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行書臨《米芾天馬賦》
作者:董其昌 書體:行書 2017-02-22 11:07:11
標簽:董其昌,行書,米芾,天馬賦
董其昌行書臨《米芾天馬賦》
釋文:天馬賦。方唐牧之至盛,有天骨之超俊,勒四十萬之數,而隨方以分色焉,此馬居其中以為鎮(zhèn)。目星角以電發(fā),蹄踠踣以風迅。鬐龍颙而孤起,耳鳳聳以雙峻。翠華建而出步,閶闔下而輕噴。低駑群而不嘶,橫秋風以獨韻。若夫,躍溪舒急,冒絮征叛。直突而建德項縶,橫馳而世充領斷。咸絕才以比德,敢伺蹶以致吝。豈肯浪逐金粟堆墳,當下視八坊之駿。高標雄跨也獅子攘獰,逸氣下衰而照夜矜穩(wěn)。于是,風靡格頺,色妙才駘,入仗不動,終日如壞。乃得玊為銜飾,繡作鞍儓,棗秣粟豢,肉脹筋埋,蓋不如,偷盧噬盜,策蹇勝柴。鑄黃蝸而吐水,盡白澤而除災。但覺,駝垂就節(jié),鼠伏防猜。妬心雖厲,馴號期諧。誓俯首以畢世,未伏櫪以興懷。所謂英風頓盡,冗長常排。嗟乎!若不市駿骨致龍媒。如此馬者,一旦天子巡朔方,升喬岳,掃四夷之塵,較岐陽之獵,則飛黃腰,躡云追電,何所從而遽來?何所從而遽來!平海大師浚園水丘公慧悟師看書。襄陽米芾。
款識:米元章好書,所作天馬賦行草已見數本,惟擘窠大字卷在長安朱太保家,既入內府而以代侯伯月俸者,太保盡從諸勛貴購之。后為黃中丞所藏。余常婆娑賞玩,今又轉入金沙于氏矣。吳門有石刻乃文博士官江西時所摹,予即臨此卷,觀者必訝,謂我本家筆安在也。其昌。
鈐?。捍笞诓。ㄖ欤?董氏玄宰(白) 玄賞齋(朱)
鑒藏?。捍蟊躺金^主人審定(朱) 斗垣寓目(白) 南海黃伯癸曾藏金石書畫印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眾號:詞典網,回復:董其昌書法,可方便查詢。


董其昌書法欣賞:
- 董其昌行書《自題仿黃公望山水卷》
- 董其昌行書《王維輞川詩冊》
- 董其昌《臨顏真卿蔡明遠帖》
- 董其昌·儲光羲《田家雜興》
- 董其昌行書《書韋應物五言詩軸》
- 董其昌行草《杜甫因許八奉寄江寧旻上人詩軸》
- 董其昌行書《自題高逸圖》
- 董其昌草書《櫽括前赤壁賦冊》
- 董其昌行書《大唐中興頌》
- 董其昌楷書《杜甫冬日洛城北謁玄元皇帝廟詩》
猜你喜歡:
- 唐寅《自書詩》《飲中八仙歌》,風流瀟灑!釋文: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
- 趙宧光草篆《杜牧七絕詩》軸,尺寸:105.1×46.6 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釋文】千里鶯啼綠映紅,水邨
- 文徵明《跋唐摹萬歲通天帖》 ,書于明嘉慶二年(丁巳 1797年),遼寧省博物館藏。釋文:右唐人雙鉤晉王右軍而下十帖,
- 董其昌跋米友仁《瀟湘奇觀圖》,縱19.8cm,故宮博物館藏。題跋前后共三段。董其昌行書《跋米友仁瀟湘奇觀圖》跋文一:余家藏倪
- 【釋文】十年塵夢繞中冷,今日攜壺試一登。醉把花枝歌水調,戲書蕉葉乞山僧。青天月落江黿出,紺殿雞鳴海日升。風過下方聞笑語,自驚身在白云層。
- 文徵明小楷《蓮社圖記》冊,紙本,縱25.5厘米,橫9.8厘米。釋文:龍眠李伯時為余作蓮社十八賢圖,追寫當時事,按十八賢行狀,
- 唐寅《尺牘之二》紙本行書 26.1×19.1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別後到家。得彼處情實甚息。尚未回來。須作急打點。達
- 吳寬《跋黃庭堅“諸上座帖”》紙本行書 縱33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昔東坡見山谷草
- 文徴明77歲書法墨跡《書沈石田畫卷》,沈石田即沈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釋文:王君虞卿嘗得石田沈公畫卷聯(lián)楮十有一幅,長六
- 李應禎《行書枉問帖》紙本行書 22.6×41.5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釋文:待補李應禎《枉問帖》共13行。帖中談當時水災這事:“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