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精品久久人妻白浆|精品国产仑片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精品亚洲四区|中文在线一区精品


  • <dd id="kqay2"><nav id="kqay2"></nav></dd>
    <abbr id="kqay2"></abbr>
    首頁 >> 古詩文 >>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并序原文 詩詞名句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并序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原文

    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
    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
    爧如羿射九日落,嬌如群帝驂龍翔。
    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絳唇珠袖兩寂寞,晚有弟子傳芬芳。
    臨潁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揚(yáng)揚(yáng)。
    與余問答既有以,感時(shí)撫事增惋傷。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孫劍器初第一。
    五十年間似反掌,風(fēng)塵澒洞昏王室。
    梨國子弟散如煙,女樂馀姿映寒日。
    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蕭瑟。
    玳弦急管曲復(fù)終,樂極哀來月東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繭荒山轉(zhuǎn)愁疾。

    詩詞問答

    問:《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并序》的作者是誰?答:杜甫
    問:該詩寫于哪個(gè)朝代?答:唐代
    問:該詩是什么體裁?答:樂府
    問:杜甫的名句有哪些?答:杜甫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原序
    大歷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別駕元持宅見臨潁李十二娘舞《劍器》,壯其蔚,問其所師,曰:“余公孫大娘弟子也?!遍_元五載,余尚童稚,記于郾城觀公孫氏舞《劍器渾脫》,瀏漓頓挫,獨(dú)出冠時(shí),自高頭宜春梨園二伎坊內(nèi)人,洎外供奉,曉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孫一人而已。玉貌錦衣,況余白首,今茲弟子,亦匪盛顏,既辨其由來,知波瀾莫二,撫事感慨,聊為《劍器行》。往者吳人張旭,善草書書帖,數(shù)常于鄴縣見公孫大娘舞《西河劍器》,自此草書長進(jìn),豪蕩感激,即公孫可知矣。

    譯文

    唐大歷二年十月十九日,我在夔府別駕元持家里,觀看臨潁李十二娘跳劍器舞,覺得舞姿矯健多變非常壯觀, 就問她是向誰學(xué)習(xí)的?她說:“我是公孫大娘的學(xué)生”。玄宗開元五年,我還年幼,記得在郾城看過公孫大娘跳《劍器》和《渾脫》舞,流暢飄逸而且節(jié)奏明朗,超群出眾,當(dāng)代第一,從皇宮內(nèi)的宜春、梨園弟子 到宮外供奉的舞女中,懂得此舞的,在唐玄宗初年,只有公孫大娘一人而已。當(dāng)年她服飾華美,容貌漂亮,如今我已是白首老翁,眼前她的弟子李十二娘,也已經(jīng)不是年輕女子了。既然知道了她舞技的淵源,看來她們師徒的舞技一脈相承,撫今追昔,心中無限感慨,姑且寫了《劍器行》這首詩。 聽說過去吳州人張旭,他擅長書寫草書字帖,在鄴縣經(jīng)常觀看公孫大娘跳一種《西河劍器》舞,從此草書書法大有長進(jìn),豪放激揚(yáng),放蕩不羈,由此可知公孫大娘舞技之高超了。

