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諸葛亮言家事》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6-11 12:28:59
標(biāo)簽:
諸葛亮言家事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余饒。至于臣在外任,無別調(diào)度,隨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內(nèi)有余帛,外有贏財,以負(fù)陛下?!奔白?,如其所言。
注
后主:劉備之子,名禪(shan四聲),小名阿斗。繼位之后由諸葛亮輔佐。
成都:舊縣名,為蜀漢都城,在今成都市。
悉:全部。
余饒:寬裕。
仰:依賴。
不別治生:不需要另謀生計。
贏:充盈。
卒:死。
參考譯文
先前,諸葛亮自己向后主劉禪表明說:“在成都有八百余株桑樹,有不是很肥沃的田十五頃,兒子兄弟的穿衣吃飯,都會有盈余。而我在外當(dāng)官,沒有其他的花費,全靠公家的俸祿過日子,沒有做其他的兼職工作來增加自己的收入。我死的時候,不會出現(xiàn)那種“有多余的綢布,多余的錢財”這樣的狀況去辜負(fù)陛下。 ”到了他死的時候,果真像他所說的那樣。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高中語文文言文怎么學(xué)文言文是一種仍然活著卻也已經(jīng)死去的語言,說他活著,因為我們的漢字和文化從未斷絕,說他死了,是因為文言文已經(jīng)與我們現(xiàn)代語言
- 仁者無敵文言文翻譯文言文是以古漢語為基礎(chǔ)經(jīng)過加工的書面語。最早根據(jù)口語寫成的書面語中可能就已經(jīng)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
- 在京與友人文言文翻譯在京與友人一文文筆洗練,設(shè)色巧妙。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閱讀在京與友人文言文翻譯,相信能帶給大家啟發(fā)。在京與友人文言文燕市帶
- 《孔雀東南飛 》譯文及注釋《孔雀東南飛》深刻揭露了封建禮教的 * 本質(zhì),熱情歌頌了劉蘭芝、焦仲卿夫婦忠于愛情、反抗壓迫的叛逆精神,下面小編為大
- 晉書原文:王蘊,字叔仁,孝武定皇后父,司徒左長史蒙之子也。起家佐著作郎,累遷尚書吏部郎。性平和,不抑寒素,每一官缺,求者十輩,蘊無所是非。時
- 上書諫獵〔西漢〕司馬相如【原文】臣聞物有同類而殊能者,故力稱烏獲(1),捷言慶忌(2),勇期賁、育(3)。臣之愚,竊以為人誠有之,獸亦宜然。
- 王充博覽文言文閱讀譯文附答案王充少孤,鄉(xiāng)里稱孝。后到京師,受業(yè)太學(xué),師事扶風(fēng)班彪。好博覽而不守章句。家貧無書,常游洛陽市肆,閱所賣書,一見輒
- 明史原文:劉熙祚,字仲緝,武進(jìn)人。父純?nèi)?,泉州推官。熙祚舉天啟四年鄉(xiāng)試。崇禎中,為興寧知縣。奸民啖斷腸草,脅人財物。熙祚令贖罪者必啖多草,以
- 歐陽修原文:臣近聞澧州進(jìn)柿木成文,有“太平之道”四字。其知州馮載,本是武人,不識事體,便為祥瑞,以媚朝廷。臣謂前世號稱太平者,須是四海晏然,
- 寄答京友李贄“才難,不其然乎!”今人盡知才難,盡能言才難,然竟不知才之難,才到面前竟不知愛,幸而知愛,竟不見有若己有者,不見有稱喜贊揚不啻若
- 文言文閱讀訓(xùn)練及答案園中有榆,其上有蟬。蟬方奮翼悲鳴,欲飲清露,不知螳螂之在后,曲其頸,欲攫而食之也。螳螂方欲食蟬,而不知黃雀在后,舉其頸,
- 呂氏春秋原文:君子之自行也,動必緣義,行必誠①義??鬃右婟R景公,景公致廩丘以為養(yǎng)??鬃愚o不受,入謂弟子曰:“吾聞君子當(dāng)功以受祿。今說景公,景
- 柳子厚風(fēng)言文【原文】其詔至京師,而復(fù)為刺史也,中山劉夢得禹錫亦在遣中,當(dāng)詣播州①。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夢得親在堂,吾不忍夢得之窮,無辭
- 朱熹原文:余年十五六時,與于厚相遇于屏山劉氏齋館,俱事病翁先生。子厚少余一歲,讀書為文,略相上下,猶或有時從余切磋,以進(jìn)其所不及。后三四年,
- 酈道元,字善長,初襲爵永寧侯,例降為伯。御史中尉李彪以道元執(zhí)法清刻,自太傅掾引為書侍御史。彪為仆射李沖所奏,道元以屬官坐免。景明中,為冀州鎮(zhèn)
-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列舉初中文言文通假字列舉1、項為之強 “強”(jiāng) 通“僵” 《童趣》2、不亦說乎 “說”(yuè) 通“悅” 《〈
- 吾鄉(xiāng)呂徽之先生文言文閱讀練習(xí)及答案吾鄉(xiāng)呂徽之先生,家仙居萬山中,博學(xué)能詩文,問無不知者,而常逃其名,耕漁以自給。一日,攜褚?guī)旁劯患乙坠确N,值
- 子墨子言曰:“今王公大人為政于國家者,皆欲修保而勿失。然不得富而得貧,不得眾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亂,是何故也?是王公大人為政于國家者,不能以尚
- 國有三不祥景公①出獵,上山見虎,下澤見蛇。歸,召晏子而問之曰:“今日寡人出獵,上山則見虎,下澤則見蛇,殆所謂不祥也?”晏子對曰:“國有三不祥
- 鐘惺原文:出成都南門,左為萬里橋。西折纖秀長曲,所見如連環(huán)、如玦、如帶、如規(guī)、如鉤,色如鑒、如瑯玕\,窈然深碧、瀠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