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文言文知識點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10-27 23:37:22
高二語文文言文知識點
一、重點文言實詞。
1公
連辟公府不就 (名詞,指三公。公府,三公的官署。)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 (名詞,古代五等爵位 ( 公侯伯子男 ) 之一。此指魯莊公。 )
蓋當蓼州周公之被逮 (名詞,對尊長或平輩人的尊稱。 )
便可白公姥 (名詞,稱丈夫的父親。)
邪曲之害公也 (形容詞作名詞,公正無私的人。)
公車特征拜郎中 (形容詞,公家的。 )
公然抱茅入竹去 (副詞,公開。)
公私之積,猶可哀痛(與私相對,屬于國家的)
邪曲之害公也(公正、公正的人)
殘賊公行(公然、公開地)
公辭焉,召孟明、西乞、白乙(秦穆公)
腳著謝公屐(對人的尊稱)
2 辟
連辟公府不就(征召)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風雨也(通避)
唇吻翕辟(開,打開)
辟病梅之館以貯之(開辟,開設(shè))
辟邪說(排除,駁斥)
疆土之新辟者(開墾)
3 征
京師學者咸怪其無征( 名詞,證據(jù),征驗。)
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 (動詞,表現(xiàn)。 )
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動詞,出征。 )
旁征博引 (動詞,尋求,搜集。 )
宮中尚促織之戲,歲征民間( 動詞,征收,征取。 )
公車特征拜郎中(征召)
挾天子以征四方(征伐)
歲征民間(征收)
4 制
①其牙機巧制(制作,構(gòu)造)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③吳起趙奢之倫制其兵(統(tǒng)率,指揮)
④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規(guī)模)
5 精
精思傅會,十年乃成 (形容詞,精心。 )
以精銅鑄成 (形容詞,精純。 )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名詞,本義是精舂過的上等白米。)
齊楚之精英 (形容詞活用作名詞,精粹的寶器。)
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形容詞,精銳。 )
三打白骨精 (名詞,精怪。 )
殫精竭慮( 名詞,精力,精神。)
6、施
傍行八道,施關(guān)發(fā)機 (動詞,設(shè)置。)
仁義不施,攻守之勢異也 (動詞,施行,實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動詞,施加,強加。)
留待作遺施,于今無會因( 動詞作名詞,給予、贈送的東西。 )
靡計不施,迄無濟 (動詞,使用。)
未報秦施( 動詞作名詞,恩惠。 )
何施之為( 動詞,報答。 )
7 關(guān)
施關(guān)發(fā)機 (名詞,樞紐,關(guān)鍵。 )
天子一跬步,皆關(guān)民命 (動詞,涉及,關(guān)系到。)
距關(guān),勿內(nèi)諸侯( 名詞,關(guān)口,要塞。此指函谷關(guān)。 )
贏乃夷門抱關(guān)者 (名詞,此用本義:門閂。抱關(guān)者,守門人。)
觀太學(觀摩學習)
大王見臣列觀(殿堂)
此岳陽樓之大觀也(景像)
玄都觀里桃千樹(道士廟)
啟窗而觀(看)
8 機
傍行八道,施關(guān)發(fā)機( 名詞,器件。 )
衡善機巧 (名詞,機件。 )
其牙機巧制 (名詞,機件。
成敗之機,在于今日 (名詞,關(guān)鍵。 )
此子機變 (形容詞,靈活,機靈。 )
公輸盤九設(shè)攻城之機變( 形容詞作名詞,機變:靈巧應變的方法。 )
日理萬機 (名詞,事務。)
9 雅
安帝雅聞衡善術(shù)學 (副詞,平素,向來。)
察納雅言( 形容詞,正確的。)
明經(jīng)義諳雅故( 形容詞,舊時的。)
聞弦歌而知雅意( 形容詞,屬舊時敬辭,可譯為美好的.。 )
附庸風雅 (名詞,《詩經(jīng)》中的大雅和小雅。 )
二、重點文言虛詞。
1 . 副詞
(1)表示全面、概括的副詞。
①皆:皆隱在尊中。/于是皆服其妙。/皆出營立觀。
②咸:京師學者咸怪其無征。/江表英豪咸歸附之。
③盡:妙盡璇機之正。/盡收其他。/盡失其度。
④畢:群賢畢至。
⑤俱:船、糧、戰(zhàn)俱辦。/待吾客與俱。
⑥悉:悉使羸兵負草填之。/悉府庫以賑之。
⑦舉:舉家慶賀。/sha6*人如不能舉。
⑧勝:刑人如恐不勝。/不勝枚舉。
⑨備:約與食客門下有勇力文武備具者二十人偕。
(2)表示長久、經(jīng)常的副詞。
①常: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常痛于骨髓。
②雅:安帝雅聞衡善術(shù)學。
③素:榮祿遇足下素厚。/素疾大戶兼并。
(3)表示否定的副詞。
①不:衡不慕當世。
