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皇恩·寒食不多時原文
寒食不多時,牡丹初賣。小院重簾燕飛礙。昨宵風(fēng)雨,只有一分春在,今朝猶自得,陰晴快。
熟睡起來,宿酲微帶。不惜羅襟揾眉黛,日高梳洗,看著花陰移改。笑摘雙杏子,連枝戴。
詩詞問答
問:感皇恩·寒食不多時的作者是誰?答:晁沖之
問:感皇恩·寒食不多時寫于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晁沖之的名句有哪些?答:晁沖之名句大全
參考注釋
寒食
(1).節(jié)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相傳 春秋 時 晉文公 負(fù)其功臣 介之推 。 介 憤而隱于 綿山 。 文公 悔悟,燒山逼令出仕, 之推 抱樹焚死。人民同情 介之推 的遭遇,相約于其忌日禁火冷食,以為悼念。以后相沿成俗,謂之寒食。按,《周禮·秋官·司烜氏》“中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則禁火為 周 的舊制。 漢 劉向 《別錄》有“寒食蹋蹴”的記述,與 介之推 死事無關(guān); 晉 陸翽 《鄴中記》、《后漢書·周舉傳》等始附會為 介之推 事。寒食日有在春、在冬、在夏諸說,惟在春之說為后世所沿襲。 南朝 梁 宗懔 《荊楚歲時記》:“去冬節(jié)一百五日,即有疾風(fēng)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麥粥?!?唐 韓翃 《寒食》詩:“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fēng)御柳斜?!?元 仙村人 《春日田園雜興》詩:“村村寒食近,插柳遍檐牙。” 清 吳蘭修 《黃竹子傳》:“臨行,﹝ 竹子 ﹞執(zhí)生手曰:‘此歸又罹虎口!若得了儂業(yè)債,則寒食梨花,求麥飯一盂、紙錢一束,上 真孃 墓一弔;薄命人死無恨耳!’”又,有的地區(qū)亦稱清明為寒食。 明 張煌言 《舟次清明拈得青字》詩:“欲隱尚違慚 介子 ,年年寒食臥江汀?!?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清明》:“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煙節(jié)。古人最重之,今人不為節(jié),但兒童戴柳祭掃墳塋而已。” 郁達(dá)夫 《釣臺的春晝》:“繞了一個大彎,趕到故鄉(xiāng),卻正好還在清明寒食的節(jié)前?!眳㈤啞短接[》卷三十、 宋 洪邁 《容齋三筆·介推寒食》、 清 袁枚 ,《隨園隨筆·寒食不必清明》。
(2).吃冷的食物?!逗鬂h書·周舉傳》:“ 太原 一郡,舊俗以 介子推 焚骸,有龍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靈不樂舉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輒一月寒食,莫敢煙爨,老小不堪,歲多死者?!?晉 陸翽 《鄴中記》:“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煑粳米及麥為酪,杏仁煮作粥?!薄侗碧脮n》卷一四三引 晉 孫楚 《祭介子推文》:“ 太原 咸奉 介君 之靈,至三月清明,斷火寒食,甚若先后一月?!?/p>
(3).猶冷食。指寒食節(jié)吃的冷的食物?!稓q時廣記·寒食上·凍薑豉》引 宋 呂原明 《歲時雜記》:“寒食:煑豚肉并汁露頓,候其凍取之,謂之薑豉,以薦餅而食之?;蜇嘁载埃虿靡缘?,調(diào)以薑豉,故名焉?!薄稓q時廣記·寒食上·凍薑豉》引 宋 呂原明 《歲時雜記》:“寒食以糯米合采蒻葉裹以蒸之?;蚣右贼~鵝肉鴨卵等。又有置艾一葉于其下者?!?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jì)勝·時品》:“香椿芽拌麪筋,嫩柳葉拌豆腐,乃寒食之佳品?!?/p>
多時
很長一段時間
恭候多時
牡丹
(1) 芍藥屬草本植物或灌木,包括很多雜交品種,因花美麗而被廣泛栽培,花單瓣或重瓣,紅色、粉紅色或白色
牡丹,花之富貴者也。——宋· 周敦頤《愛蓮說》
(2) 又如:《牡丹亭》。內(nèi)容寫一個宦家的女兒杜麗娘,夢見書生柳夢梅同她發(fā)生戀愛,從此害相思病而死,后來又還魂同柳夢梅結(jié)為夫妻的故事。明代傳奇作品,是湯顯祖之代表作
小院
