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楷書《郭家廟碑》
作者:顏真卿 書體:楷書 2016-05-27 12:38:22
標簽:顏真卿,郭家廟碑
《郭氏家廟碑》,又名《郭敬之家廟碑》,全稱《有唐故中大夫使持節(jié)壽州諸軍事壽州刺史上柱國贈太保郭公廟碑銘》。自署廣德二年(764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立。碑為螭首方座,318×170厘米。碑陽凡30行,行58字,為顏真卿撰文并楷書,代宗李豫隸書題額為“大唐贈太保興國貞公廟碑”11字。碑陰無書寫者姓名,刻有郭子儀兄弟子孫的官職名字,共4列、34行,碑額3行12字。碑存西安碑林,拓本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是碑系唐代中興名將郭子儀為其父郭敬之所立。善拓本極少。據(jù)《校碑隨筆》稱,宋拓本銘詞內(nèi)第二句“虢土”之“虢”字右半清晰,到清初尚可辨,以后漫漶不清。明拓本銘詞中“芝馥蘭芳”四字均清晰,清初以后“芝”、“芳”二字尚可見,而“馥”、“蘭”二字已磨損。至嘉慶十七年(1812年)刻趙懷玉、陸 、董曾臣觀款,在末行“建”字下空一格。有翻刻本,原石已泐字,翻刻本均完好。翻刻本多失原字神韻,唯南宋留元剛《忠義堂帖》尚能體現(xiàn)顏書風神。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明拓本: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回復:顏真卿書法,可方便查詢。


顏真卿書法欣賞:
- 顏真卿楷書《千字文》
- 顏真卿楷書《臧懷恪碑》
- 2017年顏真卿集字春聯(lián)
- 顏真卿行書《祭伯父文稿》
- 顏真卿行書《湖州帖》宋仿本
- 顏真卿《祭侄文稿》
- 顏真卿行書《蔡明遠帖》忠義堂帖本
- 顏真卿行書《讓憲部尚書表》
- 顏真卿·元次山碑
- 顏真卿楷書《顏勤禮碑》
猜你喜歡:
- 【釋文】公權(quán)蒙詔,出守翰林,職在閑冷,親情囑托,誰肯響應,深察感幸。公權(quán)呈。 柳公權(quán)《蒙詔帖》,821年,高26.8厘米,長57.4
- 宋拓唐李邕行書李思訓碑《李思訓碑》全名為《云麾將軍李思訓碑》,碑在陜西蒲城。因碑文中有“以八年六月廿八合袱”等字,宋陳思《寶
- 《唐人月儀帖》黃麻紙本墨跡,無款,傳唐人書,又名《唐人二十月友朋相聞書》。鈐有“御府寶繪”“內(nèi)殿珍玩”“群玉中秘”“明昌御覽”“王氏禹卿”“
- 《郎官石記》亦稱《郎官石柱記》。唐代正書碑刻。張旭書。開元二十九年立于長安。原石久佚, 傳世皆重刻本。 張旭草書縱放奇宕,而此序楷勢精勁凝重
- 柳公權(quán)《劉沔神道碑》 楷書 大中2年(848) 12月全稱:“唐故光祿大夫守太子太傅致仕上柱國彭城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戶贈司徒劉公神
- 【釋文】東明九芝蓋,北燭五云車。飄飖入倒景,出沒上煙霞。春泉下玉霤,青鳥向金華。漢帝看桃核,齊侯問棘(原詩為棗)花。
- 《李晟碑》,全稱《唐故太尉兼中書令西平郡王贈太師李公神道碑銘并序》,唐代名相裴度撰文,柳公權(quán)書并篆額。鐫立于唐文宗大和三年(839年)。碑連
- 王獻之洛神賦,相傳真跡寫于麻箋,流傳至唐已首尾爛缺,僅存十三行,唐人有柳公權(quán)跋硬黃摹本傳世。釋文: 嬉。左倚采旄
- 《信行禪師碑》,唐李貞撰文,薛稷書,唐神龍二年(公元706年)八月立。原石久佚,僅有清何紹基舊藏剪裱本,冊尾殘缺,存一千八百余字。碑帖書法挺
- 九成宮醴泉銘(醴音lǐ, 醴泉意甜美的泉水)是唐代碑刻,公元632年鐫立于麟游(今陜西寶雞麟游縣)?,F(xiàn)位于麟游縣杜水之陽九成宮遺址,建有碑亭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