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尚書郎顧彥先詩二首其一原文
大火貞朱光。積陽熙自南。
望舒離金虎。
屏翳吐重陰。
凄風(fēng)迕時序。
苦雨遂成霖。
朝游忘輕羽。
夕息憶重衾。
感物百憂生。
纏1-1綿自相尋。
與子隔簫墻。
簫墻阻且深。
形影曠不接。
所托聲與音。
音聲日夜闊。
何用慰吾心。
詩詞問答
問:贈尚書郎顧彥先詩二首其一的作者是誰?答:陸機
問:贈尚書郎顧彥先詩二首其一寫于哪個朝代?答:魏晉
問:贈尚書郎顧彥先詩二首其一是什么體裁?答:五古
問:陸機的名句有哪些?答:陸機名句大全
參考注釋
大火
(1).星宿名。即心宿?!稜栄拧め屘臁罚骸按蠡鹬^之大辰?!?郭璞 注:“大火,心也,在中最明,故時候主焉?!?宋 司馬光 《八月五日夜省直》詩:“大火已西落,溫風(fēng)猶襲人?!薄段饔斡洝返诙兀骸肮怅幯杆?,歷夏經(jīng)秋,見了些寒蟬鳴敗柳,大火向西流?!?/p>
(2).十二星次之一。與十二辰相配為卯,與二十八宿相配為氐、房、心三宿。
朱光
(1).赤光,紅色光亮。 三國 魏 曹植 《斗雞詩》:“羣雄正翕赫,雙翹自飛揚。揮羽邀清風(fēng),悍目發(fā)朱光。” 宋 梅堯臣 《聞學(xué)士院試含桃薦寢廟詩擬作》詩:“露顆明朝日,朱光逼赭袍……天子從茲食,羣臣賜亦叨?!?/p>
(2).日光?!段倪x·張載<七哀詩>之二》:“朱光馳北陸,浮景忽西沉。” 李善 注:“朱光,日也。” 南朝 宋 謝莊 《懷園引》:“ 漢水 初緑柳葉青,朱光藹藹云英英?!?唐 杜甫 《夏日嘆》詩:“夏日出東北,陵天經(jīng)中街。朱光徹厚地,鬱蒸何由開!” 清 唐孫華 《三月晦日同年狄向濤太史招同諸公集寄園》詩:“漸愁朱光炎,所喜緑陰蒨?!?/p>
(3).指燭光。 南朝 梁 江淹 《傷愛子賦》:“惟人生之在世,恒歡寡而戚饒……迅朱光之映夜,湛白露之凝朝?!?清 孫枝蔚 《慰雷伯吁喪幼子》詩:“凝朝湛白露,映夜迅朱光?!?/p>
(4).謂火德。 漢 以火德興,因亦借稱 漢 朝?!段倪x·張衡<南都賦>》:“曜朱光於白水,會九世而飛榮?!?李善 注:“朱光,火德也。” 三國 魏 曹植 《漢二祖優(yōu)劣論》:“昔 漢 之初興, 高祖 因暴 秦 而起…… 光武 秉朱光之巨鉞,震赫斯之隆怒?!薄段倪x·陸機<漢高祖功臣頌>》:“金精乃頽,朱光以渥?!?李善 注:“朱光,謂 漢 也?!?/p>
積陽
(1).謂陽氣聚集。《文子·上仁》:“積陰不生,積陽不化;陰陽交接,乃能成和?!薄痘茨献印ぬ煳挠?xùn)》:“積陽之熱氣生火,火氣之精者為日;積陰之寒氣為水,水氣之精者為月?!?/p>
(2).指陽光;太陽。 漢 應(yīng)瑒 《百一詩》之二:“室廣致凝陰,臺高來積陽?!薄段倪x·陸機<贈尚書郎顧彥先詩>》:“大火貞朱光,積陽熙自南?!?李善 注引《續(xù)漢書》:“日行南陸,謂之夏也?!?南朝 宋 鮑照 《喜雨》詩:“營社達羣陰,屯云揜積陽。” 唐 李邕 《東林寺碑》:“既多雨以出日,乍積陽以作霖?!?/p>
