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轍的《再游廬山三首》
全文:
當(dāng)年五月訪廬山,山翠溪聲寢食間。
藤杖復(fù)隨春色到,寒泉頓與客心閑。
巖頭懸布煎茶足,峽口驚雷泛葉慳。
待得前村新雨遍,扁舟應(yīng)逐好風(fēng)還。
憶自棲賢夜入城,道邊蘭若一僧迎。
偶然不到終遺恨,特地來游慰昔情。
海外聲聞安至此,堂中天鼓為誰鳴。
匆匆復(fù)向深山去,一盞醍醐飽粟罌。
〈羅漢院有新羅羅漢,堂中法鼓特大。
〉此山巖谷不知重,赤眼浮圖自一峰。
芒屩隨僧踐黃葉,曉光消雪墮長松。
石泉試飲先師錫,午飯歸尋下寺鐘。
勝處轉(zhuǎn)多渾恐忘,出山惟見白云濃。
參考注釋
匆匆
急急忙忙的樣子
老栓匆匆走出,給他泡上茶。—— 魯迅《藥》
深山
處于群山之中,離平原地區(qū)很遠(yuǎn)的山區(qū)
深山寂寂,空谷鳥鳴
今夜要是趕不到山那邊的太陽寨,只有在這深山中露宿了。——《驛路梨花》
一盞
(1).猶言一杯。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shù)·作醬法》:“乞人醬時(shí),以新汲水一盞和而與之,令醬不壞?!薄端疂G傳》第二四回:“ 武松 吃了飯,那婦人雙手捧一盞茶,遞與 武松 ?!?/p>
(2).特指一杯酒。 唐 杜甫 《撥悶》詩:“聞道云安麴米春,纔傾一盞即醺人。” 清 昭槤 《嘯亭雜錄·馬僧》:“案上酒殽橫列,公飲巨觥,而以一盞見賜?!?/p>
(3).表數(shù)量。用于稱單個(gè)的燈火。 唐 白居易 《和李中丞與李給事山居雪夜同宿小酌》詩:“一盞寒燈云外夜,數(shù)盃溫酧雪中春?!薄秲号⑿蹅鳌返诹兀骸澳菑N房里墻上掛著一盞油燈?!?/p>
醍醐
(1) 酥酪上凝聚的油
作酪時(shí),上一重凝者為酥,酥上如油者為醍醐。——《本草綱目·獸一》引寇宗奭
(2) 佛教用以比喻一乘教義。如天臺(tái)宗喻《法華》為醍醐,真言宗喻陀羅尼藏為醍醐
蘇轍名句,再游廬山三首名句


猜你喜歡:
- 窮不失義,達(dá)不離道。孟子《孟子·盡心章句上·第九節(jié)》
- 鞭影落春堤,綠錦鄣泥卷。
- 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
- 謝靈運(yùn)《石壁精舍還湖中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