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詢百科介紹
拼音:ōu yáng xún
生平簡介

歐陽詢像

歐陽詢 九成宮帖
書法造詣
他的書法成就以楷書為最,筆力險勁,結(jié)構(gòu)獨異,后人稱為“歐體”。其源出于漢隸,骨氣勁峭,法度謹嚴,于平正中見險絕,于規(guī)矩中見飄逸,筆畫穿插,安排妥貼。楷書以《九成宮醴泉銘》等,行書以
內(nèi)畫家 一丁(聶磊)楷書作品

歐陽詢臨蘭亭序
常見歐書碑刻
1、《九成宮醴泉銘》:楷書,是歐陽詢的代表作,學歐書多以此為范本,魏征撰文,唐大宗貞觀六年。公元623年)立碑。書法嚴謹峭勁,不取姿嵋之態(tài)。 2、《虞恭公碑》全稱《唐故特進尚書右仆射上柱國虞恭公溫公碑》,也稱《溫彥博碑》:楷書,書此碑文時,已80高齡。唐大宗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年)立碑。 3、《皇甫誕碑》全稱《隋柱國左光祿大夫宏議明公皇甫府君之碑》,也稱《皇甫君碑》:楷書,是歐陽詢年輕時的作品,無立碑年月,碑藏于陜西西安。 4、《化度寺塔銘》全稱《化度寺故僧邕禪師舍利塔銘》。相關(guān)碑帖
歐陽詢作品圖片(13張) 化度寺塔銘 九成宮醴泉銘 虞恭公溫彥博碑 皇甫誕碑 黃帝陰符經(jīng)(現(xiàn)藏于徐州市博物館) 薦福寺碑(已佚) 張翰思鱸帖 夢奠帖 卜商帖 正草千字文 行書千字文相關(guān)故事
歐陽詢嘗行,見古碑,晉索靖所書。駐馬觀之,良久而去。數(shù)百步復反,下馬佇立,及疲,乃布裘坐觀,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譯文: 唐代歐陽詢,有一天騎馬趕路,無意中看到一塊古碑。原來是晉代著名書法家索靖書寫的,他駐馬瀏覽,看了很久后離開。他走離古碑幾百步又返回來,下了馬站在碑前觀察,等到疲乏,又鋪開皮衣坐下來觀察,竟然守在碑前三天三夜方才離去。書法理論
傳授訣
每秉筆必在圓正,氣力縱橫重輕,凝思靜慮。當審字勢,四面停均,八邊俱備;長短合度,粗細折中;心眼準程,疏密被正。最不可忙,忙則失勢;次不可緩,緩則骨癡;又不可瘦,瘦當枯形,復不可肥,肥即質(zhì)濁。細詳緩臨,自然備體,此是最要妙處。貞觀六年七月十二日,詢書付善奴授訣。八訣
丶[點如高峰之墜石。 L[豎彎鉤似長空之初月。 一[橫若千里之陣云。 丨[豎如萬歲之枯藤。 [斜鉤勁松倒折,落掛石崖。 [橫折鉤如萬鈞之弩發(fā)。 丿[撇利劍截斷犀象之角牙。 ㄟ[捺一被常三過筆。 澄神靜慮,端己正容,秉筆思生,臨池志逸。虛拳直腕,指齊掌空,意在筆前,文向思后。分間布白,勿令偏側(cè)。墨淡則傷神彩,絕濃必滯鋒毫。肥則為鈍,瘦則露骨,勿使傷于軟弱,不須怒降為奇。四面停勻,八邊具備,短長合度,粗細折中。心眼準程,疏密欹正。筋骨精神,隨其大小。不可頭輕尾重,無令左短右長,斜正如人,上稱下載,東映西帶,氣宇融和,精神灑落,省此微言,孰為不可也。用筆論
有翰林善書大夫言于寮故無名公子曰:“自書契之興,篆隸滋起,百家千體,紛雜不同。至于盡妙窮神,作范垂代,騰芳飛譽,冠絕古今,惟右軍王逸少一人而已。然去之數(shù)百年之內(nèi),無人擬者,蓋與天挺之性,功力尚少,用筆運神,未通其趣,可不然歟?”公子從容斂衽而言曰:“仆庸疏愚昧,稟命輕微,無祿代耕,留心筆硯。至如天挺、功力,誠加大夫之說。用筆之趣,請聞其說?!贝蠓蛐廊欢υ唬骸按穗y能也,子欲聞乎?”公子曰:“予自少及長,凝情翰墨,每覽異體奇跡,未嘗不循環(huán)吟玩。抽其妙思,終日臨仿,至于皓首而無退倦也。
