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葛立方的《玉樓春(雪中擁爐聞琵琶作)》
全文:
青女飛花濃剪水。
寒氣霏微度窗紙。
人間那得骨為簾,有麒麟尊有蟻。
笙簧凍澀閑纖指。
香霧暖熏羅帳底。
卻教試作忽雷聲,往往驚開桃與李。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試作
初步的或臨時(shí)的承諾、嘗試或計(jì)劃建議
忽雷
(1).響雷。 阮章競(jìng) 《赤葉河》:“今晚來個(gè)大訴苦,明天給 呂 家個(gè)大忽雷?!?/p>
(2).不怕雷。喻勇暴過人者?!短綇V記》卷三九三引 唐 戴孚 《廣異記·歐陽忽雷》:“ 紹 ( 歐陽紹 )率其徒二十餘人,持弓矢排鏘,與雷師戰(zhàn)。衣并焦卷,形體傷腐,亦不之止。自辰至酉,雷電飛散……南人因呼 紹 為‘忽雷’?!?/p>
(3).琵琶名。 唐 段安節(jié) 《樂府雜錄·琵琶》:“ 文宗 朝有內(nèi)人 鄭中丞 善胡琴。內(nèi)庫有二琵琶,號(hào)‘大小忽雷’。 鄭 嘗彈小忽雷。” 清 趙翼 《屏跡》詩:“茶瀹大團(tuán)月,琴彈小忽雷?!?/p>
(4).鱷魚的別名。《太平廣記》卷四六*四引 唐 鄭常 《洽聞?dòng)洝罚骸蚌t魚別號(hào)忽雷……一名骨雷?!?/p>
往往
(1) 每每;時(shí)常
往往而死者相藉。——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老李往往工作到深夜才睡
(2) 處處;到處
往往山出棋置。——《史記·貨殖列傳》
卒中往往語。——《史記·陳涉世家》
往往有得。——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3) 紛紛
吳王之棄其軍亡也,軍遂潰,往往稍降太尉、梁軍。——《史記·吳王濞列傳》
則文學(xué)彬彬稍進(jìn),詩書往往間出。——《漢書·司馬遷傳》
葛立方名句,玉樓春(雪中擁爐聞琵琶作)名句


猜你喜歡:
-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 人生有酒須當(dāng)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 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孟子《孟子·公孫丑章句上·第八節(jié)》
- 不誘于譽(yù),不恐于誹,率道而行,端然正己。荀子《荀子·非十二子》
- 一寸丹心圖報(bào)國(guó),兩行清淚為思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