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援辭原文
先出也衣絺紵。后出也滿囹圄。
吾今見民之洋洋然。
東走而不知所處。
有人自南方來。
鮒入而(左魚右見)居。
使人之朝草國為墟。
殷有比干。
吳有子胥。
齊有狐援。
己不用若言。
又?jǐn)僦畺|閭。
每斮者經(jīng)吾參夫二子者乎。
詩詞問答
問:狐援辭的作者是誰?答:先秦?zé)o名
問:狐援辭寫于哪個朝代?答:先秦
問:狐援辭是什么體裁?答:樂府
問:先秦?zé)o名的名句有哪些?答:先秦?zé)o名名句大全
參考注釋
囹圄
監(jiān)獄。同“囹圉”
至于守司囹圄,禁制刑罰,人臣擅之,此謂刑劫。——《韓非子·三守》
才出囹圄
洋然
(1).猶茫然。模糊不清?!赌印そ?jīng)說下》:“意,相也。若‘楹輕於秋’,其於意也洋然?!?譚戒甫 校釋:“洋然,猶言汒然;汒洋疊韻聯(lián)綿字,義得通也。又《集韻》:‘汒,亦作芒;通作茫。’則茫然,猶言茫昧然,不可知之貌也。”
(2).舒緩自在貌。 宋 沉括 《夢溪補筆談·藥議》:“予嘗見丞相 荊公 喜放生,每日就市買活魚,縱之江中,莫不洋然。”
憂思貌。 明 宋濂 《凝道記上》:“ 龍門子 仰瞻俯睨,洋然若有得者,乃賦《白云》之歌……歌罷,復(fù)北面而嘆?!?/p>
不知
是指對于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所處
指所駐之地。 唐 韓愈 《黃家賊事宜狀》:“其經(jīng)略使若置在 邕州 ,與賊隔江對岸,兵鎮(zhèn)所處,物力必全。”
有人
(1).謂有杰出的人物?!稌x書·忠義傳序》:“ 卞壼 、 劉超 、 鐘雅 、 周虓 等已入列傳,其餘即敍其行事,以為《忠義傳》,用旌 晉氏 之有人焉?!?唐 韓愈 《興元少尹房君墓志》:“ 房 故為官族,稱世有人?!?/p>
(2).謂有靠山。如:朝中有人好做官。
(3).泛指有某人?!睹献印けM心下》:“有人曰:‘我善為陳,我善為戰(zhàn),大罪也?!?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一:“櫻桃小口嬌聲顫,不防花下,有人腸斷?!?巴金 《春》一:“有人從梅林那面走過來,發(fā)出了這樣的叫聲?!?/p>
南方
位于一特定的或暗示的方位點以南的地區(qū)或國家(在我國指長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地區(qū))
今南方(川之西南、滇之北部)已定。——諸葛亮《出師表》
左魚
符契的左半。 唐 宋 時符契作魚形,故名。見《新唐書·車服志》、《宋史·兵志十》。 唐 杜牧 《新轉(zhuǎn)南曹未敘朝散初秋暑退出守吳興書此篇以自見志》詩:“平生江海志,佩得左魚歸?!?宋 王楙 《野客叢書·郡守左符》:“ 唐 故事,以左魚給郡守,以右魚留郡庫,每郡守之官,以左魚合郡庫之右魚,以此為信?!币喾Q“ 左魚符 ”。 宋 楊萬里 《跋陸務(wù)觀<劍南詩稿>》詩之二:“ 劍外 歸乘使者車, 浙東 新得左魚符?!?/p>
使人
傭人,奴仆?!冻蹩膛陌阁@奇》卷四:“明日, 魏博 搜捕金盒,一軍憂疑。這里卻教了使人送還他去, 田承嗣 一見驚慌,知是劍俠,恐怕取他首級,把邪謀都息了。” 蕭紅 《生死場》三:“家中地主的使人早等在門前,地主們就連一塊銅板也從不舍棄在貧農(nóng)們的身上?!?/p>
奉命出使的人?!蹲髠鳌は骞吣辍罚骸?趙孟 曰:‘牀笫之言不踰閥,況在野乎?非使人之所得聞也?!?宋 陸游 《老學(xué)庵筆記》卷六:“沙糖中國本無之。 唐太宗 時,外國貢至,問其使人。:‘此何物?’云:‘以甘蔗汁煎。’”《明史·太祖紀(jì)》:“六月戊寅, 察罕 以書來報,留我使人不遣?!?/p>
比干
商代貴族,紂王叔父,官少師。相傳因?qū)抑G紂王,被剖心而死
伍子逢殃兮, 比干菹醢。——《楚辭·屈原·涉江》
子胥
春秋 楚 大夫 伍員 的字。 楚平王 殺其父 奢 兄 尚 ,其經(jīng) 宋 鄭 入 吳 ,助 闔廬 奪取王位,整軍經(jīng)武。不久,攻破 楚國 ,掘 楚平王 之墓,鞭尸三百。 吳王 夫差 時,因力諫停止攻 齊 ,拒絕 越國 求和,而漸被疏遠。后 夫差 賜劍命 * ,并以鴟夷革盛其尸浮于 江 上。《莊子·盜跖》:“ 比干 剖心,子胥抉眼,忠之禍也?!?漢 桓寬 《鹽鐵論·散不足》:“此詩人所以傷而作, 比干 子胥 遺身而忘禍也。” 唐 李白 《行路難》詩:“ 子胥 既棄 吳 江上, 屈原 終投 湘水 濱?!?明 許自昌 《水滸記·義什》:“那區(qū)區(qū)保正,真成一擲賭乾坤。效漁人縱 子胥 星奔,驅(qū)馳傳信,早見馬足起紅塵?!?楊超 《就義詩》:“留得 子胥 豪氣在,三年歸報 楚王 仇!”
不用
用不著,不必
不用你管這事
你留步吧,不用下去了
東閭
(1). 春秋 時 齊國 東門名?!蹲髠鳌は骞四辍罚骸?范鞅 門于 揚門 ; 州綽 門于 東閭 ?!?杜預(yù) 注:“ 齊 東門也。”《呂氏春秋·貴直》:“ 齊王 問吏曰:‘哭國之法若何?’吏曰:‘?dāng)??!踉唬骸蟹?。’吏陳斧質(zhì)於 東閭 ?!?/p>
(2).復(fù)姓。 漢 有 東閭氏 。參閱《漢書·霍光傳》“有女與帝相配” 唐 顏師古 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