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城以武,戡亂以仁。
張廷玉 《明史·本紀(jì)·卷一》名句出處
摘自《明史·本紀(jì)·卷一》
解釋:攻城掠地憑借的是武力,戡亂治平依靠的則是施行仁政。
原文摘要:
松溪來援,太祖曰:“道狹,車戰(zhàn)適取敗耳。”命胡德濟(jì)迎戰(zhàn)于梅花門,大破之,婺州降,執(zhí)厚孫。先一日,城中人望見城西五色云如車蓋,以為異,及是乃知為太祖駐兵地。入城,發(fā)粟振貧民,改州為寧越府。辟范祖干、葉儀、許元等十三人分直講經(jīng)史。戊子,遣使招諭方國珍。十九年春正月乙巳,太祖謀取浙東未下諸路。戒諸將曰:“克城以武,戡亂以仁。吾比入集慶,秋毫無犯,故一舉而定。每聞諸將得一城不妄殺,輒喜不自勝。夫師行如火,不戢將燎原。為將能以不殺為武,豈惟國家之利,子孫實受其福。”庚申,胡大??酥T暨。是月,命寧越知府王宗顯立郡學(xué)。三月甲午,赦大逆以下。丁巳,方國珍以溫、臺、慶元來獻(xiàn),遣其子關(guān)為質(zhì),不受。夏四月,俞通海等復(fù)池州。時耿炳文守長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戡亂
鎮(zhèn)壓叛亂
張廷玉名句,明史·本紀(jì)·卷一名句


猜你喜歡:
- 甘露時雨,不私一物;萬民之主,不阿一人。呂不韋《呂氏春秋·紀(jì)·孟春紀(jì)》
- 鷦鷯尚存一枝,狡兔猶藏三窟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回》
- 此生只是償詩債,白菊開時最不眠。
- 氣性乖張,多是夭亡之子;語言深刻,終為薄福之人。王永彬《圍爐夜話·第二九則》
- 不肯畫堂朱戶,春風(fēng)自在楊花。王安國《清平樂·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