歐陽詢行書千字文
結(jié)字三十六法
后人根據(jù)歐陽詢的結(jié)字特點總結(jié)了三十六種結(jié)字的法則,稱為歐陽結(jié)字三十六法。 排疊:字欲其排疊疏密停勻,不可或闊或狹,如“壽”、“藁”、“畫”、“竇”、“筆”、“麗”、“羸”、“爨”之字,“系”旁、“言”旁之類,《八訣》所謂“分間布白",又曰“調(diào)勻點畫”是也。高宗《唱法》所謂“堆垛”亦是也。 避就:避密就疏,避險就易,避遠就近,欲其彼此映帶得宜。又如“廬”字,上一撇既尖,下一撇不當相同;“府”字一筆向下,一筆向左;“逢”字下“辶”拔出,則上必作點,亦避重疊而就簡徑也。 頂戴:字之承上者多,惟上重下輕者,頂戴,欲其得勢,如“曡”、“壘”、“藥”、“鸞”、“驚”、“鷺”、“鬐”、“聲”、“醫(yī)”之類,《八訣》所謂斜正如人上稱下載,又謂不可頭輕尾重是也。 穿插:字畫交錯者,欲其疏密,長短、大小勻停,如“中”、“弗”、“井"、“曲"、“冊"、“兼"、“禹"、“禹"、“爽"、“爾"、“襄"、“甬"、“耳"、“婁"、“由"、“垂"、“車"、“無"、“密"之類,《八訣》所謂四面停勻,八邊具備是也。 向背:字有相向者,有相背者,各有體勢,不可差錯。相向如“非"、“卯"、“好"、“知"、“和"之類是也。相背如“北"、“兆"、“肥"、“根"之類是也。 偏側(cè):字之正者固多,若有偏側(cè)、欹斜,亦當隨其字勢結(jié)體。偏向右者,如“心"、“戈"、“衣"、“幾"之類;向左者,如“夕"、“朋"、“乃"、“勿"、“少"、“厷"之類;正如偏者,如“亥"、“女"、“丈"、“父"、“互"、“不"之類。字法所謂偏者正之,正者偏之,又其妙也?!栋嗽E》又謂勿令偏側(cè),亦是也。 挑¤:字之形勢,有須挑¤者,如“戈"、“弋"、“武"、“九"、“氣"之類;又如“獻"、“勵"、“散"、“斷"之字,左邊既多,須得右邊¤之,如“省"、“炙"之類,上偏者須得下¤之,使相稱為善。 相讓:字之左右,或多或少,須彼此相讓,方為盡善。如“馬"旁、“糹"旁、“鳥"旁諸字,須左邊平直,然后右邊可作字,否則妨礙不便。如“羉[上無四]"字,以中央“言"字上畫短,讓兩“糹"出;如“辦"字,其中近下,讓兩“辛”出;如“鷗”、“鶠”、“馳"字,兩旁俱上狹下闊,亦當相讓;如“嗚"、“呼”字,“口”在左者,宜近上,“和"、“扣"字,“口”在右者宜近下,使不妨礙,然后為佳,此類嚴也。 補空:如“我”、“哉"字,作點須對左邊實處,不可與“成"、“戟”、諸“戈',字同。如“襲”、“辟',、“餐',、“贛',之類,欲其四滿方正也,如《醴泉銘》“建"字是也。 覆蓋:如“寶”、“容”之類,點須正,畫須圓明,不宜相著,上長下短。 貼零:如“令"、“今"、“冬"、“寒"之類是也。 粘合:字之本相離開者,即欲粘合,使相著顧揖乃佳,如諸偏旁字“臥”、“鑒”、“非”、“門”之類是也。 捷速:如“鳳"、“風”之類,兩邊速宜圓¤,用筆時左邊勢宜疾,背筆時意中如電是也。 滿不要虛:如“園"、“圃”、“圖"、“國”、“回"、“包"、“南”、“隔”、“目”、“四"、“勾”之類是也。 