    從前有個(gè)漂亮女人,名叫公孫大娘,每當(dāng)她跳起劍舞來,就要轟動四方。

    觀看人群多如山,心驚魄動臉變色,天地也被她的舞姿感染,起伏震蕩。

    劍光璀燦奪目,有如后羿射落九日, 舞姿矯健敏捷,恰似天神駕龍飛翔,

    起舞時(shí)劍勢如雷霆萬鈞,令人屏息,收舞時(shí)平靜,好象江海凝聚的波光。

    鮮紅的嘴唇綽約的舞姿,都已逝去,到了晚年,有弟子把藝術(shù)繼承發(fā)揚(yáng)。

    臨潁美人李十二娘,在白帝城表演,她和此曲起舞,精妙無比神采飛揚(yáng)。

    她和我談?wù)摵镁?,關(guān)于劍舞的來由,我憶昔撫今,更增添無限惋惜哀傷。

    當(dāng)年玄宗皇上的侍女,約有八千人,劍器舞姿數(shù)第一的,只有公孫大娘。

    五十年的光陰,真好比翻一下手掌,連年戰(zhàn)亂烽煙彌漫,朝政昏暗無常。

    那些梨園子弟,一個(gè)個(gè)地?zé)熛粕?,只留李氏的舞姿,掩映冬日的寒光?/p>

    金粟山玄宗墓前的樹木,已經(jīng)合抱,瞿塘峽白帝城一帶,秋草蕭瑟荒涼。

    玳弦琴瑟急促的樂曲,又一曲終了,明月初出樂極生悲,我心中惶惶。

    我這老夫,真不知哪是要去的地方, 荒山里邁步艱難,越走就越覺凄傷。

    注釋

    公孫大娘:唐玄宗開元年間著名的教坊舞伎。公孫是其姓,大娘是對年長婦人的敬稱。弟子:徒弟,學(xué)生;公孫大娘弟子,即序中所說的李十二娘。劍器,古舞曲名,屬健舞(武舞)之一,舞者為女子,作男子戎裝,空手而舞。表現(xiàn)出一種力與美相結(jié)合的武健精神。今有人考證謂執(zhí)劍而舞。

    大歷:唐代宗李豫年號(766—779)。大歷二年,即年。

    別駕:官名,州刺史的佐吏。又唐代都督府屬官也有別駕。元持,人名,生平不詳。臨潁,縣名,治所在今河南省臨穎縣西北。臨潁是李十二娘籍貫。

    壯:用作動詞,有贊賞、欽佩之意。蔚跂(qí),光彩煥發(fā)、姿態(tài)矯健的樣子。

    問其所師:問她的技藝是跟誰所學(xué)。師,學(xué)習(xí)。

    開元五載:即公元717年。載,年。

    童稚:年幼。開元五年杜甫6歲。

    郾(yǎn)城:縣名,即今河南省郾城縣。公孫氏,即公孫大娘。劍器渾脫,把劍器舞和渾脫舞結(jié)合起來的一種新型舞蹈。渾脫,也是唐代流行的一種健舞。

    瀏漓(lí)頓挫:流利暢酣而又曲折有致。瀏漓,流利飄逸的樣子。頓挫,形容舞蹈跌宕起伏,回旋曲折。

    獨(dú)出:特出,超群出眾。冠時(shí):在當(dāng)時(shí)數(shù)第一。

    高頭宜春、梨園二伎坊內(nèi)人:指供奉宮廷的歌舞女藝人。高頭,猶如說“前頭”,指在皇帝跟前。宜春,即宜春院。宜春院與梨園是唐玄宗時(shí)宮內(nèi)教授歌舞的處所。伎坊,也稱教坊,是教練歌舞的機(jī)構(gòu)。內(nèi)人,宮中的女伎,也稱“前頭人”。

    洎(jì):及。外供奉舞女,與內(nèi)人相對而言,指不居宮中,隨時(shí)應(yīng)詔入宮表演的歌舞藝伎。一本無“舞女”二字。

    曉:通曉。

    圣文神武皇帝:唐玄宗的尊號,開元二十七年(739)群臣所上。

    初:初年。

    玉貌:美自如玉的容貌。錦衣:華美彩色的服飾。況,何況。余,我。白首,白頭,指年老。

    茲:這個(gè)。匪,同“非”,不是。盛顏,指年輕時(shí)的容貌。

    辨:明白,弄清楚。由來,指李十二娘舞藝的師承淵源。波瀾,比喻事物的起伏變化,這里泛指舞蹈的意態(tài)節(jié)奏等藝術(shù)風(fēng)格。莫二,沒有兩樣。