小庭院;小院落。 宋 程垓 《芭蕉雨》詞:“今夜小院無人,重樓有月?!?顧笑言 《你在想什么?》十三:“這時 二禿子 和 長青 老伴已走進(jìn)了小院。”
重簾
一層層簾幕。 唐 溫庭筠 《菩薩蠻》詞:“夜來皓月纔當(dāng)午,重簾悄悄無人語?!?明 何景明 《后別思賦》:“開重簾之華燈,飛逸翰于清讌?!?清 厲鶚 《春寒》詩:“梨花雪后酴醿雪,人在重簾淺夢中?!?/p>
昨宵
昨夜。 南朝 梁 沉約 《早行逢故人車中為贈》詩:“昨宵何處宿,今晨拂露歸。” 唐 韓愈 《送張道士》詩:“昨宵夢倚門,手取連環(huán)持?!?元 王實(shí)甫 《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昨宵箇錦囊佳製明勿引,今日箇玉堂人物難親近。”
風(fēng)雨
(1).風(fēng)和雨。 宋 蘇軾 《次韻黃魯直見贈古風(fēng)》之一:“嘉穀臥風(fēng)雨,稂莠登我場。”《醒世恒言·李汧公窮邸遇俠客》:“風(fēng)雨蕭蕭夜正寒,扁舟急槳上危灘?!?/p>
(2).刮風(fēng)下雨?!稌ず榉丁罚骸霸轮畯男?,則以風(fēng)雨?!?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視覓,天輒風(fēng)雨,嶺震云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難和惡劣的處境。《漢書·朱博傳》:“﹝ 朱博 ﹞稍遷為功曹,伉俠好交,隨從士大夫,不避風(fēng)雨?!?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實(shí)上 愫方 哀憐他,沉默地庇護(hù)他,多少憂煩的事隱瞞著他,為他遮蔽大大小小無數(shù)次的風(fēng)雨?!眳⒁姟?風(fēng)雨如晦 ”。
(4).比喻紛紛的議論和各種各樣的傳說?!段膮R報》1992.2.15:“ 周 余 離婚,被毫不留情的新聞界大肆渲染,重筆濃墨,鬧得滿城風(fēng)雨?!眳⒁姟?滿城風(fēng)雨 ”。
只有
(1) 表示必需的條件,下文常用“才”、“方”呼應(yīng)
只有依靠群眾,才能做好普查工作
(2) 唯有;僅有
只有他知道內(nèi)情
分春
春分?!豆茏印こ笋R》:“分春曰書比,立夏曰月程。”
今朝
(1) 今天
(2) 現(xiàn)在
數(shù)風(fēng)流人物,還看今朝
猶自
尚,尚自
現(xiàn)在提起那件事,猶自叫人心驚肉跳
晴快
猶晴爽。 郁達(dá)夫 《薄奠》:“在南方無論如何晴快的日子,天上總有一縷薄薄的纖云飛著,并且天空的藍(lán)色,總帶著一道很淡很淡的白味。”
熟睡
睡得香甜、深沉
他們一連熟睡了10小時
起來
(1)
(2) 向上;向高處
把孩子抱起來
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拿起來
(3) 離開床,有時用于命令或號令
起來,起來,我的朋友,放下你的書本
宿酲
猶宿醉。 三國 魏 徐干 《情詩》:“憂思連相屬,中心如宿酲?!?宋 司馬光 《和留守相公寄酒與景仁》詩:“想對白衣初滿傾,執(zhí)盃未飲已詩成。懷賢孤坐悄無語,不是朝來困宿酲。” 清 納蘭性德 《瑞鶴仙·丙辰生日自壽起用彈指詞句并呈見陽》詞:“無寐,宿酲猶在。 小玉 來言,日高花睡?!?/p>
不惜
(1)
不顧惜
不惜工本
(2)
舍得
為革命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
眉黛
古代女子用黛畫眉,所以稱眉為眉黛。黛,青黑色的顏料
梳洗
梳頭洗臉
花陰
為花叢遮蔽而不見日光之處。 唐 鄭谷 《寄贈孫路處士》詩:“酒醒蘚砌花陰轉(zhuǎn),病起漁舟鷺跡多?!?元 張翥 《半村為傅處士賦》詩:“兩岸花陰連第宅,一川草色散雞豚?!薄都t樓夢》第七九回:“話説 寶玉 才祭完 晴雯 ,只聽花陰中有個人聲,倒嚇了一跳。” 許地山 《綴網(wǎng)勞蛛》:“ 尚潔 陪她在花陰底下走著。”
移改
移動改變。 唐 李端 《贈康洽》詩:“自言萬物有移改,始信桑田變成海?!薄端疂G傳》第七九回:“自古王言如綸綍,因此號為玉音,不可移改?!?/p>
杏子
〈方〉∶杏
連枝
(1).兩樹的枝條連生一起。喻同胞兄弟姐妹。 南朝 梁 周興嗣 《千字文》:“孔懷兄弟,同氣連枝。” 清 孫枝蔚 《寄五兄大宗》詩:“南游不為愛江光,欲省連枝道路長?!?清 洪昇 《長生殿·獻(xiàn)發(fā)》:“秋風(fēng)團(tuán)扇原吾分,多謝連枝特過存,總有萬語千言,只在心上忖?!?/p>