意連:字有形斷而意連者,如“之”、“以"、“心"、“必”、“小”、“川"、“州”、“水”、“求"之類是也。 覆冒:字之上大者,必覆冒其下,如“云"頭、“穴"、“宀”、“榮字頭”頭,“奢”、“金"、“食"、“夅”、“巷”、“泰”之類是也。 垂曳:垂如“都”、“鄉(xiāng)”、“卿”、“卯”、“夅"之類,曳如“水"、“支”、“欠"、“皮"、“更”、“辶”、“走"、“民”、“也"之類是也。 借換:如《醴泉銘》“秘”字就“示”字右點,作“必"字左點,此借換也。《黃庭經(jīng)》“¤”字,“¤”字,亦借換也。又如“靈,,字,法帖中或作“¤”、或作“小",亦借換也。又如“蘇”之為“蘓”、“秋”之為“秌",“鵝”之為“¤[上我下鳥]”,為“¤[左鳥右我]”之類,為其字難結(jié)體,故互換如此,亦借換也,所謂東映西帶是也。 增減:字有難結(jié)體者,或因筆畫少而增添,如“新"之為“¤”、“建”之為“¤”,是也?;蛞蚬P畫多而減省,如“曹"之為“¤”、“美”之為“¤"。但欲體勢茂美,不論古字當如何書也。 應副:字之點畫稀少者,欲其彼此相映帶,故必得應副相稱而后可。如“龍”、“詩"、“讐”、“轉(zhuǎn)”之類,必一畫對一畫,相應亦相副也。 撐拄:字之獨立者,必得撐拄,然后勁可觀。如“可"、“下”、“永"、“亨"、“亭"、“寧"、“丁”、“手"、“司"、“卉',、“草"、“矛”、“巾”、“千”、“予”、“于”、“弓”之類是也。 朝揖:凡字之有偏旁者,皆欲相顧,兩文成字者為多,如“鄒”、“謝”、“鋤”、“儲”之類,與三體成字者,若“讐”、“斑”之類,尤欲相朝揖,《八訣》所謂迎相顧揖是也。 救應:凡作字,一筆才落,便當思第二、三筆如何救應,如何結(jié)裹,《書法》所謂意在筆先,文向
歐陽詢臨九成宮醴泉銘
日本《朝日新聞》報頭

《朝日新聞》報頭出自唐代歐陽詢之手
藝術(shù)特色
歐陽詢相貌雖很丑陋,但聰悟絕倫,讀書能數(shù)行俱下,博覽經(jīng)史,尤精三史。其書法初學王羲之及北齊三公郎中劉珉,后漸變其體,筆力險勁,自成面目,人稱“歐體”,為一時之絕,與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稱初唐四大書家。人們得其尺牘文字,咸以為楷范,故他的書法,對后世影響很大。唐張懷瓘《書斷》稱其書“八體盡能,筆力勁險,篆體尤精,飛白冠絕,峻于古人?!睔W陽詢楷書結(jié)體嚴謹,筆勢開張,筆法穿插挪讓極有法度。后世所傳“歐陽結(jié)體三十六法”,就是從他的楷書筆法中歸納出來的結(jié)字規(guī)律和方法,對后世有很大的啟迪。 歐陽詢最大的貢獻,是他對楷書結(jié)構(gòu)的整理。相傳歐陽詢總結(jié)了有關(guān)楷書字體的結(jié)構(gòu)方法共三十六條,名為“歐陽詢?nèi)ā?,此法雖然摻人了后人所作的若于解釋或思考,但其中肯定有很大成分依然是歐陽詢的:他的研究已經(jīng)完全擺脫了不穩(wěn)定的字形的無規(guī)律性的變化,而進入了造型分析的層次,書法結(jié)構(gòu)的成熟觀念,至此才算是真正的成立。 傳世著名的碑刻有《九成宮醴泉銘》、《化度寺碑》、《皇甫誕碑》、《溫彥博碑》等。行書墨跡有《張翰》、《卜商》、《夢奠》等貼。編有《藝文類聚》一百卷?!毒懦蓪m醴泉銘》碑由魏征撰文,記載唐太宗在九成宮避暑時發(fā)現(xiàn)泉水之事。