    慷慨:情緒激昂,心情激動。

    昔者:從前。

    數(shù):屢次,多次。嘗:曾經(jīng)。西河劍器:劍器舞的一種。

    豪蕩感激:指書法意態(tài)飛動,飽含著激情。感激,激動。

    即公孫可知矣:那么公孫大娘舞蹈藝術(shù)的高妙便可想而知了。即,則,那么。

    佳人:美人。

    動四方:轟動四方。

    觀者如山:形容觀看的人多。色沮喪,指圈震驚而失色。

    之:指公孫大娘的舞蹈。低昂,一起一伏。表示震動。一說,低昂是偏義復(fù)詞,取其“低”義。

    ?:閃爍的樣子。后羿射九日,上古神話,在堯統(tǒng)治天下的時(shí)代,天上有十個(gè)太陽一起出來,莊稼草木都曬枯焦了,堯就派后羿去射日,結(jié)果射落了其中的九個(gè)。

    矯:矯捷,形容動作有力而敏捷。帝,天神。驂,駕在車兩旁的馬,這里用作動詞;驂龍,猶言駕著龍。

    來:指開場。劍器舞主要以鼓伴奏,舞前鼓樂喧闐,形成一種緊張的戰(zhàn)斗氣氛。鼓聲一落,舞者登場,所以說“雷霆收震怒”。震怒,盛怒,大怒。

    罷:結(jié)束,指收場。凝,凝聚,凝固,形容舞蹈結(jié)束時(shí)靜止不動。

    絳唇:大紅的嘴唇,這里指青年時(shí)代的公孫大娘。珠袖,飾有珍珠的衣袖,借指公孫大娘的舞姿。寂寞,無聲無息,兩寂寞,是說人舞俱亡。傳,繼承。芬芳,香氣,這里比喻舞藝美妙,不同凡俗。

    臨穎美人:指李十二娘。白帝,即白帝城。故址在夔州(今四川奉節(jié)城東白帝山上),這里指夔州城。

    神揚(yáng)揚(yáng):神彩飛揚(yáng)。

    既有以:即序文中所說“既辨其由來”之意。以,因由,原委。時(shí),時(shí)局。事,指往事,即下文所言之事。惋傷,悵恨悲傷。

    先帝:指已故的唐玄宗。八千人,極言人多,不一定是確數(shù)。

    初:當(dāng)初。

    五十年間:自杜甫于唐玄宗開元五年(717年)在郾城觀看公孫大娘舞劍器渾脫,到代宗大歷二年(公元767年)在夔州見李十二娘舞劍器而寫此詩,其間正好是年。

    風(fēng)塵:比喻戰(zhàn)亂。

    澒(hòng)洞,彌漫無際?;?,昏暗,比喻國運(yùn)衰退。王室,指朝廷。

    玳弦:以玳瑁裝飾的琴瑟。

    老夫:杜甫自指。不知其所往,不知道往哪里去,形容心情迷惘。

    繭:通“研”,指腳掌因磨擦而生的厚皮,這里用作動詞。轉(zhuǎn),倒,反。疾,快。

    詩文賞析

    【評析】:

    詩序?qū)懙孟笊⑽脑姡荚谡f明目睹李十二娘舞姿,并聞其先師,觸景生情,撫今思昔,記起童年觀看公孫大娘之劍舞,贊嘆其舞技高超,并以張旭見舞而書藝大有長進(jìn)之故事點(diǎn)綴。

    詩開頭八句,先寫公孫大娘的舞技高超,如“羿射九日”,“驂龍飛翔”。接著“絳唇”六句,寫公孫氏死后,劍舞沉寂,幸好晚年還有弟子承繼?!跋鹊邸绷涔P鋒一轉(zhuǎn),又寫五十年前公孫氏是宮里八千舞女中首屈一指,然而安史之亂后,“宜春”、“梨園”的人才早已煙消云散了。如今只有殘存的教坊藝人李十二娘?!敖鹚凇绷涫俏猜?,感慨身世悲涼。

    全詩氣勢雄渾,沉郁悲壯。見《劍器》而傷往事,撫事慷慨,大有時(shí)序不同,人事蹉跎之感。詩以詠李氏,而思公孫;詠公孫而思先帝,寄托作者念念不忘先帝盛世,慨嘆當(dāng)今衰落之情。語言富麗而不浮艷,音節(jié)頓挫而多變。(劉建勛)

