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草書《論草書帖》
作者:米芾 書體:草書 2017-02-18 10:08:34
標簽:米芾,草書,論草書帖
米芾 《論草書帖》 紙本 草書 縱24.7厘米 橫37厘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米芾 《論草書帖》,草書九帖之五。此帖亦名《張顛(癲)帖》、《草圣帖》、《論書帖》等,草書。隨筆一則,是米芾一段評論草書的手札。約書于北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 米芾的草書取法晉人,從這幅草書中,可以品味出其對草書的見識。作品字里行間流露出米芾書法顛放舒展的獨特風格,我們可以看出米芾在學習古人書法方面所下的功夫。他的草書雖不如他的行書那樣氣勢開張,但也不同凡響。
釋文:
草書若不入晉人格。
輒徒成下品。張顛(癲)俗
子。變亂古法。驚諸
凡夫。自有識者。懷
素少加平淡。稍到
天成。而時代壓之。
不能高古。高閑而下。但
可懸之酒肆。(*)光尤可
憎惡也。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回復:米芾書法,可方便查詢。


米芾書法欣賞:
- 米芾·秋暑憩多景樓帖
- 米芾臨《王獻之鵝群帖》
- 米芾行楷《王略帖贊》
- 米芾《惡札帖》
- 米芾行書《褚遂良摹蘭亭序跋贊》
- 米芾草書《吾友帖》
- 米芾《中秋詩帖》
- 米芾《真酥帖》
- 米芾·向太后挽詞帖
- 米芾行書《適意帖》
猜你喜歡:
- 邵?(chí)《尺牘》紙本 行草書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邵?生卒年不詳,字仲恭,丹陽人。官至龍圖閣直學士,知蘇州。從學于蔡京,字體清勁,秀
- 【釋文】右唐中書令河南公褚遂良字登善臨晉右將軍王羲之蘭亭宴集序,本朝丞相王文惠公故物。辛未歲見于晁美叔齋
- 《方圓庵記》 宋元豐六年(1083)四月九日,杭州南山僧官守一法師到龍井壽圣院辯才住所方圓庵拜會辯才,二人講經(jīng)說法,談古論經(jīng),十分投
- 米芾 砂步詩帖 紙本 行書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29.6X38.5cm米芾《砂步詩帖》,五言絕句二首,行書墨跡。書法瀟灑遒媚,體勢修長,以
- 黨懷英 篆書《泰和重寶》錢文 金朝錢幣以精整著稱,技術水平很高。金章宗泰和四年(1204年)“鑄大錢十直一,篆文曰泰
- 黃庭堅《白鶴梁題字》石刻 白鶴梁是位于重慶市涪陵區(qū)城北長江江心西側的一段天然石梁,長1600米、寬15米左右,以15度
- 《松風閣詩帖》是黃庭堅七言詩作并行書,墨跡紙本,縱32.8厘米 橫219.2厘米,全文計29行,153字。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創(chuàng)作
- 薛紹彭《昨日帖》 紙本 草書 26.9×29.5 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昨日得米老書。云欲來早率吾人過天寧素飯。
- 《齊州長清真相院舍利塔銘》,蘇軾書于宋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齊州長清真相院住持釋法泰、王持鐫刻鐫刻。青石質,縱橫皆六十一厘米,厚十二厘
- 黃庭堅《行書華嚴經(jīng)疏卷》花綾 25.1×115cm 上海博物館藏 釋文:*門抽顧頌,衲僧眼皮重。眼皮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