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黎安二生序》文言文閱讀訓(xùn)練和答案附譯文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3-31 11:50:17
《贈黎安二生序》文言文閱讀訓(xùn)練和答案附譯文
贈黎安二生序
(宋)曾鞏
趙郡蘇軾,予之同年友也。自蜀以書至京師遺予,稱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既而黎生攜其文數(shù)十萬言,安生攜其文亦數(shù)千言,辱以顧予。讀其文,誠閎壯雋偉,善反復(fù)馳騁,窮盡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縱,若不可極者也。二生固可謂魁奇特起之士,而蘇君固可謂善知人者也。
頃之,黎生補江陵府司法參軍。將行,請予言以為贈。予曰:予之知生,既得之于心矣,乃將以言相求于外邪?黎生曰:生與安生之學(xué)于斯文,里之人皆笑以為迂闊。今求子之言,蓋將解惑于里人。予聞之,自顧而笑。
夫世之迂闊,孰有甚于予乎!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此予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世之迂闊,孰有甚于予乎!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為笑于里之人。若予之迂大矣,使生持吾言而歸,且重得罪,庸詎止于笑乎?然則若予之于生,將何言哉?謂予之迂為善則其患若此謂為不善則有以合乎世必違乎古有以同乎俗必離乎道矣。生其無急于解里人之惑,則于是焉必能擇而取之。
遂書以贈二生,并示蘇君,以為何如也?
2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稱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 稱:稱呼
B.既而黎生攜其文數(shù)十萬言 言:字
C.蓋將解惑于里人 解:解除
D.知信乎古 信:相信
23.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若不可極者也 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
B.請予言以為贈 趙亦盛設(shè)兵以待
C.生與安生之學(xué)于斯文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D.此予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 此所以學(xué)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24.下面對這篇贈序的分析評價,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的文眼即為迂闊二字,全文議論緊緊圍繞迂闊二字展開。
B.文章首段極力鋪陳藻飾黎安二生文才,正是為了說明后面的不迂,從而顯示世俗的謬誤。
C.作者行文的意圖是為了表明對世人譏笑的這種迂闊,自己是矢志不渝的。
D.本文也是作者為自己的懷才不遇而寫的,議論咄咄逼人,心中憤懣一瀉無遺。
25.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
謂 予 之 迂 為 善 則 其 患 若 此 謂 為 不 善 則 有以 合乎 世 必 違 乎 古 有 以 同 乎 俗 必 離 乎 道 矣。
26.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5分)
(1)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2分)
(2)遂書以贈二生,并示蘇君以為何如也?(3分)
參考答案:
22. A(稱贊)
23.C(A陳述/判斷;B把/來;C取獨;D卻/并且)
24.D(意境含蓄,見原文諸多憤世之氣,盡在深蘊之中)
25.謂余之迂為善/則其患若此/謂為不善/則有以合乎世/必違乎古/有以同乎俗/必離乎道矣。(3分)
26.(1)現(xiàn)在你們的迂闊,只因文章不合世俗,這不過是小的迂闊罷了
(2)我于是寫了這些話贈給二位,并且拿給蘇君看,你們認為怎么樣呢?
參考譯文:
趙郡蘇軾,是和我同年科考的學(xué)友。他從蜀地寫信寄到京城給我,贊揚蜀地的`學(xué)士黎生、安生。不久黎生帶著他的文章幾十萬字,安生帶著他的文章也有幾千字,屈駕前來看我。我讀他們的文章,確實氣勢壯闊,風(fēng)格雄偉,善于反復(fù)辨析,把事理說得很深透,他們的才情、筆力奔放,似乎是不可估量的。他們二人確實可以說得上是特別杰出的人才,而蘇君也的確可以說是善于識別人才的人了!
