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劉和珍君教學設計
語文 課文 發(fā)布時間:2022-12-02 09:00:50
課文《紀念劉和珍君》出自高一語文必修一,其原文如下:
【原文】
一
中華民國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國立北京女子師范大學為十八日在段祺瑞執(zhí)政府前遇害的劉和珍楊德群兩君開追悼會的那一天,我獨在禮堂外徘徊,遇見程君,前來問我道,“先生可曾為劉和珍寫了一點什么沒有?”我說“沒有”。她就正告我,“先生還是寫一點罷;劉和珍生前就很愛看先生的文章。”
這是我知道的,凡我所編輯的期刊,大概是因為往往有始無終之故罷,銷行一向就甚為寥落,然而在這樣的生活艱難中,毅然預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我也早覺得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這雖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卻大抵只能如此而已。倘使我能夠相信真有所謂“在天之靈”,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現(xiàn)在,卻只能如此而已。
可是我實在無話可說。我只覺得所住的并非人間。四十多個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圍,使我艱于呼吸視聽,那里還能有什么言語?長歌當哭,是必須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幾個所謂學者文人的陰險的論調,尤使我覺得悲哀。我已經出離憤怒了。我將深味這非人間的濃黑的悲涼;以我的最大哀痛顯示于非人間,使它們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將這作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獻于逝者的靈前。
二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為庸人設計,以時間的流駛,來洗滌舊跡,僅使留下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這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給人暫得偷生,維持著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這樣的世界何時是一個盡頭!
我們還在這樣的世上活著;我也早覺得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離三月十八日也已有兩星期,忘卻的救主快要降臨了罷,我正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
三
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劉和珍君是我的學生。學生云者,我向來這樣想,這樣說,現(xiàn)在卻覺得有些躊躇了,我應該對她奉獻我的悲哀與尊敬。她不是“茍活到現(xiàn)在的我”的學生,是為了中國而死的中國的青年。
她的姓名第一次為我所見,是在去年夏初楊蔭榆女士做女子師范大學校長,開除校中六個學生自治會職員的時候。其中的一個就是她;但是我不認識。直到后來,也許已經是劉百昭率領男女武將,強拖出校之后了,才有人指著一個學生告訴我,說:這就是劉和珍。其時我才能將姓名和實體聯(lián)合起來,心中卻暗自詫異。我平素想,能夠不為勢利所屈,反抗一廣有羽翼的校長的學生,無論如何,總該是有些桀驁鋒利的,但她卻常常微笑著,態(tài)度很溫和。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賃屋授課之后,她才始來聽我的講義,于是見面的回數(shù)就較多了,也還是始終微笑著,態(tài)度很溫和。待到學?;謴团f觀,往日的教職員以為責任已盡,準備陸續(xù)引退的時候,我才見她慮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此后似乎就不相見??傊?,在我的記憶上,那一次就是永別了。
四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眾向執(zhí)政府請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說衛(wèi)隊居然開槍,死傷至數(shù)百人,而劉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對于這些傳說,竟至于頗為懷疑。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人的,然而我還不料,也不信竟會下劣兇殘到這地步。況且始終微笑著的和藹的劉和珍君,更何至于無端在府門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證明是事實了,作證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還有一具,是楊德群君的。而且又證明著這不但是殺害,簡直是nue6*殺,因為身體上還有棍棒的傷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說她們是“暴徒”!