望舒
(1).神話中為月駕車的神。《楚辭·離騷》:“前 望舒 使先驅(qū)兮,后 飛廉 使奔屬?!?王逸 注:“ 望舒 ,月御也?!?元 劉壎 《隱居通議·駢儷三》:“令 望舒 、 飛廉 使奔屬,雜瑤象以駕龍?!?明 何景明 《告咎文》:“飭 望舒 以馳范兮,戒 羲和 以正御。” 景耀月 《長歌行》:“ 望舒 御月控驊騮, 羲和 兄弟馳八騶?!?/p>
(2).借指月亮。 漢 張衡 《歸田賦》:“于時曜靈俄景,繼以望舒,極盤游之至樂,雖日夕而忘劬。”《后漢書·蔡邕傳》:“元首寬則望舒朓,侯王肅則月側(cè)匿?!?李賢 注:“望舒,月也?!?晉 張協(xié) 《雜詩》之八:“下車如昨日,望舒四五圓。” 唐 耿湋 《喜侯十七校書見訪》詩:“誰為(謂)須張燭,涼空有望舒?!?/p>
金虎
(1).指西面方向。語出《淮南子·天文訓(xùn)》:“西方金也……其神為 太白 ,有獸 * 。” 唐 呂溫 《凌煙閣勛臣頌·劉夔公宏基》:“ 夔公 崢嶸,金虎之精?!?/p>
(2).西方七宿的通稱?!段倪x·陸機<贈尚書郎顧彥先>詩》:“ 望舒 離金虎, 屏翳 吐重陰?!?李善 注:“《漢書》曰:西方,金也……然西方七星,畢昴之屬,俱 * 也?!?劉良 注:“畢星,西方宿,故云金虎也。”
(3).指金星和昴星。古人以為金星與昴宿相近系兵亂之象?!段倪x·陸機<答賈長淵>詩》:“大辰匿耀,金虎習(xí)質(zhì)?!?李善 注:“《石氏星經(jīng)》曰:昴者,西方 * 之宿也。太白者,金之精。太白入昴,金虎相薄,主有兵亂也?!?唐 李嘉祐 《潤州楊別駕宅送蔣九侍御收兵歸揚州》詩:“冷氣清金虎,兵威壯鐵冠?!?/p>
(4).指太陽。 南朝 梁 劉孝綽 《望月有所思》詩:“玉羊東北上,金虎西南昃。” 五代 譚用之 《江邊秋夕》詩:“吟期汗漫驅(qū)金虎,坐約丹青跨玉魚?!?明 何景明 《后白菊賦》:“金虎兮屏舍,白帝兮徂駕?!?/p>
(5).比喻國君所親厚的小人。《文選·張衡<東京賦>》:“始於宮鄰,卒於金虎?!?李善 注:“ 應(yīng)劭 《漢官儀》曰:不制之臣,相與比周。比周者,宮隣金虎。宮隣金虎,言小人在位,比周相進,與君為隣,貪求之德堅若金,讒謗之言惡若虎也?!?唐 杜牧 《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韻》:“金虎知難動,毛釐亦恥言?!?清 錢謙益 《癸未元日》詩:“禁城云護銅龍曉,閣道風(fēng)迴金虎清?!?/p>
(6).器物上的虎形金屬裝飾。 唐 韓湘 《言志》詩:“寳鼎存金虎,元田養(yǎng)白鴉。” 宋 米芾 《書史》:“研滴須琉璃,鎮(zhèn)紙須金虎?!?/p>
(7).指虎。 元 張可久 《人月圓·吳門懷古》曲:“山藏金虎云藏寺,池上老梅枝?!币槐咀鳌? * ”。
(8).見“金虎臺?!?/p>
(9).見“ 金虎符 ”。
屏翳