    【簡析】:

    詩人寫此詩年已55歲,飽經(jīng)憂患,卻仍滯留異鄉(xiāng),自有不勝今昔興衰之感,詩中借幾十年前觀看玄宗開元年間著名舞蹈家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的回憶,傾述了這種感情。

    有人說,杜甫是以詩為文,韓愈是以文為詩。杜甫這個(gè)序,正是以詩為文。不僅主語虛詞大半省略,而且在感慨轉(zhuǎn)折之處,還用跳躍跌宕的筆法。不過,序文的內(nèi)容仍然是清楚的:他先敘在夔州看了公孫大娘弟子所表演的劍器舞,然后回憶自己童年時(shí)在郾城親見公孫大娘的舞蹈,說明當(dāng)唐玄宗初年,公孫大娘的劍器舞在內(nèi)外教坊獨(dú)享盛名的情況。撫今思昔,深有感慨,因而寫成這首《劍器行》。這篇序?qū)懙煤苡性娨?,結(jié)尾講大書法家張旭見公孫劍舞而草書長進(jìn)的故事,尤其見出詩人對公孫舞蹈藝術(shù)的敬佩。

    “劍器舞”是什么樣的舞蹈呢?唐代的舞蹈分為健舞和軟舞兩大類,劍器舞屬于健舞之類。晚唐鄭嵎《津陽門詩》說:“公孫劍伎皆神奇”,自注說:“有公孫大娘舞劍,當(dāng)時(shí)號為雄妙?!彼究請D《劍器》詩說:“樓下公孫昔擅場,空教女子愛軍裝”??梢娺@是一種女子穿著軍裝的舞蹈,舞起來,有一種雄健剛勁的姿勢和瀏漓頓挫的節(jié)奏。

    詩的開頭八句是先寫公孫大娘的舞蹈:很久以前有一個(gè)公孫大娘,她善舞劍器的名聲傳遍了四面八方。人山人海似的觀眾看她的舞蹈都驚訝失色,整個(gè)天地好象也在隨著她的劍器舞而起伏低昂,無法恢復(fù)平靜?!隘崛玺嗌渚湃章洹彼木?,或稱為“四如句”,前人解釋不一,這大體是描繪公孫舞蹈給杜甫留下的美好印象。羿射九日,可能是形容公孫手持紅旗、火炬或劍器作旋轉(zhuǎn)或滾翻式舞蹈動作,好象一個(gè)接一個(gè)的火球從高而下,滿堂旋轉(zhuǎn);驂龍翔舞,是寫公孫翩翩輕舉,騰空飛翔;雷霆收怒,是形容舞蹈將近尾聲,聲勢收斂;江海凝光,則寫舞蹈完全停止,舞場內(nèi)外肅靜空闊,好象江海風(fēng)平浪靜,水光清澈的情景。

    “絳唇珠袖兩寂寞”以下六句,突然轉(zhuǎn)到公孫死后劍器舞的沉寂無聞,幸好晚年還有弟子繼承了她的才藝。跟著寫她的弟子臨潁李十二娘在白帝城重舞劍器,還有公孫氏當(dāng)年神采飛揚(yáng)的氣概。同李十二娘一席談話,不僅知道她舞技的師傳淵源,而且引起了自己撫今思昔的無限感慨。

