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云林寺方丈小憩示僧》
全文:
云居十笏暫徘徊,悅可蒼松及古梅。
何事山僧門外立,招呼且向個中來。
參考注釋
何事
(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 齊 謝朓 《休沐重還道中》詩:“問我勞何事?沾沐仰清徽?!?唐 方干 《經(jīng)周處士故居》詩:“愁吟與獨行,何事不傷情?”《朱子語類》卷八:“陽氣發(fā)處,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為何,何故。 晉 左思 《招隱》詩之一:“何事待嘯歌?灌木自悲吟。”《新唐書·沉既濟傳》:“若廣聰明以收淹滯,先補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劉過 《水調(diào)歌頭》詞:“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來?” 清 李漁 《奈何天·狡脫》:“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謎:何事癡呆漢,到處逢佳麗?”
山僧
(1).住在山寺的僧人。 北周 庾信 《臥疾窮愁》詩:“野老時相訪,山僧或見尋?!?唐 劉長卿 《尋盛禪師蘭若》詩:“山僧獨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見少年?!?元 李宗冽 《題岳溪禪林精舍》詩:“山僧四五人,屢訪期識面?!?清 魏源 《武林紀游》詩之七:“百覓 理安寺 ,始與山僧晤?!?/p>
(2).僧人自稱的謙詞。《五燈會元·法眼宗·羅漢琛禪師》:“眾人既盡在此,山僧不可無言。”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三:“師曰:‘山僧過矣!夫人言明日作排,非今日矣?!?/p>
招呼
(1).用言語、手勢或其他方式招引、呼喚。 唐 趙嘏 《十無詩寄桂府楊中丞》:“東省南宮興不孤,幾因詩酒謬招呼。” 宋 蘇軾 《新釀桂酒》詩:“收拾小山藏社甕,招呼明月到芳樽?!薄独蠚堄斡洝返诙兀骸芭扇说绞〕抢镎泻魝€大戲班子來,并招呼北柱樓的廚子來,預(yù)備留 老殘 過年?!?魏巍 《東方》第三部第一章:“我在屋子里招呼了一聲,他竟沒有聽見?!?/p>
(2).招附;招撫。 晉 袁宏 《后漢紀·光武帝紀七》:“ 肜 乃思所以離間二寇,以分其勢。招呼 鮮卑 ,示以財利?!薄度龂尽な裰尽ぶT葛誕傳》:“后 毌丘儉 、 文欽 反,遣使詣 誕 ,招呼 豫州 士民?!?/p>
(3).用言語、點頭、招手、行禮等方式表示問候?!独蠚堄斡洝返诙兀骸斑@一羣人來了,彼此招呼,有打千兒的,有作揖的,大半打千兒的多?!?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一:“ 老孫頭 接二連三地跟從 元茂屯 出來的趕車的招呼,問長問短,應(yīng)接不停?!?/p>
(4).照料;關(guān)照;照管?!秲号⑿蹅鳌返谌兀骸拔蚁胫苤髯佣鞯洌终泻袅四氵@么大,撂下走了,天良何在?” 周而復(fù)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六:“我跟車間的姐妹說一聲,有啥動靜,她們會來招呼你的?!?李季 《五月端陽》三四:“幾十里路上請醫(yī)生,全村人招呼著一個傷員。” 趙樹理 《小經(jīng)理》:“你慢慢養(yǎng)著吧,不要著急,合作社的事情我暫且招呼幾天!”
(5).接待;應(yīng)接。《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二回:“侄少爺來到,本該要好好的招呼;因為老爺今日出門……等老爺回來時,再請少爺來罷。” 葉紫 《行軍掉隊紀》五:“這山坳里十多家店家,就只有他家的生意興盛。招呼好,飯菜好,并且還能夠保險客人平安?!?高云覽 《小城春秋》第二章:“ 劍平 的職務(wù)是站立柜臺招呼顧客?!?/p>
(6).扶持;抬舉。 趙樹理 《李有才板話》九:“ 小元 他原來是你們招呼起來的人,只要 恒元 一倒,還有法子叫他變過來?!?/p>
個中
此中;其中
個中消息
乾隆名句,云林寺方丈小憩示僧名句


猜你喜歡:
- 飄零疏酒盞,離別寬衣帶。
-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 長者梢,深者底。宋濂、王袆《元史·列傳·卷二》
- 治亂之藥石,刑罰為重;興平之梁肉,德教為先。程登吉《幼學(xué)瓊林·卷四·訟獄》
- 悲吟雨雪動林木,放書輟劍思高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