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論書并書杜甫詩卷
作者:董其昌 書體:行楷 2015-12-22 12:46:12
標(biāo)簽:
【釋文】《寶章待訪錄》有王方慶進(jìn)王氏祖宗尺一,皆羲、獻(xiàn)以后書。而王子猷一帖,俊秀逈異。王僧虔遂踵其體,蘇東坡亦習(xí)之。然偃筆為累,失晉時風(fēng)流矣。曾見“蘇過”、“六言”二帖近之。丙子首夏之望。玄宰。
不薄今人愛古人,清詞麗句必為鄰。竊攀屈宋疑方駕,恐與齊梁作后塵。卷有余地,再補杜陵一絕。其昌。
董其昌《論書并書杜甫詩卷》,紙本,行楷,縱103cm,橫119.5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董其昌《論書并書杜甫詩卷》,據(jù)款署,此卷書于明崇禎九年(1637年),為董其昌82歲時所作。書分兩段,前半部分論晉、唐人筆法風(fēng)格與宋人之不同,字體稍小,用筆古拙,取勢奇險;后半部分錄唐杜甫七絕詩一首于余紙?zhí)帲ㄔ娨姟度圃姟肪矶撸?,字體稍大,用筆蒼勁,轉(zhuǎn)折方硬。董其昌晚年書風(fēng)回歸顏魯公、李北海,此卷為其隨手所書,古樸天真,無刻意造作之態(tài)。
鑒藏?。骸扒∮[之寶”、“幾暇鑒賞之璽”、“養(yǎng)心殿鑒藏寶”。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回復(fù):董其昌書法,可方便查詢。


董其昌書法欣賞:
- 董其昌《仿顏真卿法〈倪寬贊傳〉》卷
- 董其昌行書《臨蘇軾天際烏云帖》
- 董其昌《臨柳公權(quán)書蘭亭詩》
- 董其昌行書《墨禪軒說》
- 董其昌·草書張籍七言詩
- 董其昌行書《樂志論》
- 董其昌仿古山水冊
- 董其昌臨米芾《方圓庵記》
- 董其昌行書《自題林和靖詩意軸》
- 董其昌《行書信札卷》
猜你喜歡:
- 王鐸《臨禇摹蘭亭》,行書,書于明崇禎九年(丙子1636年)釋文:王羲之蘭亭前序褚遂良奉勒摹絹本。永和九年,歲在癸丑,
- 陳淳《五言詩扇面》草書 17.2×51.3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釋文:樂事亦多違。春猶戀褐衣。敝園花發(fā)早。荒徑客來
- 祝允明《行書秋軒賦軸》,紙本,縱91.5厘米,橫27.7厘米, 書于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上海博物館藏。吳湖帆題簽:祝枝
- 黃道周《登岱詩卷》行書,來源《黃道周行書卷》陸衡 編(古吳軒出版社) 釋文:戊寅九月,予與趙景之、劉晉卿同出國門,約以十月登岱,既
- 王鐸行書欣賞《贈張抱一行書詩卷》(高清下載),紙本,32X658cm,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明崇禎十五年,王鐸流寓懷州,受到張公祖的
- 董其昌楷書《東方先生畫贊碑》卷,紙本,縱24.5cm,橫558.6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此卷臨唐顏真卿
- 董其昌《晁文公語軸》紙本楷書 93.5×29.9cm 蘇州博物館藏釋文:晁文元公曰:脫世網(wǎng),避畏途,簡妄緣,甘靜居小寂滅之樂也,塵事
- 【釋文】同江陰李令君登君山二首。浮遠(yuǎn)堂前爛漫游,使君飛蓋作遨
- 徐渭草書《論書法卷》,明,紙本,手卷,縱32.1cm,橫736.5cm,草書,99行,1353字,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本幅鈐“
- 文彭《頒詔侍班詩草書冊》 紙本??v26.5厘米,橫13.7厘米(單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