    “先帝侍女八千人”以下六句,筆勢又一轉(zhuǎn)折,思想又回到五十年前?;貞涢_元初年,當(dāng)時(shí)政治清明,國勢強(qiáng)盛,唐玄宗在日理萬機(jī)之暇,親自建立了教坊和梨園,親選樂工,親教法曲,促成了唐代歌舞藝術(shù)的空前繁榮,當(dāng)時(shí)宮庭內(nèi)和內(nèi)外教坊的歌舞女樂就有八千人,而公孫大娘的劍器舞又在八千人中“獨(dú)出冠時(shí)”,號稱第一??墒俏迨隁v史變化多大??!一場安史之亂把大唐帝國的整個(gè)天下鬧得風(fēng)塵四起、天昏地黑。唐玄宗當(dāng)年親自挑選、親自培養(yǎng)的成千上萬的梨園弟子、歌舞人材,也在這一場浩劫中煙消云散了,如今只有這個(gè)殘存的教坊藝人李十二娘的舞姿,還在冬天殘陽的余光里映出美麗而凄涼的影子。對曾經(jīng)親見開元盛世的文藝繁榮,曾經(jīng)親見公孫大娘《劍器舞》的老詩人杜甫說來,這是他晚年多么難得的精神安慰,可是又多么地令他黯然神傷啊!這一段是全詩的高潮。善于用最簡短的幾句話集中概括巨大的歷史變化和廣闊的社會內(nèi)容,正是杜詩“沉郁頓挫”的表現(xiàn)。

    “金粟堆南木已拱”以下六句,是全詩的尾聲。詩人接著上段深沉的感慨,說玄宗已死了六年,在他那金粟山上的陵墓上,樹已夠雙手拱抱了。而自己這個(gè)玄宗時(shí)代的小臣,卻流落在這個(gè)草木蕭條的白帝城里。末了寫別駕府宅里的盛筵,在又一曲急管繁弦的歌舞之后告終了,這時(shí)下弦月已經(jīng)東出了,一種樂極哀來的情緒支配著詩人,他不禁四顧茫茫,百端交集,行不知所往,止不知所居,長滿老繭的雙足,拖著一個(gè)衰老久病的身軀,寒月荒山,踽踽獨(dú)行。身世的悲涼,就不言而可知了?!稗D(zhuǎn)愁疾”三字,是說自己以繭足走山道本來很慢,但在心情沉重之時(shí),卻反而怪自己走得太快了。

    這首七言歌行自始至終并沒有離開公孫大娘師徒和劍器舞,但是從全詩那雄渾的氣勢,從“五十年間似反掌,風(fēng)塵澒洞昏王室”這樣力透紙背的詩史之筆,又感到詩人的確是在通過歌舞的事,反映五十年來興衰治亂的歷史。王嗣奭總評這首詩說:“此詩見劍器而傷往事,所謂撫事慷慨也。故詠李氏,卻思公孫;詠公孫,卻思先帝;全是為開元天寶五十年治亂興衰而發(fā)。不然,一舞女耳,何足搖其筆端哉!”(《杜詩祥注》引《杜臆》)這一段評語,分析全詩的層次、中心,說得相當(dāng)中肯。但是,他說“一舞女耳,何足搖其筆端哉!”并不符合杜甫本來的思想,杜甫是十分重視和熱愛藝術(shù)的。

    這首詩的藝術(shù)風(fēng)格,既有“瀏漓頓挫”的氣勢節(jié)奏,又有“豪蕩感激”的感人力量,是七言歌行中沉郁悲壯的杰作。開頭八句,富麗而不浮艷,鋪排而不呆板。“絳唇珠袖”以下,則隨意境之開合,思潮之起伏,語言音節(jié)也隨之頓挫變化。全詩既不失雄渾完整的美,用字造句又有渾括錘煉的功力。篇幅雖然不太長,包容卻相當(dāng)廣大。從樂舞之今昔對比中見五十年的興衰治亂,沒有沉郁頓挫的筆力是寫不出來的。(廖仲安)

    0
    糾錯

    精彩推薦:

    • 作者:韋應(yīng)物,朝代:唐代
      標(biāo)簽:唐詩三百首,敘事,抒情同情
      客從東方來,衣上灞陵雨。問客何為來,采山因買斧。冥冥花正開,飏飏燕新乳。昨別今已春,鬢絲生幾縷。
    • 作者:高適,朝代:唐代
      標(biāo)簽:敘事,諷刺
      尚有綈袍贈,應(yīng)憐范叔寒。不知天下士,猶作布衣看。
    • 作者:左丘明,朝代:先秦
      標(biāo)簽:古文觀止敘事
      楚子狩于州來,次于潁尾,使蕩侯、潘子、司馬督、囂尹午、陵尹喜帥師圍徐以懼吳。楚子次于乾溪,以為之援。   雨雪,王皮冠,秦復(fù)陶,翠被,豹舄,執(zhí)鞭以出,仆析父從。右尹子革夕,王見之。去冠被,舍鞭,與之語曰:“昔我先王熊繹與呂伋、王孫牟、燮父、禽父,并事康王,四國皆有分,我獨(dú)無有。今吾使人于周,求鼎以為分,王其與我乎?”   對曰:“與君王哉!昔我先王熊繹,辟在荊山,篳路藍(lán)縷,以處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齊,王舅也;晉及魯、衛(wèi),王母弟也。楚是以無分,而彼皆有。今周與四國服事君王,將唯命是從,豈其愛鼎?”王曰:“昔我皇祖伯父昆吾,舊許是宅。今鄭人貪賴其田,而不我與。我若
    • 作者:張耒,朝代:宋代
      標(biāo)簽:七夕節(jié),敘事愛情
      人間一葉梧桐飄,蓐收行秋回斗杓。神官召集役靈鵲,直渡銀河云作橋。河?xùn)|美人天帝子,機(jī)杼年年勞玉指。纖成云霧紫星衣,辛苦無歡容不理。帝憐獨(dú)居無與娛,河西嫁與牽牛夫。自從嫁得廢織纴,綠鬢云鬟朝暮梳。貪歡不歸天帝怒,謫歸卻理來時(shí)路。但令一歲一相見,七月七日橋邊渡。別長會少知奈何,卻悔從來歡愛多。匆匆萬事說不盡,燭龍已駕隨羲和。河邊靈官催曉發(fā),令嚴(yán)不管輕離別??諏I作雨滂沱,淚痕有盡愁無歇。我言織女君莫嘆,天地?zé)o窮會相見。猶勝姮娥不嫁人,夜夜孤眠廣寒殿。
    • 作者:蘇洵,朝代:宋代
      標(biāo)簽:古文觀止,敘事,寫人抒情
      至和元年秋,蜀人傳言有寇至,邊軍夜呼,野無居人,謠言流聞,京師震驚。方命擇帥,天子曰:“毋養(yǎng)亂,毋助變。眾言朋興,朕志自定。外亂不作,變且中起,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競,惟朕一二大吏。孰為能處茲文武之間,其命往撫朕師?”乃推曰:張公方平其人。天子曰:“然?!惫杂H辭,不可,遂行。  冬十一月至蜀,至之日,歸屯軍,撤守備,使謂郡縣:“寇來在吾,無爾勞苦?!泵髂暾滤返?,蜀人相慶如他日,遂以無事。又明年正月,相告留公像于凈眾寺,公不能禁?! ∶缄柼K洵言于眾曰:“未亂,易治也;既亂,易治也;有亂之萌,無亂之形,是謂將亂,將亂難治,不可以有亂急,亦不可以無亂弛。惟是元年之秋,如器之欹,未墜于地。惟爾張
    • 作者:杜甫,朝代:唐代
      標(biāo)簽:敘事,人生
      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須改變?nèi)缟n狗。古往今來共一時(shí),人生萬事無不有。近者抉眼去其夫,河?xùn)|女兒身姓柳。丈夫正色動引經(jīng),酆城客子王季友。群書萬卷常暗誦,孝經(jīng)一通看在手。貧窮老瘦家賣屐,好事就之為攜酒。豫章太守高帝孫,引為賓客敬頗久。聞道三年未曾語,小心恐懼閉其口。太守得之更不疑,人生反覆看亦丑。明月無瑕豈容易,紫氣郁郁猶沖斗。時(shí)??烧陶婧揽?,二人得置君側(cè)否。太守頃者領(lǐng)山南,邦人思之比父母。王生早曾拜顏色,高山之外皆培塿。用為羲和天為成,用平水土地為厚。王也論道阻江湖,李也丞疑曠前后。死為星辰終不滅,致君堯舜焉肯朽。吾輩碌碌飽飯行,風(fēng)后力牧長回首。
    • 作者:李白,朝代:唐代
      標(biāo)簽:敘事
      金鏡霾六國,亡新亂天經(jīng)。焉知高光起,自有羽翼生。蕭曹安山兒屼,耿賈摧欃槍。吾家有季父,杰出圣代英。雖無三臺位,不借四豪名。激昂風(fēng)云氣,終協(xié)龍虎精。弱冠燕趙來,賢彥多逢迎。魯連善談笑,季布折公卿。遙知禮數(shù)絕,??植缓喜?。惕想結(jié)宵夢,素心久已冥。顧慚青云器,謬奉玉樽傾。山陽五百年,綠竹忽再榮。高歌振林木,大笑喧雷霆。落筆灑篆文,崩云使人驚。吐辭又炳煥,五色羅華星。秀句滿江國,高才掞天庭。宰邑艱難時(shí),浮云空古城。居人若薙草,掃地?zé)o纖莖?;轁杉帮w走,農(nóng)夫盡歸耕。廣漢水萬里,長流玉琴聲。雅頌播吳越,還如泰階平。小子別金陵,來時(shí)白下亭。群鳳憐客鳥,差池相哀鳴。各拔五色毛,意重泰山輕。贈微所費(fèi)廣,斗水澆長鯨