古代傳說中的神名。(1)指云神?!冻o·九歌·云中君》 漢 王逸 注:“云神, 豐隆 也,一曰 屏翳 ?!?前蜀 杜光庭 《皇太子宴諸將祈晴感應(yīng)靈寶齋詞》:“羣山曉碧,天高而 屏翳 收云;六合風(fēng)清,日迫而 羲和 弄轡。”(2)指雨師。《山海經(jīng)·海外東經(jīng)》“雨師妾在其北” 晉 郭璞 注:“雨師,謂 屏翳 也?!薄段倪x·陸機〈贈尚書郎顧彥先〉詩之一》:“ 望舒 離金虎, 屏翳 吐重陰?!?李善 注引 王逸 曰:“ 屏翳 ,雨師名也?!?唐 張說 《喜雨賦》:“ 屏翳 慙其廢職, 祝融 悔其遷怒?!?3)指雷師?!妒酚洝に抉R相如列傳》:“時若薆薆將混濁兮,召 屏翳 誅風(fēng)伯而刑雨師?!?張守節(jié) 正義引 韋昭 曰:“雷師也。” 明 夏完淳 《觀濤》詩:“雷鼓填填 屏翳 怒,海女霓旌乍有無。”(4)指風(fēng)師?!段倪x·曹植〈洛神賦〉》:“ 屏翳 收風(fēng), 川后 靜波。” 呂向 注:“ 屏翳 ,風(fēng)師也?!?清 鈕琇 《觚賸·景龍觀鐘銘》:“ 飛廉 扇炭, 屏翳 營罏?!?/p>
重陰
亦作“ 重隂 ”。1.指云層密布的陰天。 漢 張衡 《南都賦》:“玄云合而重隂,谷風(fēng)起而增哀?!?南朝 宋 謝惠連 《詠冬》:“繁云起重陰,迴飈流輕雪?!?宋 沉括 《夢溪筆談·象數(shù)一》:“連日重陰,人謂必雨?!?/p>
(2).指陰雨。 三國 魏 曹植 《贈王粲》詩:“重陰潤萬物,何懼澤不周?”《文選·成公綏<嘯賦>》:“濟洪災(zāi)於炎旱,反亢陽於重隂?!?李周翰 注:“云雨謂之重隂也?!?晉 葛洪 《抱樸子·守塉》:“亢陽則出谷颺塵,重陰則滔天凌丘。”
(3).指地下。
(4).猶濃陰。 漢 王粲 《七哀詩》之二:“山岡有餘暎,巖阿增重陰。” 唐 王維 《與盧員外象過崔處士興宗林亭》詩:“緑樹重陰蓋四鄰,青苔日厚自無塵?!?/p>
(5).雙重庇蔭。 晉 潘岳 《楊荊州誄》:“余以頑蔽,覆露重隂。仰追先考,執(zhí)友之心。”
凄風(fēng)
(1).寒風(fēng)?!蹲髠鳌ふ压哪辍罚骸按簾o凄風(fēng),秋無苦雨?!?杜預(yù) 注:“凄,寒也。”凄,一本作“ 凄 ”。 漢 王粲 《贈蔡子篤》詩:“烈烈冬日,肅肅凄風(fēng)?!?晉 陸機 《贈尚書郎顧彥先》詩之一:“凄風(fēng)迕時序,苦雨遂成霖?!?明 何景明 《秋思賦》:“浩霖雨之泥途兮,凄風(fēng)舉而飄揚?!?/p>
(2).西南風(fēng)。一說,涼風(fēng)。《呂氏春秋·有始》:“西南曰凄風(fēng)?!逼?,一本作“ 凄 ”。 高誘 注:“一曰涼風(fēng)?!?南朝 宋 鮑照 《代白紵舞歌辭》之一:“凄風(fēng)夏起素云回,車怠馬煩客忘歸。”
(1).寒風(fēng)。《左傳·昭公四年》:“春無凄風(fēng),秋無苦雨?!?杜預(yù) 注:“凄,寒也?!薄逗鬂h書·寇榮傳》:“臣奔走以來,三離寒暑,陰陽易位,當(dāng)煖反寒,春常凄風(fēng),夏降霜雹,又連年大風(fēng),折拔樹木?!?唐 柳宗元 《籠鷹詞》:“凄風(fēng)淅瀝飛嚴(yán)霜,蒼鷹上擊翻曙光?!?/p>
