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錯》文言文閱讀練習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5-25 09:42:02
《晁錯》文言文閱讀練習
晁錯
晁錯,潁川人也。以文學為太常掌故。錯為人峭直刻深。上善之,于是拜錯為太子家令。是時匈奴強,數(shù)寇邊,上發(fā)兵以御之。錯上言兵事,文帝嘉之。后詔有司舉賢良文學士,錯在選中。由是遷中大夫。錯又言宜削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書凡三十篇。孝文雖不盡聽,然奇其材。當是時,太子善錯計策,爰盎諸大功臣多不好錯。景帝即位,以錯為內史。法令多所更定。遷為御史大夫,請諸侯之罪過,削其支郡。錯所更令三十章,諸侯喧嘩。錯父聞之,從潁川來,謂錯曰:上初即位,公為政用事,侵削諸侯,疏人骨肉,口讓多怨,公何為也?錯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廟不安。父曰:劉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歸矣!遂飲藥死,曰吾不忍見禍逮身。后十余日,吳、楚七國俱反,以誅錯為名。上問爰盎曰:今吳、楚反,于公意何如?對曰:不足憂也,今破矣。上問曰:計安出?盎對曰:吳、楚相遺書,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賊臣晁錯擅適諸侯,削奪之地,以故反,名為西共誅錯,復故地而罷。方今計,獨有斬錯,發(fā)使赦吳、楚七國,復其故地,則兵可毋血刃而俱罷。上默然良久。后乃使中尉召錯,紿載行市。錯衣朝衣,斬東市。謁者仆射鄧公為校尉,擊吳、楚為將。還,見上。上問曰:聞晁錯死,吳、楚罷不?鄧公曰:吳為反數(shù)十歲矣,發(fā)怒削地,以誅錯為名,其意不在錯也。且臣恐天下之士箝口不敢復言矣。上曰:何哉?鄧公曰:夫晁錯患諸侯強大不可制,故請削之,以尊京師,萬世之利也。計劃始行,卒受大戮,內杜忠臣之口,外為諸侯報仇,臣竊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喟然長息,曰:公言善。吾亦恨之!
(節(jié)選自《漢書》)
1.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吾不忍見禍逮身 逮:及,殃及。
B.今賊臣晁錯擅適諸侯 適:通謫,貶謫。
c.紿載行市 紿:欺騙。
D.吾亦恨之 恨:痛恨。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或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①上發(fā)兵以御之 ②殺之以應陳涉
B.①請諸侯之罪過,削其支郡 ②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
C.①其意不在錯也 ②齊國其庶幾乎
D.①且臣恐天下之士箝口不敢復言矣
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
3.下列句子分別編為4組,全都屬于晁錯死因的一組是
①錯為人峭直刻深
②錯又言宜削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書凡三十篇
③遷為御史大夫,請渚侯之罪過,削其支郡
④劉氏安矣,而晁氏危
⑦吳、楚七國俱反,以誅錯為名
⑥獨有斬錯則兵可毋血刃而俱罷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⑤⑥ D.④⑤⑥
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項是
A.晁錯才學出眾,為人嚴峻剛直,因而受到文、景兩代皇帝的'器重,許多法令都按照他的;意見更改修定,他也因此遭到同僚的妒忌。
B.晁錯在文帝時就進言主張削弱諸侯,還就更定法令等事數(shù)十次上書,文帝雖然沒有完全采納他的意見,但很賞識他的才子。
C.晁錯得到景帝信任,終于達到削弱諸侯的目的,不料卻導致了吳楚七國之亂,維護了朝廷的利益卻使自己遭到殺身之禍。
