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轍的《水調(diào)歌頭·徐州中秋》
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去年東武今夕,明月不勝愁。豈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載涼州。鼓吹助清賞,鴻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綺裘。素娥無賴,西去曾不為人留。今夜清尊對(duì)客,明夜孤帆水驛,依舊照離憂。但恐同王粲,相對(duì)永登樓。
名句書法欣賞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分別一次要多久呢?已經(jīng)過了七個(gè)中秋節(jié)。去年的今天在東武之地,我望著明月,心中愁緒難以承受。想到在彭城山下,一起在古汴河上泛舟,忽然傳來涼州曲調(diào)。有鼓吹助興,驚起汀上的鴻雁。
宴席中的客人,有的穿著用翠鳥羽毛裝飾的披風(fēng),有的穿著紫綺為面的裘皮衣服。無奈圓月無情,漸漸西沉不肯為人留下。今天晚上有酒待客,明晚又要獨(dú)自宿在水路驛站,離愁依舊。就怕像王粲那樣,不得返鄉(xiāng),只能登樓相望。
注釋
水調(diào)歌頭:詞牌名。唐朝大曲有《水調(diào)歌》,據(jù)《隋唐嘉話》,為隋煬帝鑿汴河時(shí)所作。宋樂入“中呂調(diào)”,見《碧雞漫志》卷四。凡大曲有“歌頭”,此殆裁截其首段為之。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韻。亦有前后片兩六言句夾葉仄韻者,有平仄互葉幾于句句用韻者。
離別:比較長(zhǎng)久地跟人或地方分開。
七度:七次。
今夕:今天。
不勝:無法承擔(dān);承受不了。
彭城:彭城,鼓聲之城,即今江蘇徐州,是黃帝最初的都城。
古汴(biàn):古汴河。
涼州:曲名,唐開元中西涼州所獻(xiàn)。
鼓吹:鼓吹樂。
鴻雁:俗稱大雁。
?。╰īng)州:水中小洲。
翠羽帔(pèi),紫綺(qǐ)裘(qiú):指豪華衣飾。
素娥:即嫦娥,此處指月亮。
無賴:無所倚靠;無可奈何。
曾不:不曾。
清尊:酒器。
水驛:水路驛站。
依舊:照舊。
但恐:但害怕。
王粲(càn):王粲(177年—217年2月17日),字仲宣。山陽郡高平縣(今山東微山兩城鎮(zhèn))人。
相對(duì):相望。
簡(jiǎn)評(píng)
這首詞寫于公元1077年(宋神宗熙寧十年)。是年四月,蘇軾離京赴徐州任徐州知州,作者與之偕行。到達(dá)后,蘇轍在徐州停留了百余日,兄弟二人共同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shí)光。中秋節(jié)時(shí),二人一起泛舟賞月,終于得過一個(gè)團(tuán)圓的佳節(jié)。然中秋過后,蘇轍又要轉(zhuǎn)道赴南都(今河南淮陽)留守簽判任,于是在臨別前寫下此詞。
蘇轍名句,水調(diào)歌頭·徐州中秋名句


猜你喜歡:
- 送趙鴻臚省兄石寶〔明代〕
- 仲子叔明二邦君兼濟(jì)子安德和文明四使者同過鄧肅〔宋代〕
- 春別詩(shī)四首·其四蕭子顯〔南北朝〕
- 海中醉題時(shí)雷雨初霽天水相接也陸游〔宋代〕
- 永日畢仲游〔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