    • 作者:司馬遷,朝代:兩漢
      標(biāo)簽:初中文言文,敘事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陳涉少時(shí),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傭者笑而應(yīng)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發(fā)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xiāng)。陳勝﹑吳廣皆次當(dāng)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jì)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dāng)立,當(dāng)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xiàng)燕為楚將,數(shù)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
    • 作者:歐陽修,朝代:宋代
      標(biāo)簽:古文觀止,敘事抒情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飲滁水而甘。問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遠(yuǎn)。其上則豐山,聳然而特立;下則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顧而樂之。于是疏泉鑿石,辟地以為亭,而與滁人往游其間?! 〕谖宕筛曛H,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嘗以周師破李景兵十五萬于清流山下,生擒其皇甫輝、姚鳳于滁東門之外,遂以平滁。修嘗考其山川,按其圖記,升高以望清流之關(guān),欲求輝、鳳就擒之所。而故老皆無在也,蓋天下之平久矣。自唐失其政,海內(nèi)分裂,豪杰并起而爭,所在為敵國者,何可勝數(shù)?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憑恃險(xiǎn)阻,鏟削消磨,百年之間,漠然徒見山高而水清。欲問其事,而遺老盡矣!  今滁介江淮之間,舟車商
    • 作者:吳偉業(yè),朝代:清代
      標(biāo)簽:敘事
      鼎湖當(dāng)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guān),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怒為紅顏。紅顏流落非吾戀,逆賊夭亡自荒宴。電掃黃巾定黑山,哭罷君親再相見。相見初經(jīng)田竇家,侯門歌舞出如花。許將戚里箜篌伎,等取將軍油壁車。家本姑蘇浣花里,圓圓小字嬌羅綺。夢向夫差苑里游,宮娥擁入君王起。前身合是采蓮人,門前一片橫塘水。橫塘雙槳去如飛,何處豪家強(qiáng)載歸。此際豈知非薄命,此時(shí)唯有淚沾衣。薰天意氣連宮掖,明眸皓齒無人惜。奪歸永巷閉良家,教就新聲傾坐客。坐客飛觴紅日暮,一曲哀弦向誰訴?白晰通侯最少年,揀取花枝屢回顧。早攜嬌鳥出樊籠,待得銀河幾時(shí)渡?恨殺軍書抵死催,苦留后約將人誤。相約恩深相見難,一朝蟻賊滿長安??蓱z思婦樓頭柳,認(rèn)作天邊
    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
    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
    詞典網(wǎng)app
    下載詞典網(wǎng)APP
    用手機(jī)掃一掃
    手機(jī)版 古詩文 在線查詢
    詞典網(wǎng) www.jiebes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