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夫之言,圣人擇焉。
司馬遷 《史記·七十列傳·淮陰侯列傳》名句出處
摘自《史記·七十列傳·淮陰侯列傳》
解釋:指任何人說的話都有其可取之處。
原文摘要:
夫,不可以圖存。今臣敗亡之虜,何足以權(quán)大事乎!”信曰:“仆聞之,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愚於虞而智於秦也,用與不用,聽與不聽也。誠令成安君聽足下計(jì),若信者亦已為禽矣。以不用足下,故信得侍耳?!币蚬虇栐唬骸捌臀臍w計(jì),原足下勿辭。”廣武君曰:“臣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故曰‘狂夫之言,圣人擇焉’。顧恐臣計(jì)未必足用,原效愚忠。夫成安君有百戰(zhàn)百勝之計(jì),一旦而失之,軍敗鄗下,身死泜上。今將軍涉西河,虜魏王,禽夏說閼與,一舉而下井陘,不終朝破趙二十萬眾,誅成安君。名聞海內(nèi),威震天下,農(nóng)夫莫不輟耕釋耒,褕衣甘食,傾耳以待命者。若此,將軍之所長也。然而眾勞卒罷,其實(shí)難用。今將軍欲舉倦弊之兵,頓之燕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狂夫
(1).無知妄為的人?!对姟R風(fēng)·東方未明》:“折柳樊圃,狂夫瞿瞿?!薄妒酚洝せ搓幒盍袀鳌罚骸肮试唬骸穹蛑?,圣人擇焉?!薄毒┍就ㄋ仔≌f·拗相公飲恨半山堂》:“何物狂夫,敢毀謗朝政如此?”
(2).用作謙詞?!逗鬂h書·李固傳》:“ 固 狂夫下愚,不達(dá)大體,竊感古人一飯之報(bào),況受顧遇而容不盡乎!”
(3).放蕩不羈的人?!逗鬂h書·獨(dú)行傳·譙玄》:“忽有醉酒狂夫,分爭道路,既無尊嚴(yán)之儀,豈識(shí)上下之別?!?唐 杜甫 《狂夫》詩:“欲填溝壑惟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清 孫枝蔚 《延令書懷二十二韻》:“小子哀窮叟,狂夫藐達(dá)官?!?/p>
(4).指悖逆胡為者?!赌印し枪ハ隆罚骸?武王 乃攻狂夫,反 商 之 周 ?!薄稘h書·息夫躬傳》:“如使狂夫嘄謼於東崖, 匈奴 飲馬於 渭水 ,邊竟雷動(dòng),四野風(fēng)起,京師雖有武蠭精兵,未有能窺左足而先應(yīng)者也?!?/p>
(5).古代婦人自稱其夫的謙詞。 漢 劉向 《列女傳·楚野辯女》:“大夫曰:‘盍從我於 鄭 乎?’對曰:‘既有狂夫 昭氏 在內(nèi)矣?!烊?。” 唐 李白 《搗衣篇》:“玉手開緘長嘆息,狂夫猶戍 交河 北?!?元 邊魯 《和西湖竹枝詞》:“狂夫歸來未有信,蝴蝶作團(tuán)飛上城?!?/p>
(6).精神病患者。 晉 崔豹 《古今注·音樂》:“有一白首狂夫,被髮提壺,亂流而渡?!?/p>
(7).古代掌驅(qū)疫和墓葬時(shí)驅(qū)鬼的人。《周禮·夏官·序官》:“方相氏,狂夫四人?!薄秶Z·晉語一》:“且是衣也,狂夫阻之衣也。” 韋昭 注:“狂夫,方相氏之士也?!?/p>
圣人
(1) 德高望重、有大智、已達(dá)到人類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有時(shí)也專指孔子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yuǎn)矣。——唐· 韓愈《師說》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伞?mdash;—《韓非子·五蠹》
(2) 封建時(shí)代對君主的尊稱
待圣人之出而投繯道路,不可謂非五人之力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司馬遷名句,史記·七十列傳·淮陰侯列傳名句


猜你喜歡:
- 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
- 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佚名《易傳·系辭傳上·第五章》
- 飛錫離鄉(xiāng)久,寧親喜臘初。
- 讓利精于取利,逃名巧于邀名。陳繼儒《小窗幽記·集靈篇》
- 觀其交游,則其賢不肖可察也管仲《管子·權(quán)修》
- 題釣臺(tái)二絕句楊萬里〔宋代〕
- 送謝懷英道士歸廬山陳傅良〔宋代〕
- 戲擬夏卉八香圖各題短句·其五·珠蘭乾隆〔清代〕
- 一字至十字成章二首詠竹文同〔宋代〕
- 玉女杜蘭香下嫁于張碩曹唐〔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