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方守敦的《游黃山詩》
全文:
少時(shí)曾作岱宗游,久別名山夢魂繞。
蹉跎人間七十年,慨想尋仙百憂掃。
郁此孤懷無與適,昆侖閬風(fēng)愁縹緲。
黃山奇絕舊知聞,一日天都落懷抱。
良辰車驅(qū)流電急,挾具興飛游侶好。
紀(jì)游攜得前賢書,按圖志索寶山寶。
湯泉浴罷風(fēng)雨急,萬象云煙失昏曉。
奔雷壯激白龍?zhí)?,神物驚人何夭矯。
雨霽蓮花峰挺出,一杖凌空入云表。
文殊院里古松迎,佇立已知天下小。
天梯石棧徑險(xiǎn)仄,攀躋不辭顏鬢槁。
軒轅峰頂更高瞻,指點(diǎn)匡廬認(rèn)五老。
賞心最是獅子林,林巒圖畫蒼煙深。
登危北望妙高測,瑤臺(tái)瓊鳥爭崎嵚。
清涼臺(tái)宜觀日出,麒麟松值千黃金。
西海門驚神霧吐,始信峰立天風(fēng)吟。
筍矼花塢怪麗藪,惜未三日恣窺尋。
歸途獨(dú)就云谷道,九龍之瀑天河臨。
茲游十得三四耳,重來誓欲安幽襟。
吾聞黃山古仙宅,瑤草琪花猿鳥懌。
千門萬戶建章宮,出奇無窮境誰辟。
洪荒太古久幽閟,唐宋以來粗可覓。
高僧遺老晚明多,苦聽啼鵑深匿跡。
邇來開通建置劇,士女冠蓋紛游屐。
奧區(qū)一敞亂塵飛,正恐移山入異國。
煙霞非無板蕩時(shí),吁爾黃山應(yīng)動(dòng)色。
躑躅對(duì)景難成歌,回首仙云送客多。
參考注釋
花塢
(1).四周高起中間凹下的種植花木的地方。 南朝 梁武帝 《子夜四時(shí)歌·春歌之四》:“花塢蝶雙飛,柳隄鳥百舌。” 宋 楊萬里 《望雨》詩:“須臾水平堦,花塢濕半角?!薄独蠚堄斡洝返诙兀骸澳菑椣易拥囊嗳幂喼浮锹曇粝嗪拖嗪?,有如花塢春曉,好鳥亂鳴?!?葉圣陶 《游了三個(gè)湖》:“回廊那一邊的種種好景致……花塢假山,游人全看過了?!?/p>
(2).茶名。 宋 陸游 《蘭亭道上》詩:“ 蘭亭 酒美逢人醉,花塢茶新滿市香?!弊宰ⅲ骸盎▔],茶名。”
怪麗
奇異絢麗。《后漢書·西南夷傳論》:“若乃藏山隱海之靈物,沉沙棲陸之瑋寳,莫不呈表怪麗,雕被宮幄焉?!?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高子勉》:“《雪浪齋日記》云:‘沙軟緑頭相并鴨,水深紅尾自跳魚。’此 高子勉 詩,怪麗之甚?!?元 劉祁 《歸潛志》卷十三:“方丈見白云縹緲如帷幔數(shù)十幅,自 文殊殿 東南來,奔馬莫能追。其間樹彩厓姿,披露閃鑠,怪麗甚?!?清 龔自珍 《語錄》:“﹝《大戴禮記》﹞《主言》、《四代》及《曾子》十篇中,間多精語可采,而間有怪麗之詞,非‘六經(jīng)’之文也?!?/p>
三日
(1).三天?!兑住ばM》:“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p>
(2).一個(gè)月的第三天。 三國 魏 曹丕 《與吳質(zhì)書》:“二月三日, 丕 白:歲月易得,別來行復(fù)四年?!?/p>
(3).指三月三日上巳節(jié)。 晉 潘尼 《三月三日洛水》詩:“聊為三日游,方駕結(jié)龍旂?!?/p>
窺尋
仔細(xì)尋求;探索。 唐 方干 《僧院小泉井》詩:“窺尋未見泉來路,緬想應(yīng)穿石裂痕?!?宋 曾鞏 《寄孫正之》詩:“詩篇綴輯應(yīng)千首,學(xué)術(shù)窺尋豈一朝。” 清 龔自珍 《曩在虹生坐上》詩之三:“ 何 肉 周 妻業(yè)并深,臺(tái)宗古轍幸窺尋?!?/p>
闚尋:探求,尋求。 宋 曾鞏 《謝賜<唐六典>表》:“敢不自強(qiáng)衰退,悉意闚尋?!?/p>
方守敦名句,游黃山詩名句


猜你喜歡:
- 寶奩明月不欺人,明日歸來君試看。
- 花不語,水空流。年年拚得為花愁。晏幾道《鷓鴣天·守得蓮開結(jié)伴游》
-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 廉者憎貪,信者疾偽宋祁、歐陽修、范鎮(zhèn)、呂夏卿等《新唐書·列傳·卷三十二》
- 寒食不多時(shí),牡丹初賣。
- 鍾陵歸舟即事江萬里〔宋代〕
- 李氏沅江書堂王安石〔宋代〕
- 酬韓庶子張籍〔唐代〕
- 潤卿魯望寒夜見訪,各惜其志,遂成一絕皮日休〔唐代〕
- 題僧曇秀鍾山雜詠二十首后晁補(bǔ)之〔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