②未: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
③無: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
④弗:行道之人弗受。
⑤非:夫仁義辯智非所以持國也。
⑥毋:趙王畏秦,欲毋行。
⑦勿:愿將軍勿慮。
⑧莫:愿早定大計,莫用眾人之議也。
2 因
①因入京師(因而)
②因以諷諫(就)
③因其勢而利導之(乘、順著)
④因賓客至藺相如門前謝罪(通過、經(jīng)由)
3 乃
①十年乃成(才)
②遂乃研核陰陽(就)
③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竟、卻)
④政通人和,百廢俱興,乃重修岳陽樓(于是)
三、 詞類活用
時天下承平日久 (名詞作狀語,當時。 )
衡少善屬文( 形容詞作動詞,擅長,善于。 )
安帝雅聞衡善術(shù)學 (同上。 )
妙盡璇機之正 (形容詞活用作動詞,研究透了;形容詞作名詞,正確的道理。 )
大將軍鄧奇其才( 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為奇。 )
四、古今異義詞
常從容淡靜 (古義:言語舉止適度得體。今義:不慌不忙,沉著鎮(zhèn)定。)
舉孝廉不行 (古義:不去 ( 應薦 ) 。今義:不可以。 )
公車特征拜郎中( 古義:特地征召。今義:事物的特點、征象、標志等。)
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 (古義:篆,篆文。文,通紋,花紋。今義:漢字的一種書體,如大篆、小篆等。 )
覆蓋周密無際 (古義:四周嚴密。今義:周到細致。 )
振聲激揚 (古義:激越、傳揚。此指清脆響亮。今義:激動昂揚或激勵使振作起來。 )
尋其方面( 古義:方向。今義: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
衡下車,治威嚴 (古義:官吏初到任。今義:從車上下來。 )
上下肅然 (古義:整肅,老實收斂的樣子。今義:十分恭敬的樣子,如:肅然起敬。 )
中有都柱 (古義:大,音dū。又如:軍驚而壞都舍。今義:都市;或用作表范圍的副詞 ( 音dōu ) 。)
五、特殊 句式
1 被動句(①③無被動詞,④⑧有被動詞)。
①舉(被)孝廉不行 ②連辟(被)公府不就
③兵(被)挫地(被)削 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⑤不凝滯于物 ⑥身客死于秦,為天下笑
⑦而自令見放為 ⑧內(nèi)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
2 倒裝句(否定句賓語前置)
①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②自古及今,未之嘗聞。③殘賊公行,莫之或止。
六、關(guān)于官職任命、調(diào)動、貶謫等的詞語。
1舉:推薦。(被)舉薦任官。(舉孝廉不行)
2行:去應薦。
3 辟:征召,召來授官。(被)召。(連辟公府不就)
4就:就職,任職。
5召:召請來授官。(累召不應)
6應:應職,接受官職。
7拜:任命,授給官職。(拜為上卿)
8遷:調(diào)動官職。(再遷為太史令)左遷,降職貶官。
9 轉(zhuǎn):調(diào)動官職。(再轉(zhuǎn)復為太史令)
10徙:調(diào)動官職。(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
11出:離京去外地為官。(出為河間相)
12下車:指官吏初到任。(下國伊始、衡下車)
13視事:指官員到職工作。(視事三年)
14除:拜官。除去舊職任新職。(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
15乞骸骨:請求辭職,告老還鄉(xiāng)。(上書乞骸骨)
七、 官職、年號、地名、學校及相關(guān)用語。
1、 官職
(1)孝廉:被舉薦的品行端正的人。
(2)公府:官署。指三公的官署。東漢以太尉(掌管軍事)、司徒(掌管政事)、司空(掌管工程)為三公,是當時最高的官。
(3)大將軍:位比三公。鄧騭位在三公之上。
(4)公車:官署,總領(lǐng)天下征召事務。設(shè)公車令。
(5)郎中:官名。
(6)太史令:兼管天文和國史。
(7)河間王(劉政)的相,類似太守。
(8)國王:指河間王。國,諸候國。
(9)尚書:協(xié)助皇帝處理政務的官員。
2、 年號紀年。
①永元中 ②陽嘉元年③永和初 ④元豐七年 ⑤元和十年⑥德二年
3、 地名。
①南陽西鄂人也 ②三輔(京城附近的三個地區(qū))
③河間相 ④京師(京城)
4、學校。
①太學(最高學俯)(今諸生學于太學)
②觀、游(指游學,考察學習)
③庠、序(學校)(俾人邑癢)
④國子監(jiān)(明清最高學府,入監(jiān)讀書稱監(jiān)生)(老監(jiān)生)
⑤教授、博士、直講、助教(教學人員)(有司業(yè)、博士為之師)
八、關(guān)于文化常識
1. 文史專名
(1) 五經(jīng):《詩》、《書》、《易》、《禮》、《春秋》
(2) 六藝: 禮、樂、射、御、書、數(shù)。 ( 學問和技能 )
