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崔融的《西征軍行遇風(fēng)》
全文:
北風(fēng)卷塵沙,左右不相識(shí)。
颯颯吹萬里,昏昏同一色。
馬煩莫敢進(jìn),人急未遑食。
草木春更悲,天景晝相匿。
夙齡慕忠義,雅尚存孤直。
覽史懷浸驕,讀詩(shī)嘆孔棘。
及茲戎旅地,忝從書記職。
兵氣騰北荒,軍聲振西極。
坐覺威靈遠(yuǎn),行看氛祲息。
愚臣何以報(bào),倚馬申微力。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兵氣
(1).戰(zhàn)爭(zhēng)的氣氛?!稘h書·燕剌王劉旦傳》:“謀事不成,妖詳數(shù)見,兵氣且至,奈何?” 唐 王昌齡 《宿灞上寄侍御王與弟》詩(shī):“昨聞?dòng)饡w,兵氣連朔塞?!?明 李東陽 《風(fēng)雨嘆》詩(shī):“ 潼關(guān) 以西兵氣多,蘆笳吹塵塵滿 河 ?!?清 曹寅 《十三夜南樓看月》詩(shī):“直北再瞻兵氣勁,龍沙早雪是今年?!?/p>
(2).士氣。 唐 杜甫 《新婚別》詩(shī):“婦人在軍中,兵氣恐不揚(yáng)?!?唐 杜甫 《喜聞官軍已臨賊境二十韻》:“兵氣回飛鳥,威聲沒巨鼇?!?仇兆鰲 注:“兵氣二句,言軍勢(shì)之振。” 溥偉 《讓國(guó)御前會(huì)議日記》:“惟軍餉緊要,餉足,則兵氣堅(jiān),否則氣餒兵潰,貽患甚大?!?/p>
北荒
(1).指北方極荒遠(yuǎn)之區(qū)。《山海經(jīng)》有《大荒北經(jīng)》篇,載記北方荒遠(yuǎn)之地。 南朝 梁 江淹 《赤虹賦》:“ 帝臺(tái) 北荒之際, 弇山 西海之濱?!?南朝 梁 陸倕 《石闕銘》:“北荒明月,西極流精?!?/p>
(2).指北方少數(shù)民族所居的廣大地區(qū)?!侗笔贰よF勒傳》:“自 突厥 有國(guó),東西征討,皆資其用,以制北荒?!薄杜f唐書·太宗紀(jì)下》:“於是北荒悉平,為五言詩(shī)勒石以序其事。”
軍聲
(1).軍樂?!吨芏Y·春官·大師》:“大師,執(zhí)同律,以聽軍聲,而詔吉兇。”《文選·張衡<東京賦>》:“次和樹表,司鐸授鉦,坐作進(jìn)退,節(jié)以軍聲?!?薛綜 注:“言聲中進(jìn)退,取鐘鼓旌之節(jié)。”
(2).軍隊(duì)的聲威、聲勢(shì)。 唐 鄭吉 《楚州修城南門記》:“以嚴(yán)教令,以壯都鄙,以張軍聲?!?明 吳騏 《感時(shí)書事寄計(jì)子山陸孝曾》詩(shī):“廟略慙 靈武 ,軍聲謝朔方。” 郭希仁 《從戎紀(jì)略》:“及大軍回省, 云山 及 邱彥彪 已至 乾州 ,軍聲復(fù)振,而 萬炳南 屢書告急。”
(3).軍中的喧鬧之聲。 唐 趙嘏 《錢塘》詩(shī)殘句:“一千里色中秋月,十萬軍聲半夜潮。” 清 方文 《泊紫沙洲》詩(shī):“醉餘一覺纔安枕,又聽軍聲四面譁?!?/p>
西極
(1).西邊的盡頭。謂西方極遠(yuǎn)之處?!冻o·離騷》:“朝發(fā)軔於天津兮,夕余至於西極?!薄稘h書·禮樂志》:“天馬徠,從西極,涉流沙,九夷服。”
(2).指 長(zhǎng)安 以西的疆域。 唐 杜甫 《送從弟亞赴河西判官》詩(shī):“西極最瘡痍,連山暗烽燧?!?唐 杜甫 《往在》詩(shī):“安得自西極,申命空 山 東?!?仇兆鰲 注:“西極,指京師之西,與 山 東相對(duì)。或指 吐魯蕃 者,非?!?/p>
(3). 漢 代 烏孫國(guó) 所產(chǎn)之良馬?!妒酚洝ご笸鹆袀鳌罚骸癌z 匈奴 ﹞得 烏孫 馬好,名曰‘天馬’。及得 大宛 汗血馬,益壯,更名 烏孫 馬曰‘西極’,名 大宛 馬曰‘天馬’云。”
崔融名句,西征軍行遇風(fēng)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