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楊萬里的《淳熙甲辰十月一日擬省試,萬民觀治象詩》
全文:
魏闕春風(fēng)里,王城曉日端。
三朝垂治象,萬姓得榮觀。
老稚看如堵,章程炳若冊。
九天新雨露,一札妙龍鸞。
遠覽周官舊,重瞻漢詔寬。
歡聲將喜氣,銷盡柳邊寒。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九天
天的最高處,形容極高。傳說古代天有九重。也作“九重天”、“九霄”
馳至九天。——唐· 李朝威《柳毅傳》
雨露
雨和露,比喻恩惠、恩澤
龍鸞
(1).龍與鳳。亦喻賢士。 三國 魏 曹植 《九愁賦》:“感龍鸞而匿跡,如吾身之不留?!?南朝 宋 顏延之 《吊屈原文》:“身絶 郢 闕,跡遍 湘 干。比物荃蓀,連類龍鸞?!?宋 蘇軾 《送千乘千能兩侄還鄉(xiāng)》詩:“ 鹿門 上冢回,牀下拜龍鸞?!?/p>
(2).喻華美的文章。語本《文選·吳質(zhì)〈答魏太子箋〉》:“摛藻下筆,鸞龍之文奮矣。” 李善 注:“鸞龍,鱗羽之有五彩,故以喻焉?!?呂向 注:“鸞龍,有五色文章也?!?唐 李白 《留別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詩:“ 裴生 覽千古,龍鸞炳天章?!?/p>
(3).喻指樂器聲音美妙,如龍吟鳳鳴。 宋 葉適 《中塘梅林天下之盛也聊申鄙述啟好游者》詩:“龍鸞變化異,笙笛音製殊?!?/p>
楊萬里名句,淳熙甲辰十月一日擬省試,萬民觀治象詩名句


猜你喜歡:
- 君子不重則不威,學(xué)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孔子弟子《論語·學(xué)而篇》
- 寺憶曾游處,橋憐再渡時。
- 言有招禍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荀子《荀子·勸學(xué)》
- 道同方獲其利,道異惟受其害。來俊臣《羅織經(jīng)·察奸卷第八》
- 一年春又盡,倚杖對斜暉。左緯《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