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行書《王晉卿帖》
作者:蘇軾 書體:行書 2017-02-23 10:09:55
標(biāo)簽:蘇軾,行書,王晉卿帖
蘇軾行書《王晉卿帖》,元祐元年(1086),紙本,29.8*25.7cm,故宮博物館藏。
釋文:
晉卿為伴所累,伴既縞齋安。晉卿二貶武當(dāng),饑寒窮困,本書生常分,伴處處不戚戚,固宜獨怪。晉卿以貴公子罹此憂患而不失其心,詩詞益工,超然有世外之樂,此孔子所謂可與久處約長處樂者耶!元祐元年九月八日蘇軾書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回復(fù):蘇軾書法,可方便查詢。


蘇軾書法欣賞:
- 蘇軾行書《致季常尺牘》
- 蘇軾行書《次韻前篇》
- 蘇軾楷書《齊州長清真相院舍利塔銘》
- 蘇軾行書《跋王晉卿藏挑耳圖帖》
- 蘇軾《論書》原文與譯文(節(jié)錄)
- 蘇軾行書《北游帖》
- 蘇軾《歸安丘園帖》
- 蘇軾《天際烏云帖》
- 蘇軾行楷《祭黃幾道文卷》
- 蘇軾行書《獲見帖 》《致長官董侯尺牘》
猜你喜歡:
- 蔡襄《持書帖》,紙本,行楷,縱27.2厘米,橫57.4厘米,故宮博物院藏。此帖是蔡襄至和三年(1056)初知福州所作,系致友人的一通
- 【釋文】芾頓首。早拜見。值雨。 草草。不知軸議何 者為如法。可換更告 批及。今且馳納。芾皇(惶)恐頓首。 伯充防御臺坐。
- (北宋)宋徽宗趙佶瘦金體書法《大觀圣作之碑》,此碑書于大觀二年(1108年),趙佶時年26歲,碑高377厘米,寬140厘米,碑額
- 黃庭堅《白鶴梁題字》石刻 白鶴梁是位于重慶市涪陵區(qū)城北長江江心西側(cè)的一段天然石梁,長1600米、寬15米左右,以15度
- 【釋文】 黻謹(jǐn)以鄙詩送提舉通直使,江西襄陽米黻上。三吳有丈夫,氣欲吞海水。開口論世事,借箸對天子。瑞節(jié)高如松,一
- 【釋文】辯才老師,退居龍井,不復(fù)出入。軾往見之,常出至風(fēng)篁嶺。左右驚曰:“遠(yuǎn)公復(fù)過虎溪矣?!鞭q才笑曰:“杜子美不云乎:‘與子成二老,來往
- 【釋文】芾非才當(dāng)劇,咫尺音敬*然,比想慶侍,為道增勝,小詩因以奉寄。希聲吾英友。芾上。竹前槐后午陰繁,壺領(lǐng)華胥屢
- 宋代蘇軾蘇東坡書法《般若波羅密多心經(jīng)》拓本:釋文: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
- 《貧賢帖》 紙本 高31.36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昔之貧賢寒俊,偶有流落失職者,其為文章,多所怨誹
- 趙佶《欲借風(fēng)霜二詩帖》紙本 楷書 33.2×63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這幅詩帖,就是展現(xiàn)了宋徽宗“瘦金書”神采的精品之一。帖上的每一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