不久以后,黎生補任江陵府司法參軍。臨走的時候,請我寫幾句話作為贈別。我說:我對你的了解,已經(jīng)放在心里了,還需要用言辭表達出來么?黎生說:我和安生學(xué)習(xí)古文,同鄉(xiāng)鄰里都譏笑我們,認為是迂闊?,F(xiàn)在請您寫幾句話,是想解除同鄉(xiāng)鄰里的糊涂看法。我聽了這話,想想自己,不禁笑了。
世上迂闊的人,有誰比我更厲害呢?只知道信奉古訓(xùn),卻不懂得迎合當(dāng)世;只知道立志于圣賢之道,卻不懂得隨同世俗。這就是我為什么困頓到現(xiàn)在而自己尚不知道的原因啊。世人的迂闊,有誰比我更厲害呢?現(xiàn)在你們的迂闊,只因文章不合世俗,這不過是小的迂闊罷了,還擔(dān)心被同鄉(xiāng)鄰里譏笑,像我的迂闊可就大了。如果你們拿了我的話回去,將要得到更多的責(zé)怪,豈能只停留在譏笑上呢?既然這樣,那么我將對你們說些什么好呢?說我的迂闊是好的,可是它的禍害卻是這樣;說它不好,那么雖然可以迎合現(xiàn)代,但一定違背古訓(xùn),有附和流俗的地方,就一定背離圣賢之道了。你們還是不要急于解除同鄉(xiāng)鄰里的糊涂認識吧,這樣就一定能夠在古文、時文,道、世俗這方面作出選擇并獲得正確的東西。
我于是寫了這些話贈給二位,并且拿給蘇君看,你們認為怎么樣呢?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方苞孫征君傳(1)原文:孫奇逢,字啟泰,號鐘元,北直容城入也(2)。少倜儻(3),好奇節(jié),而內(nèi)行篤修(4);負經(jīng)世之略,常欲赫然著功烈(5)
- 常羊?qū)W射文言文閱讀訓(xùn)練常羊?qū)W射【原文】常羊?qū)W射于①屠龍子朱。屠龍子朱曰:若欲聞射道②乎?楚王田③于云夢④,使⑤虞人⑥起⑦禽而射之,禽發(fā)⑧,鹿
- 《宋書顏竣傳》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分析宋書顏竣傳顏竣,字士遜,瑯邪臨沂人,光祿大夫延之子也。竣初為太學(xué)博士,太子舍人,出為世祖①撫軍主簿,甚被
- 《百家姓.容》文言文的歷史來源歷史來源1、出自虞姓,來源于舜的后裔,以祖名為氏。相傳舜有八個兒子,都是聰穎精明的,號稱“八愷”,其中就有一個
- 語文文言文《捕蛇者說》重點考點1、文章開頭,作者為什么要如此強調(diào)“異蛇”之毒?這是作者設(shè)置的一個懸念,為下文埋下伏筆,暗示了當(dāng)時的世上還有比
- 盤點高考文言文直譯和意譯的關(guān)系處理好直譯和意譯的關(guān)系。從高考的特點與考查的目的出發(fā),古文的翻譯總是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所謂直譯,就是將原文
- 熊概,字元節(jié),豐城人。幼孤,隨母適胡氏,冒其姓。永樂九年進士。授御史。十六年擢廣西按察使。峒溪蠻大出掠,布政使議請靖江王兵遏之。概不可,曰:
- 原文:公諱紹遠,河南洛陽人。司空定王之孫,太師文宣王之子也。六藝悉窮于巧,百行無厄于過,故以口占河流,筆力泉涌。同韓宣之識禮,似季札之知音,
- 牽招,字子經(jīng),安平觀津人也。年十余歲,詣同縣樂隱受學(xué)。后隱為車騎將軍何苗長史,招隨卒業(yè)。值京都亂,苗、隱見害,招與隱門生史路等共殯斂隱尸,送
- 晏子春秋·內(nèi)篇雜下原 文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飽,晏子亦不飽。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貧也!寡
- 宋史原文:安德裕字益之,一字師皋,河南人。父重榮,晉成德軍節(jié)度,《五代史》有傳。德裕生于真定未期重榮舉兵敗乳母抱逃水竇中將出為守兵所得執(zhí)以見
- 中考語文文言文翻譯八字原則2017中考必考文言文閱讀,文言文閱讀必考翻譯,這是考生最為頭疼的一個題目。滿篇的“之乎者也”,實在不知道如何理解
- 臣伏見天后時,有同州下邦人徐元慶者,父爽為縣吏趙師韞所殺,卒能手刃父仇,束身歸罪。當(dāng)時諫臣陳予昂建議誅之而旌其閭,且請“編之于令,永為國典&
- 歐陽修《小人無朋》原文及翻譯導(dǎo)語:歐陽修的散文創(chuàng)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chuàng)了一代文風(fēng)。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歐陽修《小人
- 寧南侯傳【明】侯方域?qū)幠虾钫?,姓左氏,名良玉,字曰昆山,遼東人也。少起軍校,以斬級功,官遼東都司??嘭?,嘗挾弓矢射生。一日,見道傍駝橐①,馳
- 后漢書原文:李業(yè)字巨游,廣漢梓潼人也。少有志操,介特。習(xí)《魯詩》,師博士許晃。元始中,舉明經(jīng),除為郎,會王莽居攝,業(yè)以病去官,杜門不應(yīng)州郡之
- 周亞夫軍細柳文帝之后六年(1),匈奴大入邊(2)。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3),軍霸上(4);祝茲侯徐厲為將軍(5),軍棘門(6);以河內(nèi)守亞夫
- 文言文閱讀及閱讀答案文言文閱讀。(甲)周公誡子成王封伯禽于魯。周公誡之曰:往矣,子無以魯國驕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
- 廉夫人吳芝瑛傳(有刪節(jié))嚴復(fù) 廉夫人氏吳,名芝瑛,以慈善愛國稱中外女子間。父寶三,官山東州縣數(shù)十年,有循
- 宗澤傳文言文閱讀及答案和譯文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題。宗澤,字汝霖,婺州①義烏人。澤自幼豪爽有大志。靖康②元年,命知磁州③。時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