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之戰(zhàn)(2)
5月22日和23日是英國海軍損失慘重的日子,有兩艘巡洋艦、三艘驅(qū)逐艦被擊沉,還有許多船只受傷,但直到結(jié)束該島戰(zhàn)役之前,沒有一個德國士兵能從海上登陸。
丘吉爾首相致電英國中東總司令韋維爾將軍,希望他盡最大力量增援克里特島,這一仗一定要打贏,至少可以把敵人的主要攻擊力量牽制在這里。
他告訴弗賴伯格將軍:“全世界正注視著你們進行的輝煌戰(zhàn)斗,大局將以此為轉(zhuǎn)移。” 但是,到26日深夜,韋維爾將軍收到弗賴伯格發(fā)來的電報:守島的部隊已經(jīng)無力承受敵人的強大攻勢,這樣硬打下去,必然全軍覆沒。撤出所剩的二萬多士兵也極其困難,他要求總司令部立刻作出決定。
丘吉爾看到電報后,5月27日致電弗賴伯格將軍,要求他再接再勵。顯然不主張撤退。當夜,首相又收到韋維爾要求撤出克里特島的電報。電文說:“我恐怕該島的局勢已經(jīng)到了最嚴重的關頭,于尼亞前線已經(jīng)崩潰,蘇達灣看來最多不過能堅守24小時。該島已無法投入援軍……我們必須承認,克里特島不能再守下去,部隊必須盡量撤出。” 丘吉爾無可奈何了,只好決定撤退。
現(xiàn)在島上守軍還有二萬多人,要使這么多軍人通過敵軍海上和空中的嚴格封鎖是十分危險的。弗賴伯格留下一部分后衛(wèi)部隊堅持戰(zhàn)斗,其他人則分批于夜間乘四艘驅(qū)逐艦轉(zhuǎn)移,每次只能撤出七百人,而且還要經(jīng)過在敵軍控制下的350海里的海域,才能抵達安全地帶,其速度之緩慢是可想而知的。
而敵機和敵艦則一刻不停地襲擊轟炸,英軍在整個撤退過程中,英軍至少有六、七艘巡洋艦或驅(qū)逐艦被擊中或打沉,僅死士兵五百多人。到5月29日止,運出的軍隊僅將近五千人而已,還有大批士兵只好躲在通往斯法基亞所有的路口上等待教授。
5月30日,丘吉爾下令:要不借一切代價,為營救殘留該島的官兵作最后努力。這天清晨,阿利斯海軍上校率四艘驅(qū)逐艦再次駛往斯法基亞。途中有兩艘因受傷不得不折返,另外兩艘繼續(xù)前進,成功地使一千五百多名士兵登上了艦船。返回途中,這兩艘艦卻差點被炸沉,但終究安全地駛抵亞歷山大港。到6月1日,共有一萬七千五百人被運送到埃及;沒有救出的五千人,除少數(shù)向敵人投降外,大部分被德國 * 殘酷地殺害了。
弗賴伯格將軍是根據(jù)開羅總司令部的命令,在最后乘飛機離開克里特島的。希臘國王和英國公使則在幾天前已經(jīng)離開該島。
希臘克里特島戰(zhàn)役除了具有爭奪戰(zhàn)略據(jù)點的意義外,也是在艱苦不懈的斗爭中獲得決定性成果的一個例證。據(jù)丘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回憶錄》一書披露,在這次保衛(wèi)戰(zhàn)中,英國及其盟國共死傷一萬五千多人,德意 * 軍隊傷亡當在此數(shù)以上。自從戰(zhàn)爭開始以來,據(jù)統(tǒng)計,在馬利姆和蘇達港區(qū)域共有德軍墳墓四千多個。在雷西姆農(nóng)和伊臘克林另有墳墓一千多個。此外,還有大量德軍溺斃在海中;約有一百七十架運兵機被擊毀、擊傷。希特勒為贏得這次勝利付出了極其沉重的代價。
戈林所鼓吹的“英雄空降師”徹底完蛋了,以后再也沒有以任何形式出現(xiàn)過。
希特勒在克里特島贏得的只是一場得不償失的勝利,正如德軍總參謀部在總結(jié)報告里所寫的:“英國在克里特島的地面部隊對島上的作戰(zhàn)區(qū)域,曾用盡各種方法非常仔細地作了防守準備,所有的防御工事都作了巧妙的偽裝……由于缺乏情報而未能對敵情加以正確估計,結(jié)果給第十一空軍軍團的進攻帶來極大的危險,并造成了非常慘重的傷亡。” 希特勒雖然占領了希臘,但代價太大,損失慘重,使得他的有生力量元氣大傷,他不得不暫停進攻行動,向英國做出某種和解姿態(tài),以養(yǎng)精蓄銳。