但接著就有流言,說她們是受人利用的。
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我還有什么話可說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無聲息的緣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
五
但是,我還有要說的話。
我沒有親見;聽說她,劉和珍君,那時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請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誰也不會料到有這樣的羅網。但竟在執(zhí)政府前中彈了,從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創(chuàng)傷,只是沒有便死。同去的張靜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彈,其一是shou6*槍,立仆;同去的楊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擊,彈從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還能坐起來,一個兵在她頭部及胸部猛擊兩棍,于是死掉了。
始終微笑的和藹的劉和珍君確是死掉了,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為證;沉勇而友愛的楊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為證;只有一樣沉勇而友愛的張靜淑君還在醫(yī)院里呻吟。當三個女子從容地轉輾于文明人所發(fā)明的槍彈的攢射中的時候,這是怎樣的一個驚心動魄的偉大呵!中國軍人的屠戮婦嬰的偉績,八國聯(lián)軍的懲創(chuàng)學生的武功,不幸全被這幾縷血痕抹殺了。
但是中外的sha6*人者卻居然昂起頭來,不知道個個臉上有著血污……
六
時間永是流逝,街市依舊太平,有限的幾個生命,在中國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過供無惡意的閑人以飯后的談資,或者給有惡意的閑人作“流言”的種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義,我總覺得很寥寥,因為這實在不過是徒手的請愿。人類的血戰(zhàn)前行的歷史,正如煤的形成,當時用大量的木材,結果卻只是一小塊,但請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況是徒手。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當然不覺要擴大。至少,也當浸漬了親族;師友,愛人的心,縱使時光流駛,洗成緋紅,也會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藹的舊影。陶潛說過,“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碧饶苋绱耍@也就夠了。
七
我已經說過: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人的。但這回卻很有幾點出于我的意外。一是當局者竟會這樣地兇殘,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國的女性臨難竟能如是之從容。
我目睹中國女子的辦事,是始于去年的,雖然是少數(shù),但看那干練堅決,百折不回的氣概,曾經屢次為之感嘆。至于這一回在彈雨中互相救助,雖殞身不恤的事實,則更足為中國女子的勇毅,雖遭陰謀秘計,壓抑至數(shù)千年,而終于沒有消亡的明證了。倘要尋求這一次死傷者對于將來的意義,意義就在此罷。
茍活者在淡紅的血色中,會依稀看見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將更奮然而前行。
嗚呼,我說不出話,但以此記念劉和珍君!
四月一日
【前言】
《記念劉和珍君》作者是魯迅,選自《華蓋集續(xù)編》。原文于1926年4月12日發(fā)表在《故事會》周刊第七十四期。劉和珍(1904一1926)女,江西省南昌人,先后就讀于南昌女子師范學校、北京女子師范大學。積極參加學生愛國運動,帶領同學們向封建勢力、反動軍閥宣戰(zhàn),是北京學生運動的領袖之一。1926年在“三·一八can6*案”中遇害,年僅22歲。魯迅先生在參加了劉和珍的追悼會之后,親作《記念劉和珍君》一文。追憶這位始終微笑的和藹的學生;痛悼“為中國而死的中國的青年”;歌頌“雖殞身不恤”的“中國女子的勇毅”。
【課文賞析】
《記念劉和珍君》這篇課文的中心內容,主要是評述“三一八”can6*案。
讀這篇課文,只要分析一下描述的幾個方面,概括一下魯迅對每一方面表達了什么思想感情,就不難把握全文內容了。作者對反動勢力、愛國青年和處于中間狀態(tài)的所謂“庸人”,分析得非常透徹。反動勢力包括段祺瑞執(zhí)政府(或稱“當局者”)和“幾個所謂學者文人”(或稱“有惡意的閑人”“流言家”),當然也包括“懲創(chuàng)學生”的“八國聯(lián)軍”,還有“中外的sha6*人者”,但本文鋒芒所向主要是段政府和流言家。對愛國青年,魯迅突出地描寫了劉和珍,還提到楊德群、張靜淑和“四十余被害的青年”,再擴大一些是數(shù)百死傷者,再擴大一些是請愿的群眾。處于中間狀態(tài)的“庸人”,魯迅又稱他們是“無惡意的閑人”。