此碑立于貞觀六年(632)。楷書24行,行49字。碑額陽文篆書“九成宮醴泉銘”6字。碑在陜西麟游。此碑用筆方整,且能于方整中見險絕,字畫的安排緊湊、勻稱,間架開闊穩(wěn)健。明趙崡《石墨鐫華》稱此碑為“正書第一”。《卜商帖》,無款,傳為歐陽詢書。紙本,縱25.6厘米,橫16.6厘米。行書6行,共53字。現(xiàn)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此帖本是作為《史事帖》而流傳的,后來《史事帖》分離流散,此即為其中之一。書法挺拔俊麗,結(jié)體嚴密方勁,確為歐陽詢書法之上乘。作品欣賞 行書千字文

歐陽詢《千字文》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回復如:歐陽詢百科書法,即可方便查詢
資源下載
- 【高清】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卷下載_95930X3981
- 【TIF】文徵明楷書《盤谷敘張若靄圖》全卷下載_108M
- 【jpg高清】石濤《陶淵明詩意圖》冊下載_18.7M
- 【高清】明文徵明行書《千字文》全卷下載_653M
- 【高清PDF】清梁登庸篆《圖章備考》清乾隆鈐印本下載_200M
- 【jpg】啟功楷書《千字文》下載_16.9M
- 【高清tif】董其昌行草《酒德頌》長卷下載_274M
- 【jpg高清】元 趙孟頫行書《歸去來并序》下載_25.7M
- 【tif高清】唐 劉弘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殘卷下載_868M
- 【PDF高清】明 程大約《程氏墨苑》明萬歷滋蘭堂彩色套印本下載_1.89G
- 【jpg】明 沈度《楷書四箴頁、隸書七律詩頁合卷》下載_6.8M
- 【高清tif】明 姜立綱楷書《東銘冊》合卷下載_420M
- 【jpg】任政《隸書字帖》下載_42.1M
- 【jpg高清】懷仁《集王圣教序》7種王羲之圣教序下載_737.4M
- 【pdf】明董其昌作《仿古山水畫冊》八幀下載_16.8M
- 【tif高清】唐 褚遂良楷書《倪寬贊》全卷下載_288M
書法欣賞
- 李建中行書《寵書聿至帖》
- 沈曾植行書《左琴右書相樂終日七言聯(lián)》
- 康有為行書《曠觀系心八言聯(lián)》
- 查士標行書《博物張華不易逢七絕詩軸》
- 徐渭《行草立軸》
- 康有為《行書江山冰雪五言聯(lián)》
- 王羲之《胡母帖》
- 張謇《行楷書更俗劇場聯(lián)》
- 郭天錫·跋《神龍?zhí)m亭序》
- 如何提升書法水平?看這七個練習
- 楊守敬行書《孟浩然詩軸》
- 宋廣草書《李白月下獨酌詩》
- 東漢隸書《禮器碑》晚明拓本
- 桂馥《隸書靈蛇黃鐘八言聯(lián)》
- 于右任行書《明月金樽五言聯(lián)》
- 董其昌《臨徐浩書張九齡告身卷》
- 單曉天小楷欣賞
- 向水跋《蔡襄自書詩卷》
- 文徵明小楷《千字文》
- 王守仁草書《回軍上杭詩》
- 董美人墓志
- 李邕行楷《麓山寺碑》
- 龔鼎孳《行書七絕詩軸》
- 徐鉉《千字文殘卷》
書法推薦
- {$zd_sftj$}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