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行草口號十首卷》
作者:文徵明 書體:行草 2017-05-08 18:28:35
明代文徵明書法作品欣賞《行草口號十首卷》紙本,高28.5厘米,縱310.6厘米,嘉靖元年壬午(公元1522年),為文徵明盛年五十三歲書。
卷后自識云:“為人作書,因研有余墨,隔宿不可為用,顧書此紙,初不暇計工拙?!鼻叭擞凶I先生書“法度有余,神化不足”者,此卷正因“初不暇計工拙”,故略棄法縛,而自由奔放,神采迭出,自然涉趣。其點畫靈動多姿,結(jié)體變化婉麗,布局疏密有致,蓋見情見性之作也,別具風(fēng)范。
釋文:
口號十首送階湖先生歸吳
門白貧薄僅二年,不計歸囊肯計遷。笑殺當(dāng)年高隱者,區(qū)區(qū)猶待買山錢。
湖田百畝歲?;?,家計蕭然只草堂。卻有春眠濃似酒,不將朝市博江鄉(xiāng)。
黃塵車轂不曾停,白發(fā)懷恩戀闋廷。誰似吳門錢若水,歸來雙鬢尚青青。
風(fēng)塵西北三邊警,旱澇東南萬姓艱。世事去今無限在,只應(yīng)張翰不相關(guān)。
高人元不愛高官,帝與新銜寵獨閑。添得虛名成底用,喚批風(fēng)月管青山。
少年同學(xué)晚同朝,一著輸君去獨高。落日黃塵回馬處,滿頭衰發(fā)不堪搔。
老去懷鄉(xiāng)不自欣,更堪客里送歸人。只應(yīng)曉夢隨君去,茶磨山前看早春。
羨君五十賦歸歟,我亦頭顱五十余。把袂不須傷遠別,病夫行已厭塵裾。
舊游何處石湖西,故友相思意欲迷。為語近來憔悴盡,日騎羸馬聽朝雞。
三月吳門柳絮飛,到家應(yīng)及鱖魚肥。殷勤相送還相祝,管領(lǐng)湖山待我歸。
嘉靖壬午四月六日為人作書,因硯有余墨,隔宿不可為用,顧書此紙,初不睱此工拙也,征明。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回復(fù):文徵明書法,可方便查詢。


文徵明書法欣賞:
- 文徵明行書《月夜觀玉蘭》立軸
- 文徵明行書 《剡藤湘竹七言詩軸》
- 文徵明行書《紫宸朝下七律詩》
- 文徵明行書《太液池詩》軸
- 文徵明《草書七律立軸》
- 文征明·小楷蓮社圖記
- 文徵明行草《致陽湖先生札》
- 文徵明小楷《老子列傳》
- 文徵明行書《觀李成之寒林平野圖后長歌》卷
- 文徵明小楷《真賞齋銘有敘》
猜你喜歡:
- 董其昌《草書放歌行等詩卷》,絹本,草書,32×645.2cm ,上海博物館藏。釋文:放歌行小來好文恥學(xué)武,世上功名不解取
- 明代唐伯虎行書作品欣賞《七言絕句四條屏》紙本,57.2×22cm×4,廣東省博物館藏。釋文:杏花春雨晚晴天.篙檝沖煙放釣船。恰有一壺
- 祝允明小楷《毛珵妻韓夫人墓志銘》,局部
- 王寵《致尊師書札》頁 紙本 行草書 22.7×12.2 cm×2 浙江省博物館藏【釋文】殘歲日望歸舟,不知已還宅矣
- 王鐸跋米芾《行書三札卷》,故宮博物院藏,為王鐸關(guān)于觀賞此卷與友人的通信一封。
- 文徵明《七言詩二首扇面》草書,分別書寫了《雨中放朝出左掖》,《雪后早朝》二首七言詩釋文:霏微芳潤疛繭旌,歷落
- 黃姬水《致王穉登札》 行書 24×29cm 上海博物館藏釋文:三扇奉納,向日書以待尊使,不至耳。叚君所索,意甚懶賦,俟其來,想不誤也
- 憨山《永嘉真覺大師證道歌》,此本內(nèi)容為性理修養(yǎng)之說,涉佛教。寫法上本于王字,不少字的結(jié)字與《圣教》相類。然取勢用 筆頗有自己特色
- 董其昌行書欣賞: 葉向高撰《龍神感應(yīng)記》,葉向高,字進卿,號臺山,官任禮部尚書?!洱埳窀袘?yīng)記》乃記其天啟元年 * 北上途中經(jīng)歷。是年九月,
- 歸昌世行書七律詩軸,上海博物館藏,灑金箋 縱117.3厘米,橫30.4厘米釋文:幽意寫不盡,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