D.漢景帝聽信爰盎的話錯殺了晁錯,其危害是不但替諸侯報了仇,還從此堵住了忠臣直言進諫的路,可惜醒悟得太晚了。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韓延徽傳文言文閱讀題吉大南翻譯韓延徽,字藏明,幽州安次人。父夢殷,累官薊、儒、順三州刺史。延徽少英,燕帥劉仁恭奇之,召為幽都府文學、平州錄事
- 張廷玉,字衡臣,安徽桐城人??滴跞拍赀M士,改庶吉士。散館授檢討,直南書房,以憂歸。服除,遷洗馬,歷庶子、侍講學士、內閣學士。五十九年,授
- 最新高考文言文易錯實詞王趣見,未至,使者四三往。(《燕書十四首》)【趣】通“促”,趕快【譯文】楚王趕快接見(尊盧沙),(尊盧沙)沒有到,(楚
- 士人之常文言文翻譯導語:人的外表的優(yōu)美和純潔,應是內心的`優(yōu)美和純潔的表現(xiàn)。以下小編為大家介紹士人之常文言文翻譯文章,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士人
- 山中與裴秀才迪書原文及注釋《山中與裴秀才迪書》是唐朝詩人王維所作的一篇散文,本為書信,因其有詩歌美感與韻律,成為唐朝文散名作。以下是小編為大
- 奉天請罷瓊林、大盈注二庫狀(有刪改)陸贄(唐)圣人之立教也, * 而尊讓,遠利而尚廉。天子不問有無,諸侯不言多少。百乘之室,不畜聚斂之臣。夫豈
- 文言文《掩耳盜鈴》翻譯及道理分析 掩耳盜鈴:原為盜鐘掩耳,為一中國成語,偷鐘怕別人聽見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明明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
- 三國志原文:陳思王植字子建。年十歲余,誦讀詩、論及辭賦數(shù)十萬言,善屬文。太祖嘗視其文,謂植曰:“汝倩人①邪?”植跪曰:“言出為論,下筆成章,
- 朔方節(jié)度使牛仙客,前在河西,能節(jié)用度,勤職業(yè),倉庫充實,器械精利;上聞而嘉之,欲加尚書。張九齡曰:“不可。尚書,古之納言,唐興以來,惟舊相及
- 《祁黃羊去私》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導讀:"祁黃羊去私"是出自《呂氏春秋·去私》的一篇文章,文章通過對祁黃羊唯賢是舉的事跡的
- 孫程字稚卿,涿郡新城人也。安帝時,為中黃門,給事長樂宮。時鄧太后臨朝,帝不親政事。小黃門李閏與帝乳母王圣常共譖太后兄欲廢帝,立平原王翼,帝每
- 樊叔略,陳留人也,父歡,仕魏為南兗州刺史、阿陽侯。屬高氏專權,將謀興復之計,為高氏所誅。叔略時在髫齔①,遂被腐刑,給使殿省。身長九尺,志氣不
- 《艾子雜說》文言文原文及譯文【原文】鑿鐘《艾子雜說》齊有二老臣,皆累朝宿儒大老,社稷倚重,一曰冢相,凡國之重事乃關預焉。一日,齊王下令遷都,
- 高考語文一輪文言文燭之武退秦師的知識點復習一、重點詞語解釋1、今老矣,無能為也己(為:做)2、吾不能早用子(子:古代對人的尊稱)3、朝濟而夕
- 會和見文言文知識點常用實詞實詞有實在意義,能夠單獨充當句子成分,一般能單獨回答問題。實詞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shù)詞、量詞、代詞六類。掌握常
- 楊氏之子文言文原文翻譯導語:《楊氏之子》選自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言語》,這部書是一部主要記載漢末至晉代士族階層言談軼事的小說。下面小編為
- 憶屈原文言文嗚呼!西戎滅六國,楚最不幸,但得存三戶,安能亡秦?秦者,虎狼之殘也。屠趙百萬于長平;滅魏千里于黃水,掠燕萬鼎于北海;平齊之岱宗,
- 沈君理,字仲倫,吳興人也。祖僧畟,梁左民尚書。父巡,素與高祖相善,梁太清中為東陽太守。侯景平后,元帝征為少府卿。荊州陷,蕭詧署金紫光祿大夫。
- 文言文系列復習測試題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釋。1、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 2、暴秦之欲無厭3、王回深父 4、南聲函胡5、莫夜月明
- 孟子·告子下比較原文:任①人有問屋廬子②曰:“禮與食孰重?”曰:“禮重?!薄吧c禮孰重?”曰:“禮重?!痹唬骸耙远Y食,則饑而死;不以禮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