猜你喜歡:
馬爾維納斯群島(英國人稱作??颂m群島)地處南大西洋,西
在鯨波浩渺的大西洋上,五艘西班牙船只組成的船隊,正開離背風群島向東行駛著。這些船上裝著從美洲掠奪來的金銀、珍寶與各種物產(chǎn)。西班牙的船長與
1941年8月,希特勒的宣傳部長戈培爾命令德國各報:10月12日這一天留下頭版的位置,以便登載“特別重要的消息”
戰(zhàn)國時,秦大將王龁率數(shù)十萬兵馬像滾滾烏云一樣籠罩住韓國上黨城(今山西省和順、榆社以南,沁水流城以東地區(qū)),城中一將拼死殺出一條血路逃到趙
1884年(清光緒十年)8月23日下午,在我國福建沿海的馬尾(也叫馬江)中國軍艦與法國軍艦進行了一場短距離的“港戰(zhàn)”。中國軍艦損失摻重,
在克里姆林宮的議政殿里,彼得一世正焦急地等待著一個重要消息:趕快結(jié)束對土耳其的和約談判,建立起反瑞典聯(lián)盟。然后,他就立即下令進攻瑞典軍隊,收
公元前506年,經(jīng)伍子胥推薦,吳王闔閭拜大軍事家孫武為大將,整頓兵馬,準備進攻楚國?! O武是齊國人,自稱是東海一小農(nóng),他是應吳國大夫伍
1915年春,德國正集中兵力在東部與俄國作戰(zhàn)之際,西線的英法軍隊也不敢怠懈,他們在依普爾運河一帶構(gòu)筑工事,隨時準備進行陣地戰(zhàn)?! 》▏?/div>
1941年初,英德交戰(zhàn)進入白熱化的階段,大西洋海面上的角逐也一天比一天激烈。德國人控制著北起挪威馬格品島。南至比利牛斯山脈的歐洲海岸線,
1945年3月初,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已接近尾聲了。在太平洋關島航空基地司令部里,美軍第21轟炸機隊司令官柯蒂斯·李梅將軍,正在研究日本本上的軍用
這是1756年的隆冬時節(jié),普魯士王國的腓特烈大帝做了一個奇怪的夢,他夢見和奧地利軍的元帥道恩在馬背上廝殺,殺了幾個回合,道恩調(diào)轉(zhuǎn)馬頭向山里逃
打開世界地圖,我們可以看到,在亞洲的西南部有個世界上最大的半島,名叫阿拉伯半島,那就是阿拉伯人的老家和 * 教的發(fā)祥地。 * 是 *
亞得里亞海漲潮時,那些在海洋深處住得有點憋悶的魚蝦,趁著潮水,爭先恐后地游到海灘上游玩來了。海灘上有豐富的食物,還有柔軟暖和的沙窩,魚蝦
公元前2000年,在小亞細亞(今土耳其)一帶,有個叫赫梯的國家,別看這個國家不大,野心倒不小,他們一舉攻占了敘利亞和巴勒斯坦,還攻陷了巴
公元1918年10月,以英國、法國、美國為核心的“協(xié)約國”已取得了軍事上的節(jié)節(jié)勝利,開始了大 * ;以德意志帝國和
天還沒大亮,劉秀就被人叫醒了。他睜開眼,見副將王鳳站在床前大聲叫他:“將軍,快醒醒,王莽帶著幾十萬人馬朝昆陽撲來啦!&rdq
1990年8月2日凌晨2時,阿拉伯半島高達40℃的暑熱剛剛消退,190萬科威特人剛剛進入夢鄉(xiāng),集結(jié)在伊拉克與科威特邊境的350輛重型卡車
五月的一天,本來熱鬧非凡的臺州城竟變得像死一樣寂靜,家家店門緊閉,連一條狗都看不到,只有風卷著殘葉在地上打旋,這空空的街巷使人覺得好像有
深夜,上海四行倉庫一間儲藏室里,國民軍262旅523團團副謝晉元,正坐在白木桌前,聚精會神地翻閱各連送上來的花名冊。為了防止日本侵略軍利
1914年,各帝國主義列強為了爭奪殖民地而大動干戈,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了。英國和德國在比利時境內(nèi),擺開了戰(zhàn)場。英國因為和比利時隔海相望,就利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