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樂志論草書軸》
作者:祝允明 書體:草書 2016-09-08 14:30:57
祝允明《樂志論草書軸》 縱111.2厘米 橫29.3厘米 蘇州博物館藏
圖片來自《中國書法》2007.8
釋文:使居有良田廣宅,背山臨流,溝池環(huán)匝,竹木周布,場圃筑前,果園樹后。舟車足以代步涉之難,使令足以息四體之役。養(yǎng)親有兼珍之膳,妻孥無苦身之勞。良朋萃止,則陳酒肴以娛之;嘉時吉日,則烹羔豚以奉之。躕躇畦苑,游戲平林,濯清水,追涼風(fēng),釣游鯉,弋高鴻。風(fēng)乎舞雩之下,詠歸高堂之上。安神閨房,思老氏之玄虛;呼 * 和,求至人之仿佛。與達者數(shù)子,論道講書,俯仰二儀,錯綜人物。彈《南風(fēng)》之操,發(fā)清高之妙曲。逍遙一世之上,睥睨天地之間;不受當時之責(zé),永保性命之期。如是則可以凌霄漢,出宇宙之外矣。豈羨志入帝王之門哉!右書樂志論。枝山祝允明。
此為蘇州博物館藏“聯(lián)璧奇珍”之一,即集明代吳中書畫大家沈周、文徵明、祝允明、唐寅沈周《行書五律詩軸》、文徵明《草書七絕詩軸》、祝允明《樂志論草書軸》、唐寅《行書七律詩軸》四大家書法字軸成一堂。書畫鑒藏家錢鏞藏有祝允明晚年草書《樂志論》軸,后其妻舅吳湖帆又陸續(xù)贈與尺幅相近的文徵明草書軸及沈周行書軸,遂倡議再配以唐寅字幅,則集明代吳中書畫大家字軸成一堂。沈字軸固以難求,更何況唐字軸,遑論尺幅相匹!所幸《過云樓書畫記》著錄有唐寅行書軸。錢經(jīng)與過云樓后人顧公碩商議,各出所藏,合成一堂,以為完璧,捐獻蘇州博物館,遂有此聯(lián)璧奇珍。
資料參考:蘇州博物館網(wǎng)站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回復(fù):祝允明書法,可方便查詢。


祝允明書法欣賞:
- 祝允明草書《杜甫秋興詩軸》
- 祝允明小楷《遠游二首》
- 祝允明《草書曹植詩四首卷》
- 祝允明楷書《燕喜亭等四記》
- 祝允明草書《飲中八仙歌》
- 祝允明行草《前后赤壁賦》
- 祝允明《楷書千字文》
- 祝允明草書《唐詩二首》
- 祝允明草書《前赤壁賦》
- 祝允明楷書《送敘州府太守吳公詩序》
猜你喜歡:
- 王鐸《跋西岳華山廟碑》,小楷。王鐸明末清初貳臣、書畫家。字覺斯,一字覺之。號十樵,號嵩樵, 孟津(今河南孟津)人。天啟二年(1622
- 明李東陽行草自書詩卷,該卷作于正德八年(1513年),作者時年67歲。所作的詩有《錢塘江潮歌》、《西湖春曉圖》、《清明日西莊作》、《城西省墓
- 明 文徵明行書《千字文》全卷,絹本,尺寸:31厘米x284厘米,書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該卷用筆精到而蕭散流暢,又不失草書之磅薄,
- 黃道周《進神宗實錄有作詩軸》絹本 行草 189.2×50.4cm 遼寧省博物館藏釋文:冏寺饒青草,邊鹽中白金。貴人能按劍,縣令亦
- 《茶具十詠圖》軸,明,文徵明繪,紙本,墨筆,縱136.1cm,橫26.8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圖繪青山之下郁
- 吳寬《園居遣興扇面》,紙本,行書,尺寸:17.8×55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釋文:園門新設(shè)不曾關(guān),天意能供半日閑。凍雨一
- 晚明殉節(jié)官員王思任行書尺牘,浙江省圖書館藏。釋文:老殿下夙世仙風(fēng),今來儒素綠竹粉黛之淘情,射獵遨游之賈好,俱視為兒嬉俗染,而獨嘉好于
- 王寵《致王守五札》之一紙本行草書 上海博物館藏這是王寵致兄長王守的一系列家書中的一通,所述歷歷都是家中瑣事,如何親自種田,如何分
- 【釋文】璲復(fù):家僮至,辱手畢并詩,兼承錄示云翁先生洎孫學(xué)和章,浩然起云霞之思。今日因山中石師旋便,仍用舊韻,賦短句奉柬,且用為曉猿夜鸐,
- 張弼《評書卷》紙本草書 26.5×102.5cm 成化辛卯(1471年) 香港中文大學(xué)文物館藏(北山堂捐贈)釋文:宋昌裔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