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梁武帝書評卷
作者:董其昌 書體:行書 2015-11-11 12:54:33

《梁武帝書評》卷,明天啟五年(1625年),董其昌書,紙本,行書,縱26.5cm,橫241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件錄梁武帝對歷代書法家的評價,包括從漢代至梁共34位,是書法史上的名篇,字句與原著稍有出入。據(jù)款署“天啟五年歲在乙丑暮春之朔,書于天津舟次”,知為董其昌于1625年71歲時所書。作品用筆于精巧明快中略帶生拙之氣,通篇用筆秀潤,書寫流暢,結(jié)體樸茂,姿致平和,終始不懈,是他這一時期行書的典型面貌和上乘佳作。
釋文:
《書評》 梁武帝評書,從漢末至梁有卅四人
王僧虔書猶如揚州王謝家子弟,縱復不端正奕奕,皆有一種風氣;王子敬書如河朔少年,皆充悅,舉體沓拖而不可耐;羊欣書似婢作夫人,不堪位置,而舉止羞澀,終不似真;阮研書如貴胄失品次,不復排突英賢;王儀同書如晉安帝,非不處尊位而都無神明;殷均書如高麗人,抗浪乃不有意氣,而姿顏自足精味;徐淮南書如南岡士大夫,徒尚風軌,然不寒乞;陶隱居書如吳興小兒形狀,未成長,而骨體甚峭快;吳拖書如新亭傖父,一往似揚州人共語,語便態(tài)出;柳產(chǎn)書如深山道士,見人便欲退縮;曹喜書如經(jīng)論道士,言不可絕;王右軍書字勢雄強,如龍?zhí)扉T,虎臥鳳閣,故歷代寶之,永以為訓;蔡邕書骨氣洞達,爽爽如有神力;程曠平書如鴻鵠弄翅,頡頏布置,初云之見白日;蕭思話書如舞女低腰,仙人嘯樹;李鎮(zhèn)東書如芙蓉之出水,文彩如鏤;金桓元書如快馬八陳,隨人屈曲,豈須文譜;范懷約真書有分草書,無功,故知簡牘非易;皇象書如韻音繞梁,孤飛獨舞;孔琳之書如散花空中,流徽自得;李巖之書如鏤金素月,屈玉自照;薄紹之書如龍游在霄,繾綣可愛;秦獄吏程邈秦獄吏程邈,善大篆。得罪始皇,云陽獄,增減篆體,志其名,名其書曰隸也。扶風曺喜,後漢人,不知其官善篆及隷篆等。少異,李斯見重一時。耶鍾司徒書字,有十二種,意外巧妙,絶倫多竒。崔子玉書如危峰阻日,孤松單枝;邯鄲淳書應規(guī)入矩,方圓乃成;師宜官書如鵬翔未息,翩翩而自逝;梁鵠書如龍威虎震,劍拔弩張;張伯英書如武帝愛道,憑虛欲仙;衛(wèi)恒書如插花舞女,援鏡笑春;索靖書如飄風忽舉,鷙鳥乍飛;鐘繇書如云鶴游天,群鴻戲海,行間茂密,實亦難過耶。
天啟五年歲在乙丑暮春之朔,書于天津舟次。董其昌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回復:董其昌書法,可方便查詢。


董其昌書法欣賞:
- 董其昌行書《白羽扇賦》軸
- 董其昌仿古山水冊
- 董其昌·論書并書杜甫詩卷
- 董其昌行書跋《王獻之保母帖》
- 董其昌臨米芾《方圓庵記》
- 董其昌行書《正陽門關侯廟碑》 清拓本
- 董其昌《楷書陰符經(jīng)府君碑卷》
- 董其昌行書《跋王獻之鴨頭丸帖》
- 董其昌《行書宋之問詩》
- 董其昌·草書張籍七言詩
猜你喜歡:
- 倪元璐《草書“辨此非尋俗”詩軸》 絹本草書 120×43cm 北京翰海2002年秋拍賣 858號拍品 釋文:
- 黃淳耀《草書田家詞軸》 紙本 199×29.7cm 上海博物館藏釋文:溪南柳古麥風吹,跨得烏犍入草遲。手
- 倪元璐《行草書體秋之一五言詩軸》紙本行草書 158×73.5cm 西泠印社藏 釋文:惟無可艶羨,所以足歡欣。如水不如醴,
- 倪元璐《自作有感五言詩軸》綾本行草書 150.5×49.1cm 浙江省博物館藏釋文:昔云必復楚,亦曰蘇君時。寧作秦庭泣,無為馬食
- 陳繼儒《行書六言祝壽詩軸》紙本行書 142.3×35.5cm 遼寧省博物館藏 釋文:明月正當十五,清
- 王鐸《喜與友人聯(lián)艇之作》 立軸 憨齋吳南生原藏 釋文:乘橈殊不慍,目注有新聞。同弄江心月,閑看海尾云。溝塍難播種,
- 眭明永《草書自作詩扇面》,紙本,金箋,草書,尺寸:18.7×55.7cm,南京博物院藏。 釋文:向晚舟行少,經(jīng)秋客思多。
- 《仿倪山水圖》扇頁,明,董其昌繪,金箋,墨筆,縱17cm,橫50.5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扇頁有自題:“云林作畫,簡淡中自有一
- 陳子壯《五言詩軸》行書 臺北何創(chuàng)時書法藝術基金會藏 釋文:春晴不十日,亦自有春情。疊障來調(diào)駿,鋪茵好試鶯。兆年仙子
- 董其昌行書蘇軾《和子由論書》手卷 刊于《中國書法》雜志1990年第一期釋文:吾雖不善書,曉書莫如我。茍能通其意,常謂不學可。貌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