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王弘誨的《登明昌塔》
全文:
春深乘興此登臺,奇甸風煙四望回。
五指云山皆北向,七星芒曜自東來。
天邊渺渺龍樓迥,海上冥冥蜃閣開。
千載明昌逢泰運,佇看南極會中臺。
參考注釋
千載
千年。形容歲月長久?!稘h書·王莽傳上》:“於是羣臣乃盛陳‘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載同符’?!?唐 韓愈 《歧山下》詩:“自從 公旦 死,千載閟其光。” 清 昭槤 《嘯亭雜錄·三年喪》:“惟我 純皇 孝摯性成,力阻浮議,使千載之陋,更於一旦?!?/p>
明昌
(1). 唐 代 開元 十七年置 明昌州 ,后名 雅州 。其境 蒙山 頂之茶,香味馥郁。 唐 司空圖 《力疾山下吳村看杏花》詩之十一:“客來須共醒醒看,碾盡 明昌 幾角茶?!?/p>
(2).昌盛發(fā)達,昌明。《宋史·樂志七》:“佑我基命,格于明昌?!?/p>
泰運
(1).大運,天運。 南朝 宋 謝莊 《上封禪儀注奏》:“ 太祖 文皇帝 以啟遘泰運,景望震凝,采樂調(diào)風,集禮宣度,祖宗相映,軌跡重暉?!?/p>
(2).好運。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邢子儀》:“ 邢 得艷妻,方憂四壁,得金甚慰。往謝 顧 。 顧 又審之曰:‘尚未尚未,泰運已交,百金何足言!’遂不受謝。”
佇看
行將看到?!端疂G傳》第八二回:“一封恩詔出 明光 ,佇看 梁山 盡束裝?!?梁啟超 《中華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總論》:“天如假我數(shù)十年乎!我同胞其有聯(lián)袂而起者乎!佇看近世史中,我 中華 學術思想之位置何如矣?!?/p>
南極
(1)
(2) (1)∶從地球上最南端所看到的天頂 (2)∶地球上最南的一點,地軸的南端
(3) 磁鐵自由懸掛時指向南方的磁極
中臺
(1).內(nèi)臺。古代天子會諸侯時,為諸侯所設的臺。分內(nèi)外臺,內(nèi)臺比外臺尊貴?!兑葜軙ね鯐罚骸爸信_之外,其左泰士,臺右彌士?!?朱右曾 校釋:“中臺即內(nèi)臺,其外則下等也。”
(2).即尚書省。 秦 漢 時尚書稱中臺,謁者稱外臺,御史稱憲臺,合稱三臺。 魏 晉 宋 齊 并稱尚書臺, 梁 陳 后魏 北齊 隋 則稱尚書省。 唐 時曾更名中臺,后又改為尚書省。參閱《初學記·尚書令》?!度龂尽侵尽ぶT葛恪傳》:“故遣中臺近官迎致犒賜,以旌茂功,以慰劬勞?!?唐 韓愈 《贈刑部馬侍郎》詩:“紅旗照海壓南荒,徵入中臺作侍郎。” 宋 蘇舜卿 《杜公讓官表》:“尋被峻命,入官中臺?!?/p>
(3).舊時演戲,例由次要演員先演開場戲,而后才由主要演員演出正本戲,稱為中臺。《紅樓夢》第七一回:“直到歇了中臺, 賈母 方進來歇息?!?/p>
(1).星名?!稌x書·天文志上》:“西近文昌二星,曰上臺……次二星,曰中臺。” 唐 白居易 《司徒令公分守東洛移鎮(zhèn)北都云云寄獻以抒下情》詩:“天上中臺正,人間一品高?!痹敗?三臺 ”。
(2). 漢 代以來,以三臺當三公之位,中臺比司徒或司空,后遂成為司徒或司空的代稱?!逗鬂h書·郎顗傳》:“白虹貫日,以甲乙見者,則譴在中臺……宜黜司徒,以應天意?!?南朝 陳 徐陵 《司空韋昭達墓志銘》:“屬上將之韜光,逢中臺之掩曜。” 唐 王維 《故太子太師徐公挽歌》:“久踐中臺座,終登上將壇?!?元 李直夫 《虎頭牌》第四折:“又不是相府中臺,御史西臺,打的你肉綻也那皮開?!?/p>
王弘誨名句,登明昌塔名句


猜你喜歡:
- 莫驚鷗鷺,四橋盡是,老子經(jīng)行處。
- 委肉當餓虎之蹊,禍必不振矣!劉向《戰(zhàn)國策·燕三·燕太子丹質于秦亡歸》
- 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 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
-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