(2).比喻恩愛夫婦。 明 沉璟 《義俠記·悼亡》:“誰想生擦擦連枝鋸開,哀嚦嚦雙雁驚分陣?!?清 李孚青 《棗巷行》:“在天為比翼,在地為連枝。”
詩文賞析
這首詞是寫暮春時候少婦的生活與心情的。首先點(diǎn)明詞中女主人公所處的時節(jié)是暮春。所處的環(huán)境是有重簾的小院。寒食過后不久,街頭巷尾已開始叫賣牡丹,顯示出暮春特點(diǎn)。春天最活躍的燕子飛來飛去。只是由于重重簾幕的障礙,才沒有飛入小院深處,“朱簾隔燕”(晏殊《踏莎行》)正是這少婦心境悠閑,觀察細(xì)致所得的景象。這里還沒有寫出這女子的感受,直到“昨宵風(fēng)雨,只有一分春在”,才從側(cè)面流露出她的心情?!耙箒盹L(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昨夜的風(fēng)雨使“小徑紅稀”(晏殊《踏莎行》)。花是春的象征。風(fēng)雨無情,將花摧殘殆盡,所剩無幾。少婦不能不觸目驚心,驚呼“只有一分春在?!本欧执荷急挥甏蝻L(fēng)吹去,她怎能不為之惋惜呢!“惜春常怕花開早,更何況落紅無數(shù)?!保ㄐ翖壖病睹~兒》)但這位女主人公惜春而不傷春,更不怨春,而是“今朝猶自得,陰晴快?!彼那榫w沒有因暮春時節(jié)風(fēng)雨春殘、群芳紛謝的冷落氛圍所感染,而是陰也快,睛也快。上片末二句是全詞情調(diào)轉(zhuǎn)向愁苦還是轉(zhuǎn)向樂觀的分水嶺。
下片寫少婦睡起梳妝的舉止動態(tài)。熟睡起來,昨夜的酒醉還未全解。兩頰還微帶著昨宵中酒的紅暈。昨夜微醉的倦意也還沒有完全消除。倦態(tài)嬌姿,惹人憐愛。正是由于少婦宿酲未解,四肢酥軟,嬌慵無力,懶于下床打水盥洗,才“不惜羅襟揾眉黛,”順手扯過羅衣擦去昨夜畫眉的殘余翠黛。作者描摹少婦的心理、動態(tài),十分細(xì)膩、逼真。直到太陽漸漸升高,她的宿酲漸解,倦態(tài)漸消,慢慢恢復(fù)了平時的活力,這才梳妝打扮,淡掃娥眉,薄施粉黛,“看著花陰移改”,顧盼自憐。這起床梳洗過程,也是溫庭筠《菩薩蠻》詞中少婦“懶起畫娥眉,弄妝梳洗遲”的另一種表現(xiàn)手法,但都是從女子梳妝的過程、動態(tài)來刻畫她的神態(tài)和心境的,“花陰移改”是日高的補(bǔ)寫。太陽漸漸升高,花景漸漸縮短,說明這少婦從睡起到起床,到梳冼完畢,到她有閑暇來看“花陰移改”,時間是相當(dāng)長久的。因?yàn)橛昧恕叭崭摺?、“花陰移改”這樣的具體形象來描寫,所以時間長久就不覺得抽象了
歇拍,“笑摘雙杏子,連枝戴?!毙幼映呻p,暗示詞中女主人公內(nèi)心盼望自己也能成雙成對的微妙心理活動?!靶φ闭f明她心情樂觀、開朗。雖然作者當(dāng)時是暫時獨(dú)居,但她相信不久她可以和杏子一樣成雙成對,杏子成了她美好的愿望、未來幸福的象征物,神余言外,趣味雋永。一個“笑”字十分傳神地表現(xiàn)她充滿信心,充滿希望。
這首詞中的女主人公是獨(dú)居閨中的,時間又值暮春,一般寫法總是圍繞“閨怨”、“春女多思”作文章,寫女主人公見落花而流淚,看雙燕而傷心;嘆青春將逝,感獨(dú)處無歡,愁苦憂思,情懷凄惻。而這首詞卻能不落窠臼,盡管寫的也是暮春獨(dú)居的女子,作者卻塑造了一個樂觀、自信、充滿希望的女子形象,具有鮮明的、獨(dú)特的個性,這是這首詞的一個重要的特點(diǎn)。


精彩推薦:
- 赫赫始祖,吾華肇造;胄衍祀綿,岳峨河浩。聰明睿智,光披遐荒;建此偉業(yè),雄立東方。世變滄桑,中更蹉跌;越數(shù)千年,強(qiáng)鄰蔑德。琉臺不守,三韓為墟;遼海燕冀,漢奸何多。以地事敵,敵欲豈足;人執(zhí)笞繩,我為奴辱。懿維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奮戰(zhàn),區(qū)宇以寧。豈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國,讓其淪胥。東等不才,劍屨俱奮;萬里崎嶇,為國效命。頻年苦斗,備歷險夷;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各黨各界,團(tuán)結(jié)堅(jiān)固;不論軍民,不分貧富。民族陣線,救國良方;四萬萬眾,堅(jiān)決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內(nèi)政;億兆一心,戰(zhàn)則必勝。還我河山,衛(wèi)我國權(quán);此物此志,永矢勿諼。經(jīng)武整軍,昭告列祖;實(shí)鑒臨之,皇天后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