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王冕的《花驢兒》
全文:
花驢兒,渡江踏遍江南土。
正值江南無馬時,驢兒得志雄威武,況是能解花門語。
江南淫雨二百日,洪濤巨浪掀天舞。
麻麥爛死秧苗無,百姓吞聲苦饑苦,驢兒啖粟恬故故。
江南子弟不曉事,擲金馳逐爭先睹。
夸渠省得人語言,縱使能言亦何補(bǔ)?花驢兒,乃奇遇。
昨朝方上評事廳,今日又登丞相府,哮吼縱橫誰敢侮?老夫平生不信怪,見此怪事欲嘔吐。
歸來十日不食飯,扼腕攢眉淚如雨。
參考注釋
省得
(1) 避免發(fā)生某種情況;以免
你就住在這兒吧,省得天天來回跑
(2) 亦作“省的”。記得,知道
連討命的做了事,也不省得。——《初刻拍案驚奇》
語言
用以表達(dá)情意的聲音。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它跟思想有密切關(guān)系,是人類區(qū)別于其他動物的本質(zhì)特征
縱使
即使——連接分句,表示假設(shè)的讓步,即在偏句提出某種情況
能言
(1).長于辯論;有獨(dú)到的見解。《鬼谷子·中經(jīng)》:“能言者儔善博惠。”《世說新語·文學(xué)》“ 晏 聞 弼 名” 劉孝標(biāo) 注引《王弼別傳》:“ 弼 字 輔嗣 , 山陽 高平 人,少而察惠,十餘歲便好 莊 老 ,通辯能言,為 傅嘏 所知?!?宋 葉適 《制科》:“用科舉之常法,不足以得天下之才,其偶然得之者,幸也。自 明道 景祐 以來,能言之士有是論矣。” 明 何景明 《與李空同論詩書》:“故 曹 劉 阮 陸 ,下及 李 杜 ,異曲同工,各擅其時,并稱能言,何也?”
(2).議論而有見解者。 晉 葛洪 《抱樸子·博喻》:“能言莫不襃 堯 ,而 堯 政不必皆得也;舉世莫不貶 桀 ,而 桀 事不必盡失也?!?北魏 《高湛墓志》:“皇上動哀,能言灑淚。”
亦何
何其;多么。 晉 葛洪 《神仙傳·陰長生》:“況仙人亦何急急,令聞達(dá)朝闕之徒,知其所云為哉!” 唐 杜甫 《鹿頭山》詩:“斯人亦何幸,公鎮(zhèn)踰歲月?!?清 方文 《宋遺民詠·趙子固孟堅》:“嗟彼承旨者,失身亦何愚!”
奇遇
(1) 出乎意料之外的幸會
失散40年的父子倆在街上碰見了,真是奇遇
(2) 奇特遭遇
生活中已經(jīng)沒有奇遇了
王冕名句,花驢兒名句


猜你喜歡:
- 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孔子弟子《論語·子罕篇》
- 塘上有塔院,中秋夜曾隨吾父觀潮于此。沈復(fù)《浮生六記·浪游記快》
-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fēng)雨。
- 任賢勿貳,去邪勿疑。佚名《尚書·虞書·大禹謨》
- 故人宿茅宇,夕鳥棲楊園。
- 過平望三首楊萬里〔宋代〕
- 和薛仲止?jié)O村雜詩十首劉黻〔宋代〕
- 夜意張方平〔宋代〕
- 桃花菊韓維〔宋代〕
- 次御河寄城北會上諸友王安石〔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