精品


  • <dd id="kqay2"><nav id="kqay2"></nav></dd>
    <abbr id="kqay2"></abbr>
    您的位置:首頁>>書法字典>> 歷代書法>> 明朝>> 董其昌楷書《自誥身帖》卷書法欣賞

    董其昌楷書《自誥身帖》卷

    作者:董其昌 書體:楷書 2019-03-04 10:26:04

    標(biāo)簽:董其昌,楷書,自誥身帖

    董其昌楷書《自誥身帖》卷

    董其昌楷書《自誥身帖》卷,絹本,橫414.3cm,縱26.8cm,書于明萬歷二十四年(1596年),遼寧省博物館藏。

    《董其昌自書告身》是董其昌親筆書寫的明朝萬歷皇帝對其父母、妻子封賞的詔書,卷首有乾隆御筆題跋, 原收入清宮《石渠寶笈》,清亡后歸遼寧省博物館收藏。

    董其昌楷書《自誥身帖》卷,高麗箋紙烏絲欄格楷書告身二通,裝裱成一卷。前段為追封其父董漢儒、母沈氏告身,后段為封董其昌本人及夫人龔氏等告身。前者書于明萬歷二十四年(1596)閏八月二十四日,后者書同年同月二十八日,二者僅隔四天。引首有乾隆長題,講述誥封產(chǎn)生及演變。董其昌傳世書法多為行草,楷書則不多見,原因在于“楷書不易工”。他認為,如果字寫得如“算子”,便不是書。本幅書法工整,用筆莊敬,行筆不茍,一筆一劃皆有來意。筆力遒勁,肥瘦得中,是其楷書的典范之作。清代長期珍藏于內(nèi)宮,并著錄于《石渠寶笈續(xù)編》。

    釋文:

    奉天承運  皇帝勅曰:

    世有懷瑾握瑜之士,偃蹇卒世,乃其子紹其家學(xué)以耀于庭。非夫明德之遺不及此爾。

    生員董漢儒,乃翰林院編修其昌之父。賦才孔碩,蓄學(xué)多聞,貞操不愧,衾稠雄抱,雅堪鼎呂。惜哉!運奇而年不延也。今,爾子貴為侍從,臣爾何所不慰?茲用,贈爾為文林郎錫之。勅命:紫泥有赫庸以表,弓冶之如存。

    敕曰:夫,士也。憑慈母之蔭,業(yè)已致身華途,風(fēng)木多悲無繇,一致茵鼎之養(yǎng),此其杯棬之慟,可想也爾。沈氏,乃翰林院編修董其昌之母,以淑德儷于名賢,持家不厭拮據(jù),育子時勤顧復(fù),手澤尚存於畫荻,音徽已謝於吟哦。茲用,贈爾為孺人。懿靈有知,翟茀笄珈,庶幾歆享!

    敕命。

    萬歷二十四年閏八月二十四日 之寶


    奉天承運  皇帝勅曰:

    國家設(shè)禁林以居髦俊 優(yōu)其體貌 而假以清閑 母亦謂立其身 于紛華波蕩之外者 迺可與肩鴻鉅其所期注匪尠也 爾翰林院編修董其昌 博雅宏才 清修彥士 毓英中秘 窮緗帙于 摉魚擢秀 北扉掞藻詞于倚馬卓然士望郁為國華茲以歲閱授爾階文林郎錫之敕命夫天祿石渠之任 夙稱華重倘狙于地望而以豔心應(yīng)之乃失朕遴選至意爾 業(yè)以恬澹端愨推重士林 予是汝嘉益貞而操 朕且有后命 勅曰 朕讀彤管之章,知古之有壺德者,率勒在女史吾史官方槖筆編摩 豈其婦也 而不思所垂乎 朕故不靳贊冊以章之爾 翰林院編修董其昌妻龔氏 琬琰標(biāo)貞 菃蘭綰淑 申箴昧旦 茂贊明光 爾夫燁然 為時良史 爾內(nèi)襄之益宏己 茲用 封爾為孺人 尚益虔四德以稱是綸寵。

    敕命。

    萬歷二十四年閏八月二十八日 之寶

    董其昌楷書《自誥身帖》卷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回復(fù):董其昌書法,可方便查詢。

    0
    糾錯

    董其昌書法欣賞:

    猜你喜歡:

    • 趙宧光草篆《五言詩句軸》,紙本,尺寸:138×29 厘米, 天津博物館藏。釋文:脫落文字累,免為物外嬰。趙宧光書?!举Y料來
    • 倪瓚《呈云浦詩札》 香港中文大學(xué)藏 倪瓚,元末明初畫家、詩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鎮(zhèn),號云林子、荊蠻民、幻霞子等。江蘇無
    • 陳淳《草書五言詩箋》紙本草書 26×29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治
    • 許初《李白清平調(diào)詞三首詩卷》,紙本,草書,尺寸:27.3×442.5cm,書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釋文:
    • 吳寬《行書蘇軾雪詞卷》,紙本。香港藝術(shù)館虛白齋藏。釋文:(十二月二日,雨后微雪,太守徐君猷攜酒見過,坐上作浣溪沙三首
    • 董其昌畫像董其昌以書畫名重海內(nèi)外,在董其昌身后,留存大量臨摹各家筆墨的作品,《淳化閣帖》亦是其中之一。董其昌臨《閣帖》不下五六種:一是故
    • 黃道周《日上東城扇》紙本 行楷 35×63.5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 陳繼儒《行書七言絕句軸》,紙本,行書,尺寸:146.5×33.7cm,南京博物院藏。釋文:小亭帖(貼)岸綠陰齊,
    • 文徵明《行書致陸師道二札》之一 23.5×16.3cm 湖北省博物館藏釋文:示教佳篇,捧讀健羨,老病寒拙,不能吐一辭,徒
    • 詹景鳳《草書杜甫詩軸》 紙本草書 165.2×82.3cm 吉林省博物館藏釋文:塞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忽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

    評論

    發(fā)表評論
    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
    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
    詞典網(wǎng)app
    下載詞典網(wǎng)APP
    用手機掃一掃
    手機版 歷代書法 詞典網(wǎng) 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