(2).西南風(fēng)。《呂氏春秋·有始》:“西南曰凄風(fēng)。”
時序
季節(jié)變化的次序;先后的順序
草木隨著時序的變化而枯榮
時序剛剛過了秋分,就覺得突然增加了一些涼意。——《秋色賦》
苦雨
久下成災(zāi)的雨?!蹲髠鳌ふ压哪辍罚骸按簾o凄風(fēng),秋無苦雨?!?杜預(yù) 注:“霖雨為人所患苦?!?孔穎達 疏:“《詩》云‘以祈甘雨’,此云苦雨。雨水一也,味無甘苦之異養(yǎng)物為甘,害物為苦耳?!?晉 陸機 《贈尚書郎顧彥先》詩之一:“凄風(fēng)迕時序,苦雨遂成霖?!?宋 蘇軾 《過?!吩姡骸皡M斗落轉(zhuǎn)三更,苦雨終風(fēng)也解晴?!?郭小川 《昆侖行》詩之一:“ 太行山 的苦雨,早被革命歌聲唱斷?!?/p>
遂成
養(yǎng)成;成就?!盾髯印ぐЧ罚骸按蟮勒?,所以變化遂成萬物也。” 漢 王符 《潛夫論·賢難》:“此秀士所以雖有賢材美質(zhì),然猶不得直道而行,遂成其志者也。”
輕羽
(1).指蟬翼。 晉 陸云 《寒蟬賦》:“於是靈岳幽峻,長林參差,爰蟬集止,輕羽莎佗?!?明 唐寅 《自題畫寒蟬》詩:“高冠輕羽糞中蟲,六月乘炎嘒露風(fēng)?!?/p>
(2).指羽扇?!段倪x·陸機<贈尚書郎顧彥先>詩之一》:“朝游忘輕羽,夕息憶重衾。” 李善 注:“輕羽,謂扇也?!?/p>
重衾
兩層被子?!段倪x·張華<雜詩>》:“重衾無暖氣,挾纊如懷冰?!?呂延濟 注:“衾,被也?!?宋 周邦彥 《尉遲杯·離恨》詞:“等行人醉擁重衾,載將離恨歸去?!?/p>
感物
(1).謂有感于怪異之事?!段倪x·班彪<王命論>》:“是以 王 武 感物而折契, 呂公 覩形而進女。” 李善 注:“《漢書》曰: 高祖 常從 王媼 、 武負 貰酒,時飲醉臥, 武負 、 王媼 見其上常有怪?!?/p>
(2).見物興感。 唐 韓愈 《薦士》詩:“念將決焉去,感物增戀嫪。”《詩刊》1977年第11期:“即所謂‘登山則情滿于山’,感物詠志耳。”
(3).感動或感化他物。 漢 班固 《幽通賦》:“精通靈而感物兮,神動氣而入微?!薄逗鬂h書·邳彤傳》:“一夫荷戟大呼,則千里之將無不捐城遁逃,虜伏請降。自上古以來,亦未有感物動民其如此者也?!?明 劉基 《書紹興府達魯花赤九十子陽德政詩后》:“政之感人,猶氣之感物也。”
憂生
(1).對生命感到憂慮。 南朝 梁 江淹 《自敘傳》:“而 宋 末多阻,宗室有憂生之難。”
(2).對有生之日感到憂傷。 郭沫若 《今昔集·由葛錄亞想到夏完淳》:“這辛酸血淚如是一般風(fēng)流才子的自悲身世,掩泣途窮,惜別傷春,憂生嘆逝,那倒?jié)M河都是鵝蛋石,并不怎么稀罕的東西,而在 完淳 卻不是這樣。”
相尋
(1).相繼;接連不斷。 南朝 梁 江淹 《效古》詩之一:“誰謂人道廣,憂慨自相尋?!薄侗笔贰ぴ促R傳》:“ 陳 將 吳明徹 寇 淮 南, 歷陽 、 瓜步 相尋失守?!薄痘ㄔ潞邸返谒牧兀骸案厕H相尋,曾不知戒,內(nèi)閣耳目猶人有先機議處,以肅戎行者乎?”
