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誘于譽(yù),不恐于誹,率道而行,端然正己。
荀子 《荀子·非十二子》名句出處
摘自《荀子·非十二子》
解釋:不被贊譽(yù)引誘,不因?yàn)檎u謗感到恐懼;按照道義行事,正直無私地改正自己的過錯。
原文摘要:
也。今之所謂處士者,無能而云能者也,無知而云知者也,利心無足而佯無欲者也,行偽險穢而強(qiáng)高言謹(jǐn)愨者也,以不俗為俗,離縱而跂訾者也。士君子之所能不能為:君子能為可貴,而不能使人必貴己;能為可信,不能使人必信己;能為可用,不能使人必用己。故君子恥不修,不恥見污;恥不信,不恥不見信;恥不能,不恥不見用。是以不誘于譽(yù),不恐于誹,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為物傾側(cè):夫是之謂誠君子?!对姟吩疲骸皽販毓?,維德之基。”此之謂也。士君子之容:其冠進(jìn),其衣逢,其容良,儼然,壯然,祺然,蕼然,恢恢然,廣廣然,昭昭然,蕩蕩然,是父兄之容也。其冠進(jìn),其衣逢,其容愨;儉然,恀然,輔然,端然,訾然,洞然,綴綴然,瞀瞀然,是子弟之容也。吾語汝學(xué)者之嵬容:其冠絻,其纓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率道
遵循正道?!蹲髠鳌ふ压辍罚骸?叔向 曰:寡君有甲車四千乘在,雖以無道行之,必可畏也。況其率道,其何敵之有?”《荀子·非十二子》:“是以不誘于譽(yù),不恐于誹,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為物傾側(cè),夫是之謂誠君子。”
猶領(lǐng)導(dǎo)。 漢 袁康 《越絕書·外傳本事》:“ 越 伐彊 吳 ,尊事 周 室,行霸 瑯琊 ,躬自省約,率道諸侯。貴其始微,終能以霸?!薄稘h書·成帝紀(jì)》:“朕既無以率道,帝王之道日以陵夷,意乃招賢選士之路鬱滯而不通與,將舉者未得其人也?” 顏師古 注:“道,讀曰導(dǎo)。”
端然
(1) 形容端正,不歪斜
(2) 穩(wěn)固的樣子
魏兵端然不動。——《三國演義》
正己
端正自己的思想、言行?!抖Y記·中庸》:“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唐 李翱 《答侯高第二書》:“君子正己而須之爾,雖圣人不能取其容焉?!?明 張居正 《與薊遼督撫書》:“夫省文以期實(shí)效,坦懷以合暌貳,正己以振威稜,乃渠今日最切務(wù)也?!?/p>
荀子名句,荀子·非十二子名句


猜你喜歡:
- 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孟子《孟子·離婁章句上·第二十六節(jié)》
- 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
- 年年春日異鄉(xiāng)悲,杜曲黃鶯可得知。
- 寧我負(fù)人,毋人負(fù)我。陳壽《三國志·魏書·武帝紀(jì)》
-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孔子弟子《論語·述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