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張舜民的《秋暮書懷》
全文:
愛靜無由靜,思歸不得歸。
干時虛碌碌,懷往迥依依。
菊酒還吹帽,玄霜未授衣。
知他蘧伯玉,曾悟少年非。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蘧伯玉
春秋 時 衛(wèi)國 人,名 瑗 。相傳他“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是一個求進甚急并善于改過的賢大夫。見《淮南子·原道訓(xùn)》?!墩撜Z·憲問》:“ 蘧伯玉 使人於 孔子 。 孔子 與之坐而問焉,曰:‘夫子何為?’對曰:‘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孔子家語·弟子行》:“外寬而內(nèi)正,自極於隱括之中,直己而不直人,汲汲於仁,以善自終,蓋 蘧伯玉 之行也?!?/p>
少年
古稱青年男子,現(xiàn)在指人大約十歲到十五歲這個階段
少年兒童讀物
張舜民名句,秋暮書懷名句


猜你喜歡:
- 一時輕信人言語.自有明人話不平。馮夢龍《警世通言·卷四》
- 樓角初銷一縷霞,淡黃楊柳暗棲鴉賀鑄《減字浣溪沙·樓角初銷一縷霞》
- 三春已暮花從風(fēng),空留可憐與誰同。
- 有不可及之志,必有不可及之功王永彬《圍爐夜話·第一三O則》
-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司馬遷《史記·孫子吳起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