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行書《李太師帖》
作者:米芾 書體:行書 2017-02-17 14:29:08
標簽:米芾,行書,李太師帖
李太師帖 元祐二年(1087年) 紙本 縱25.8厘米 橫31.3厘米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釋文:
李太師收晉賢十四
帖。武帝、王戎書若
篆籀,謝安格在
子敬上。真宜批帖尾
也。
米芾《三帖卷》 計《叔晦帖》,《李太師帖》,《張季明帖》,均紙本,行書?!度泛涎b一卷,為米芾行書中的精品。項元汴認為米芾此帖書風(fēng)于王羲之相近。米芾的書法的確得力二王最多。但與二王父子書法又有不同,王羲之法度緊斂古質(zhì)蘊藉內(nèi)含;而王獻之的筆致則是散朗妍妙,俊逸姿媚。米芾的天資個性于王獻之較為相近,所以,米芾的結(jié)體,用筆中多可以見王獻之的風(fēng)骨。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回復(fù):米芾書法,可方便查詢。


米芾書法欣賞:
- 米芾·糧院帖
- 米芾行書《褚遂良摹蘭亭序跋贊》
- 米芾《賀鑄帖》
- 米芾·新恩帖
- 米芾·聞張都大宣德尺牘
- 米芾·吳江舟中詩卷
- 米芾《行書建州帖》
- 米芾行書《離騷經(jīng)》
- 米芾草書《論草書帖》
- 米芾行書《政事帖》
猜你喜歡:
- 趙構(gòu)楷書《徽宗文集序》(局部),紙本,縱27.4厘米,橫(全長)137.0厘米。日本文化廳藏。此系高宗為其父徽宗的文集自撰、自書的序
- 《神仙起居法帖》,五代楊凝式書。紙本,草書??v27cm,橫21.2cm。草書8行,共85字。卷前簽題“楊凝式書神仙起居法墨跡”,帖后
- 米芾《蜀素帖》,亦稱《擬古詩帖》,墨跡絹本,行書。縱29.7厘米,橫284.3厘米;書于宋哲宗元佑三年(1088),米芾三十八歲時,共
- 蘇軾行書《書林逋詩后》 是蘇軾于1085年(元豐八年)作,是寫在林逋手書七言近體詩五首后面的,所以詩里講到了林逋的詩
- 黃庭堅《范滂傳》墨拓年近花甲的黃庭堅受命運多舛,被貶至宜州。走投無路,棲身于城墻上狹小的破戍樓里。通判余若著敬佩黃庭堅,照顧
- 蘇軾《行書杜甫堂成詩卷》全卷 紙本行書 27.9×85.4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蘭千山館寄藏)釋文:背郭堂成蔭白
- 米芾沒寫過行書《千字文》,但這一點也不影響我們看他的《千字文》,因為我們會集字。米芾如果寫《千字文》,一定不會寫成這樣的,但我們偏偏能讓
- 劉光世《即辰帖》,紙本,行書,33.5×43.2厘米釋文:光世咨目頓首啟上,知府侍郎臺座。即辰秋思寢肅,伏惟撫字
- 曾紆跋懷素《自敘帖》,楷書,現(xiàn)藏臺灣故宮博物院。釋文:藏真自敘,世傳有三,一在蜀中石陰修家,黃魯直以魚淺臨數(shù)本者是也,一在馮當(dāng)世
- 【釋文】虹縣舊題云??祆V一天清淑氣,健帆千里碧榆風(fēng)。滿舡書畫同明月,十日陏花窈窕中。再題。碧榆綠柳舊游中,華發(fā)蒼顏末退翁。天使殘年司筆研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