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秦觀的《千秋歲·水邊沙外》
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ㄓ皝y,鶯聲碎。飄零疏酒盞,離別寬衣帶。人不見,碧云暮合空相對。
憶昔西池會。鹓鷺同飛蓋。攜手處,今誰在。日邊清夢斷,鏡里朱顏改。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
名句書法欣賞
注釋
韻譯
淺水邊,沙洲外,城郊早春的寒氣悄然盡退。枝頭繁花,晴光下的倩影,紛亂如墜地顛顫微微。流鶯在花叢,輕巧的啼囀聲,聽來太急促,太細(xì)碎。啊,只身飄零,消愁的酒盞漸疏,難得有一回酣然沉醉。日復(fù)一日的思念,心身已煎熬成枯灰。相知相惜的摯友,迢迢阻隔,眼前,悠悠碧云,沉沉暮色,相對。
想當(dāng)年,志士俊才共赴西池盛會,一時豪情逸興,華車寶馬驅(qū)弛如飛。不料風(fēng)云突變,如今,看攜手同游處,剩幾人未折摧?啊,秉舟繞過日月,那夢已斷毀,只有鏡中古銅色,照出紅潤的容顏已非。春,去了落花千點萬點,飄飛著殘敗的衰頹,牽起一懷愁緒,如海,潮涌潮推。
散譯
淺淺春寒,從溪水邊、城郭旁悄一悄地溜走了。花影搖曳,鶯聲嚦嚦。因人在外地漂零,不能在一起喝酒,彼此相思,衣帶也寬松了。所等之人遲遲不來,同自己相對的只有黃昏天邊的碧云。
一憶往昔汴京金明池相會,同僚們一塊乘車出游。握手言觀處,今日還有誰在?回到皇帝身邊的好夢破滅了,一照鏡子才發(fā)現(xiàn)容顏漸老。好的光景不再,官僚們的愁苦如海深。
注釋
碎:形容鶯聲細(xì)碎。
飄零:飄泊。疏酒盞:多時不飲酒。
寬衣帶:謂人變瘦。
西池:故址在丹陽(今南京市),這里借指北宋京都開封西鄭門西北之金明池二秦觀于元佑間居京時,與諸同僚有金明池之游會。
鹓鷺:鹓(yuān)鷺,謂朝官之行列,如鹓鳥和鷺鳥排列整齊有序。《隋書·音樂志》:“懷黃綰白,鹓鷺成行”,鹓鷺即指朝廷百官。飛蓋,狀車輛之疾行,出自曹植《公宴詩》:“清夜游西園,飛蓋相追隨。”這里代指車。
日邊:見《世說新語·夙惠》:“晉明帝數(shù)歲,坐元帝膝上;有入從長安來,元帝問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問何以致泣?具以東渡意告之。因間明帝:‘汝意謂長安何如口遠(yuǎn)?’答曰:‘日遠(yuǎn),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元帝異之,明日集群臣宴會,告以此意:更重問之,乃答曰:‘日近?!凼?,曰:‘爾何故異昨日之言邪?’答曰:‘舉目見日,不見長安?!薄笠匀者呌骶┒嫉弁踝笥摇G鍓簦好缐?。
朱顏:指青春年華。
飛紅:落花。
簡評
紹圣元年(1094),宋哲宗親政后起用新黨,包括蘇軾、秦觀在內(nèi)的一大批“元祜黨人”紛紛被貶。這首詞就是秦觀被貶之后的作品。至于寫作時地,一說是紹圣二年(1095)謫處州(今浙江麗水)時所作;一說是紹圣三年在謫郴州途中作于衡陽。
秦觀名句,千秋歲·水邊沙外名句


猜你喜歡:
- 賢者舉而上之,富而貴之,以為官長,不肖者抑而廢之。墨子《墨子·09章 尚賢(中)》
- 層樓望,春山疊;家何在?
- 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
- 謀先事則昌,事先謀則亡。劉向《說苑·談叢》
- 癡心做處人人愛,冷眼觀時個個嫌。馮夢龍《喻世明言·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