(3)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
(4)經(jīng)、傳:經(jīng)批儒家的經(jīng)典著作;傳指注釋、解說儒家經(jīng)典著作的文字。
(5)四史:《史記》、《漢書》、《后漢書》國志》。
(6)史漢:《史記》、《漢書》。
(7)《漢書》:紀傳體、斷代史。
(8)紀傳體:編年體;國別體。(例如:《史記》;《資治通鑒》;《戰(zhàn)國策》)
(9)通史;斷代史。(例如:《史記》;《漢書》)
(10)《兩都賦》和《二京賦》:《兩都賦》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賦》的作者是范曄,西漢的都城長安和東漢的都城洛陽。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蘇軾抄書陳鵠朱司農(nóng)載上①嘗分教黃岡。時東坡謫居黃,未識司農(nóng)公??陀姓b公之詩云:“官閑無一事,蝴蝶飛上階?!睎|坡愕然日:“何人所作?”客以公對
- 《石鐘山記》文言文翻譯石鐘山,在江西湖口鄱陽湖東岸,有南、北二山,在縣城南邊的叫上鐘山,在縣城北邊的叫下鐘山。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石鐘山記
- 六年級《如夢令》改寫《如夢令》一詞,是一篇追憶舊游之作。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六年級《如夢令》改寫,歡迎大家參考!六年級《如夢令》改寫1一個夏日的
- 宋書原文:顧覬之,字偉仁,吳郡吳人也。謝晦為荊州,以為南蠻功曹?;迱燮溲潘?,深相知待。時大將軍彭城王義康秉權(quán),殷、劉之隙已著,覬之不欲與殷景
- 新唐書原文:郭震,字元振,魏州貴鄉(xiāng)人。長七尺,美須髯,少有大志。十六,與薛稷、趙彥昭同為太學生,家嘗送資錢四十萬,會有缞服者叩門,自言“五世
- 中考語文文言文《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重點字詞⑴山坡羊:曲牌名,是這首散曲的格式;“潼關(guān)懷古”是標題。⑵峰巒如聚:形容群峰攢集,層巒疊嶂。聚:聚攏
- 姚鼐原文:方恪敏公,諱觀承,字嘉谷,桐城人也,而居于江寧。桐城方氏,自明以來以文學名數(shù)世矣,而亦被文學之累。公之祖工部都水司主事諱登峰、考中
- 文言文《狂泉》原文狂泉昔(1)有一國,國中一水,號曰“狂泉”。國人飲此水,無不狂,惟(2)國君穿(3)井而汲(4),獨得無恙(5)。國人既(
- 文言文特殊固定句式復習固定格式(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2)
- 劉璠字寶義,沛國沛人也。璠九歲而孤,居喪合禮。少好讀書,兼善文筆。年十七,為上黃侯蕭曄所器重。范陽張綰,梁之外戚,才高口辯,見推于世。璠年少
- 范云字彥龍,南鄉(xiāng)舞陰人,晉平北將軍汪六世孫也。梁臺建,遷恃中。時高祖納齊東昏余妃,頗妨政事,云嘗以為言,未之納也。后與王茂同入臥內(nèi),云又諫曰
- 漢書原文:孔光字子夏,孔子十四世之孫也。明經(jīng)學,年未二十,舉為議郎。光祿勛匡衡舉光方正,為諫大夫。坐議有不合,左遷虹長。成帝初即位,舉為博士
- 鄭人買覆的文言文翻譯鄭人買履,是先秦時代一則寓言故事,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它既是一個成語,也是一個典故,但它更是一則寓言,主要說的是鄭
- 北史原文:王褒,字子深,瑯邪臨沂人。褒識量淹通,志懷沈靜,美威儀,善談笑,博覽史傳,七歲能屬文。外祖梁司空袁昂愛之,謂賓客曰:“此兒當成吾宅
- 中考語文文言文的答題奧秘(1)文學常識:填空形式,注意“三要素”——①文章題目②作者姓名③作者朝代。其他如:作者的字號、對作者的評價、相關(guān)作
- 《百家姓·畢》 文言文及釋義作者:佚名歷史來源「畢」源出 ;一 ;出自「姬」姓,據(jù)《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周文王第十五子被封于畢邑(陜西
- 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趙襄王學御趙襄王學御于王子期①,俄而與子期逐,三易馬而三后。襄王曰:子之教我御術(shù)未盡也。對曰:術(shù)已盡,用之則過也。 凡御
- 文言文山市翻譯初一文言文翻譯:《山市》譯文奐山的“山市”,是淄川縣八景中的一景,但經(jīng)常好幾年也不出現(xiàn)一次。(有一天)孫禹年公子跟他的同業(yè)朋友
- 八年級課內(nèi)文言文基礎(chǔ)知識復習資料參考一、通假字:1、才美不外見:見同現(xiàn),顯現(xiàn)。2、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同飼,喂養(yǎng)。3、食之不能盡其材
- 宋史原文:宋綬,趙州平棘人。綬性孝謹清介,言動有常。為兒童時,手不執(zhí)錢。家藏書萬余卷,親自校讎,博通經(jīng)史百家。綬幼聰警,額有奇骨,為外祖楊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