(2).尋訪;找尋。 唐 韋瓘 《周秦行紀(jì)》:“今夜風(fēng)月甚佳,偶有二女伴相尋,況又遇嘉賓,不可不成一會?!?宋 朱熹 《麗澤堂》詩:“感君懷我意,千里夢相尋?!薄端疂G傳》第十九回:“到得那里,相尋著 吳用 、 劉唐 船隻,合做一處?!?/p>
形影
(1) 物體和身影
形影不離
(2) 身體的影子
她的形影不時地出現(xiàn)在他的腦海中
音聲
(1).樂音;音樂?!吨芏Y·地官·鼓人》:“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音聲?!?三國 魏 嵇康 《琴賦》:“余少好音聲,長而玩之?!?唐 韓愈 《唐故檢校尚書左仆射右龍武軍統(tǒng)軍劉公墓志銘》:“公不好音聲,不大為居宅,於諸帥中獨然?!?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鳳陽士人》:“音聲靡靡,風(fēng)度狎褻。”
(2).泛指聲音。《列子·楊朱》:“夫耳之所欲聞?wù)咭袈?,而不得聽者,謂之閉聽?!?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一:“又有鴛鴦,雌雄各一,恒棲樹上,晨夕不去,交頸悲鳴,音聲感人?!?元 鄭光祖 《倩女離魂》第二折:“這等夜深,只聽得岸上女人音聲,好似我 倩女 小姐。” 聞一多 《紅燭·紅豆》:“聽他跳激底音聲,這般凄楚!這般清切!”
日夜
白天和黑夜
其時日夜兵火交迫。——《廣州軍務(wù)記》
日夜望將軍至。——《史記·項羽本紀(jì)》
何用
(1).為什么?!对姟ば⊙拧す?jié)南山》:“國既卒斬,何用不監(jiān)?” 孔穎達 疏:“何以不監(jiān)察之而令相伐也?”《穀梁傳·莊公六年》:“何用弗受也?為以王命絶之也?!?/p>
(2).憑什么;用什么?!斗Y梁傳·僖公元年》:“是 齊侯 與? 齊侯 也。何用見其是 齊侯 也?” 漢 王充 《論衡·骨相》:“人曰命難知。命甚易知。知之何用?用之骨體。” 唐 韓愈 《食曲河驛》詩:“殺身諒無補,何用答生成?”
(3).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用、不須?!逗鬂h書·孔融傳》:“ 文舉 舍我死,吾何用生為?” 唐 王泠然 《題河邊枯柳》詩:“今日摧殘何用道!數(shù)里曾無一株好。”《續(xù)資治通鑒·帝顯德元年》:“今皆國家臣子也,何用致疑!”《二刻拍案驚奇》第十七卷:“﹝ 景小姐 ﹞遂也回他一首,和其末韻云……知音已有新裁句,何用重挑焦尾琴?!?魯迅 《故事新編·奔月》:“如果那時不去射殺它,留到現(xiàn)在,足可以吃半年,又何用天天愁飯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