作者的立場、觀點和態(tài)度是非常鮮明的。他憤怒地控訴段政府殺害愛國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下劣無恥的流言,無比沉痛地悼念劉和珍等遇害青年,奉獻他的悲哀和尊敬,一方面告誡愛國青年要注意斗爭方式,另一方面頌揚“為了中國而死的中國的青年”的勇毅,激勵人們“更奮然而前行”。
“奮然而前行”的方向、目標是哪里?作者在本文中沒有直述,可以從作者對黑暗社會的批判、控訴中領悟得到?!拔抑挥X得所住的并非人間”,這世界是“似人非人的世界”,作者痛心疾首地說“這樣的世界何時是一個盡頭”,他痛心于我們民族的“衰亡”,痛心于衰亡民族的默無聲息,渴望“爆發(fā)”,呼喚“爆發(fā)”,用“血戰(zhàn)”來消滅黑暗勢力,開辟一個新的世界,這是一個理想的新世界,在這世界里沒有暴力,沒有侵略,沒有紛爭和流言蜚語,人們都合理地生活,幸福地做人,安心地勞動和讀書。
全文七個部分,作者已經標明。七個部分都是有機聯(lián)系的整體。第一、二部分說明為劉和珍寫一點東西的緣由,第三、四、五部分是“記念”的主體,第六、七部分探究這一次請愿運動對于將來的意義。這是文章的結構框架,透過這結構框架,可以看到文章的內在思路:文章起點是寫作本文的緣起,即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然后記述劉和珍生平事跡和遇難經過;在敘事的基礎上再深入一步,總結“三一八”can6*案的教訓,指出這一can6*案對于將來的意義。下面詳述之。
(1)關于文章緣起(課文第一、二部分)。分兩步,先說“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以紀念死難者;再說為使庸人不忘卻,要人們牢記這筆血債。
理清這兩部分思路,可以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可以看出作者思想的深刻。為什么當時的中華民族淪為“衰亡民族”,為什么這似人非人的世界依然能夠維持?魯迅深知其原因在于中國庸人太多,他們的良知并未泯滅,can6*案也曾使他們感到悲哀,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其實不過是兩星期,一切就淡漠了。拯救中國首先要改變庸人大眾的麻木的靈魂,魯迅認定自己的使命就是療救愚弱的國民的靈魂,喚起民眾。
從寫作的緣起出發(fā)是常見的思路,為什么關于寫作緣起說了那么多的話,也就是為什么思路在第一、二部分老圍繞這一點展開?可以看出,作者借寫作緣起這個話題,把發(fā)生can6*案兩周來各方面的動態(tài)都概括進去了。愛國力量方面,學校舉行追悼會,程君深情地懷念著劉和珍,可見正義力量并沒有屈服于段政府的淫威,他們照樣悼念被誣為“暴徒”的遇難者;反動勢力方面,提到了“幾個所謂學者文人的陰險的論調”;對中間狀態(tài)的市民,則勾畫了他們淡漠的情狀,此事在他們心中僅留下“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熬S持著這似人非人的世界”一句,就是對當時政治形勢的概括。再則,魯迅把兩周來自己感情的歷程也坦陳在讀者面前,這種感情就是大悲,大哀,大憤,大怒,為全文營造了濃郁的抒情氛圍。
(2)關于烈士事跡(課文第三、四、五部分)。先依時間順序,從平時到遇害。遇害又分兩步,從事件概況到遇害細節(jié)。
進一步探究第三、四、五部分之間的聯(lián)系,理解就能更深入一步。
第三部分寫劉和珍,寫她的正義感、責任感和反抗精神,這樣一個熱血青年“欣然前往”請愿,是很自然的。所謂“受人利用”就不值一駁,使人對流言家的下劣感到可卑、可惡。作者寫劉和珍,反復寫她“始終微笑著,態(tài)度很溫和”,其意蘊是說,世上哪有這樣的“暴徒”?第五部分再詳述劉和珍的遇害經過,鐵證如山,證明真正濫施暴虐的是段祺瑞執(zhí)政府。
(3)關于請愿事件的意義(課文第六、七部分)。談到請愿的意義,一般人只是肯定和贊揚,而魯迅思想深刻之處,就在于不一味肯定,而是總結教訓,提醒青年們改進斗爭方式。
我們能體會到,魯迅當年在群眾斗爭面前,確實是一位導師。他既不單純地肯定和頌揚,也不過多地否定,把can6*案當做無謂的犧牲而大潑冷水。他從“人類的血戰(zhàn)前行的歷史”規(guī)律和舊中國沒有合法斗爭權利的現(xiàn)實出發(fā),冷靜地總結血的教訓,告誡斗爭者改變斗爭方式。思路從否定的一面又轉向肯定的一面,篇末便不致于陷入消沉,可以鼓舞人們前仆后繼奮然前行,收束在高昂的吶喊聲中。
魯迅探究這次事件對于將來的意義,概括為“中國女子的勇毅”。這跟第三、五部分的思路也是相聯(lián)系的。魯迅對于中國女性的認識,隨著婦女的解放,不斷為事實所證明。
