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司馬光的《太行》
全文:
旬帝胚渾散,愚公轍跡開。
橫行四極外,蟠據(jù)九河隈。
茀郁天閽近,崢嶸地軸回。
陽崖明草樹,陰壑轉風雷。
波沓群峰涌,云奔峭壁來。
猿巖垂磊落,龍窟六喧豗。
噴雨驚湍灑,跳星巨石頹。
平涂憂屐拆,跬步戒輪摧。
覆頂千春雪,緣潭萬古苔。
谷盤容國士,髓裂餌仙才。
晉市飛樵札,燕郊落燒煤。
棋圖分冀野,蟻壤認叢臺。
在昔王涂塞,嘗聞霸略恢。
嚴關陰伏甲,間道夜銜枚。
挾詐揮金斗,貪功襲墨縗。
戰(zhàn)場空爝火,京觀悉蒿萊。
險易曾何變,興亡只可哀。
隆平方恃德,襟帶自崔嵬。
參考注釋
橫行
(1) 不循阡陌,跨越田畝而行
(2) 依仗暴力做壞事
在世界上橫行的邪*惡勢力
(3) 以掠奪的方式游遍
曾在西部公路上橫行一時的惡棍
(4) 縱橫馳騁,所向無阻
當橫行天下。——《資治通鑒》
四極
(1).四方極遠之地。《楚辭·離騷》:“覽相觀於四極兮,周流乎天余乃下?!?朱熹 集注:“四極,四方極遠之地?!?秦 李斯 《嶧山刻石》:“皇帝立國,維初在昔,嗣世稱王,討伐亂逆,威動四極,武義直方?!?唐 楊炯 《遂州長江縣先圣孔子廟堂碑》:“歷三辰而玉步,照四極而金聲。” 金 完顏璹 《自適》詩:“小齋蝸角許,夜臥膝仍屈;能以道眼觀,寬大猶四極?!?/p>
(2).指四方極遠之國?!稜栄拧め尩亍罚骸皷|至於 泰遠 ,西至於 邠國 ,南至於 濮鉛 ,北至於 祝栗 ,謂之四極?!?郭璞 注:“四極,皆四方極遠之國?!?/p>
(3).四境?!豆茏印枴罚骸肮俑?,彊兵保國,城郭之險,外應四極?!?尹知章 注:“四極,謂國之四鄙也?!?漢 晁錯 《對賢良文學策》:“四極之內,舟車所至,人跡所及,靡不聞命,以輔其不逮?!?清 徐昂發(fā) 《經(jīng)廣武城》詩:“四極失所制,關塞起龍爭?!?/p>
(4).古代神話傳說中四方的擎天柱?!痘茨献印び[冥訓》:“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爁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 女媧 鍊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鼇足以立四極……蒼天補,四極正?!?清 侯方域 《擬思宗改元頒示百官廷臣謝表》:“新煉 媧妃 之石,玉清仍是九層;更筑 共工 之山,坤維安於四極?!?/p>
(5).古代天文學名詞。指日月周行四方所達的最遠點?!吨荀滤憬?jīng)》卷下:“凡日月運行,四極之道。” 趙爽 注:“運,周也。極,至也,謂外衡也。日月周行四方,至外衡而還,故曰四極也?!?元 揭傒斯 《銅儀》詩:“飛龍纏四極,黃道界中天?!?/p>
(6).指四肢?!端貑枴乎蝉氛摗罚骸八臉O急而動中,是氣拒於內,而形施於外,治之奈何?” 王冰 注:“四極言四末,則四肢也?!?清 顧炎武 《將遠行作》詩:“神明運四極,反以形骸拘?!?/p>
蟠據(jù)
盤踞;占據(jù)。 唐 杜甫 《病柏》詩:“出非不得地,蟠據(jù)亦高大?!?宋 司馬光 《太行》詩:“橫行四極外,蟠據(jù)九河隈?!薄睹魇贰だ钊绨貍鳌罚骸?李氏 兵權太盛。姻親廝養(yǎng)分操兵柄,環(huán)神京數(shù)千里,縱橫蟠據(jù),不可動搖?!?曹禺 《原野》第三幕:“這里蟠據(jù)著生命的恐怖,原始人想象的荒唐?!?/p>
九河
(1). 禹 時 黃河 的九條支流。近人多認為是古代 黃河 下游許多支流的總稱。《書·禹貢》:“九河既道?!?陸德明 釋文引《爾雅·釋水》:“九河: 徒駭 一, 太史 二, 馬頰 三, 覆釜 四, 胡蘇 五, 簡 六, 潔 七, 鉤盤 八, 鬲津 九?!?/p>
(2).泛指 黃河 。 宋 黃庭堅 《送謝公定作竟陵主簿》詩:“落筆塵沙百馬奔,劇談風霆九河飜?!?明 何景明 《送李公從地官》詩:“鄉(xiāng)路春行傍九河,帝京晴望五云多。”
(3).銀河?!段倪x·<楚辭·九歌·少司命>》:“與汝游兮九河,衝飆起兮水揚波。” 呂延濟 注:“九河,天河也?!?唐 韓愈 《陸渾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韻》:“側身欲進叱於閽,帝賜九河湔涕痕?!?/p>
司馬光名句,太行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