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李商隱的《撰彭陽公志文畢有感》
全文:
延陵留表墓,峴首送沈碑。
敢伐不加點(diǎn),猶當(dāng)無愧辭。
百生終莫報,九死諒難追。
待得生金后,川原亦幾移。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延陵
(1).古邑名。 春秋 吳 邑,公子 季札 因讓國避居(一說受封)于此。故址在今 江蘇 常州市 ?!豆騻鳌は骞拍辍罚骸癌z 季札 ﹞去之 延陵 ,終身不入 吳 國。” 何休 注:“ 延陵 , 吳 下邑?!薄妒酚洝翘兰摇罚骸?季札 封於 延陵 ?!?/p>
(2).借指 季札 。 漢 王粲 《贈文叔良》詩:“ 延陵 有作, 僑 肸 是與?!?宋 范仲淹 《吳巖寺》詩:“唯有 延陵 逃遁去,清名高節(jié)老乾坤?!?清 李漁 《憐香伴·狂喜》:“你雖是 王莽 虛謙,我當(dāng)做 延陵 真讓。”參見“ 延陵季子 ”。
(3). 漢成帝 陵?!稘h書·成帝紀(jì)》:“﹝ 綏和 二年﹞四月己卯,葬 延陵 ?!?/p>
(4).指 漢成帝 ?!稘h書·元后傳》:“行道之人為之隕涕,況於陛下,時登高遠(yuǎn)望,獨(dú)不慙於 延陵 乎!”
(5).復(fù)姓。 南朝 宋 有 延陵蓋 。見《宋書·謝晦傳》。
表墓
在死者墓前刻石,以彰其善,謂之表墓。 漢 蔡邕 《郭有道碑文》:“於是樹碑表墓,昭銘景行?!?明 何景明 《上作篇》:“興勸賞之法,致式閭之敬,施表墓之恩,故立激勵之方?!?郭沫若 《孔雀膽》附《資料匯輯》:“至若立碑表墓之事,則縱有心人亦不敢付諸行動也?!?/p>
峴首
山名。即 湖北 襄陽縣 南的 峴山 。 唐 孟浩然 《送韓使君除洪府都督》詩:“ 峴首 晨風(fēng)送, 江陵 夜火迎。” 清 錢謙益 《新安汪然明合葬墓志銘》:“ 峴首 之涕, 牛山 之悲,又于吾身親見之,是能不為之嘆息哉!”參見“ 峴山 ”、“ 峴山碑 ”。
沈碑
亦作“沉碑”。《晉書·杜預(yù)傳》:“ 預(yù) 好為后世名,常言‘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刻石為二碑,紀(jì)其勛績,一沉 萬山 之下,一立 峴山 之上,曰:‘焉知此后不為陵谷乎!’”后以“沉碑”指 杜預(yù) 的紀(jì)功碑。 唐 元稹 《渡漢江》詩:“山遙遠(yuǎn)樹纔成點(diǎn),浦靜沉碑欲辨文?!?宋 曾鞏 《襄州到任表》:“永念沉碑之舊,自顧何功;未忘投博之勤,庶幾小補(bǔ)?!?明 李東陽 《裕遠(yuǎn)庵記》:“彼區(qū)區(qū)顧計,如 漢水 之沉碑, 桓山 之石槨?!?/p>
李商隱名句,撰彭陽公志文畢有感名句


猜你喜歡:
- 有耳莫洗潁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
-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 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戴圣《禮記·學(xué)記》
- 落梅庭榭香,芳草池塘綠。
- 正蹇驢吟影,茶煙灶冷,酒亭門閉。吳文英《無悶·催雪》
- 庵中晨起書觸目陸游〔宋代〕
- 【雙調(diào)】湘妃怨_武夷山中落張可久〔元代〕
- 故資政殿學(xué)士特贈光祿大夫曾公挽辭二首晁說之〔宋代〕
- 滿江紅辛棄疾〔宋代〕
- 羅江二絕陳與義〔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