《紀念劉和珍君》應為《記念劉和珍君》,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第三單元上的這課課名是記念而非紀念。另外,在教材中要求背誦2、4節(jié),可見其在文學與歷史上的成就。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眾號:詞典網,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課文《門牙掉了》出自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教材簡說】《門牙掉了》是一篇充滿童趣的課文。寫的是元元的門牙掉了,同學取笑她,她氣
- 課文《奇妙的國際互聯(lián)網》出自四年級上冊語文書課文,其原文如下:【課文】我們經常會聽到人們談論“入網”“上網”的話題,你知道他們所說的“網”是
- 課文《夕陽真美》出自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傍晚,爺爺和奶奶帶著我去看日落。太陽已經西斜,收起了刺眼的光芒。天空一片深藍
- 課文《家》出自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鳥兒的家,是舒服的草窩。蜜蜂的家,是漂亮的房舍。魚兒的家,是清清的小河。蜻蜓的家,
- 課文《故宮博物院》出自八年級上冊語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在北京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這就是紫禁城?,F(xiàn)在人們叫它故宮,也叫故宮博物院。這是
- 課文《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出自七年級上冊語文作業(yè)本答案,其原文如下:【原文】他是一個盲孩子。在他的世界里,沒有光亮,沒有色彩。他是一個永遠生活
- 課文《買和賣》出自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育英小學的“小毛頭商店”要開張啦!誰想當顧客?誰想當售貨員?商店里要出售哪些物
- 課文《舌頭的秘密》出自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動物的舌頭,千奇百怪。貓的舌頭上有肉刺,能像梳子那樣梳理自己身上的毛。大熱
- 課文《風睡著了》出自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教材簡說】《風睡著了》是第二篇,這是一篇保護環(huán)境的童話故事,它告訴孩子們,植草種樹
- 課文《高爾基和他的兒子》出自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高爾基是一位偉大的作家,他很愛自己的兒子。有一年,高爾基在意大利的一
- 課文《愛國將領鄧世昌》出自三年級上冊語文書,其原文如下:【原文】鄧世昌是清末的一位愛國將領,為了保衛(wèi)祖國的海防,他獻出了寶貴的生命。1894
- 課文《火燒云》出自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晚飯過后,火燒云上來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臉紅紅的。大白狗變成紅的了。紅公雞變成金的
- 課文《我在街上識漢字》出自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shū diànshāng diàndà fàn diàn 書店商店大
- 課文《森林你好》出自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學習目標】1認識本課生字,會工整地書寫課后的字。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根據課文內
- 課文《春筍》出自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一聲春雷,喚醒了春筍。它們沖破泥土,掀翻石塊,一個一個從地里冒出來。春筍裹著淺褐
- 課文《蘋果里的五角星》出自四年級下冊語文書課文,其原文如下:【課文】鄰居家的小男孩是我家的常客,差不多每天都要跑來向我報告幼兒園的新聞,或者
- 課文《早餐》出自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學習目標】1、聽錄音,在老師的指導下讀準“早、奶、蛋、面、包、先”6個生字的字音,并能
- 課文《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出自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在美國華盛頓的史密森博物館里,存放著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這就是
- 課文《爸爸媽媽》出自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學習目標】1、會“爸、媽、好、我、愛”5個生字,認識“父字頭”和“女字旁”兩個偏旁
- 課文《神筆馬良》出自三年級上冊語文書,其原文如下:【原文】從前,有個孩子叫馬良。他很喜歡畫畫,可是家里窮,連一枝筆也沒有。一天,他放牛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