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原文
老抱孤蹤,歲寒之松。靜含遠(yuǎn)韻,霜曉之鐘。
黃氏之羊起石,陶家之梭化龍。
剎剎塵塵見身相,門門何處不相逢。
詩詞問答
問: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的作者是誰?答:釋正覺
問: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寫于哪個(gè)朝代?答:宋代
問:釋正覺的名句有哪些?答:釋正覺名句大全
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孤蹤
亦作“ 孤蹤 ”。1.孤單。 明 楊慎 《存歿絕句·安公石》:“一疾緣醫(yī)誤,孤蹤住世慵。”《續(xù)資治通鑒·宋孝宗隆興元年》:“今臣以孤蹤,動(dòng)輙掣肘,將安用之?”《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老和尚見他孤蹤,時(shí)常煨了茶送在他房里,陪著説話到一二更天。”
(2).孤獨(dú)的蹤跡;前人遺跡。 明 王世貞 《鳴鳳記·林遇夏舟》:“黃沙邊地,孤蹤久淹滯,霜徑秋容老?!?明 屠隆 《綵毫記·汾陽報(bào)恩》:“寂寞遙天戰(zhàn)玉龍,板扉人不到,掩寒松。路迷樵徑斷孤蹤,修竹里,一縷炊煙濃。”
見“ 孤蹤 ”。
歲寒
一年中的寒冷季節(jié),深冬
余捉蟋蟀,汝奮臂其間;歲寒蟲僵,同臨其穴。——清· 袁枚《祭妹文》
遠(yuǎn)韻
見“ 遠(yuǎn)韻 ”。
亦作“ 遠(yuǎn)韻 ”。1.高遠(yuǎn)的風(fēng)韻?!稌x書·庾敳傳》:“ 敳 字 子嵩 ,長不滿七尺,而腰帶十圍,雅有遠(yuǎn)韻?!?宋 陳師道 《寄答王直方》詩:“懷祿有遐心,從俗無遠(yuǎn)韻?!?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藝林學(xué)山五》:“ 子安 才藻,獨(dú)步初 唐 。入盛 唐 似過 右丞 ,而遠(yuǎn)韻不及,終是弱於 李 杜 。” 清 劉大櫆 《<朱子穎詩集>序》:“與 子穎 同上 泰山 ,登 日觀 ,慨然想見隱君子之高風(fēng),其幽懷遠(yuǎn)韻,與 子穎 畧相近云?!?/p>
(2).傳及遠(yuǎn)方的聲音。 宋 朱熹 《南安道中》詩:“高蟬多遠(yuǎn)韻,茂樹有餘音?!?/p>
霜曉
霜晨。有霜的早晨。 唐 魏樸 《和皮日休<悼鶴>》:“霜曉起來無問處,伴僧彈指遶荷塘?!?宋 蘇軾 《登州海市》詩:“重樓翠阜出霜曉,異事驚倒百歲翁?!?清 高愿 《南浦·秋水》詞:“白露濕蒹葭,溯中央,忽聽烏啼霜曉?!?/p>
起石
指 黃初平 叱石成羊的故事。相傳 黃初平 ,年十五,家使牧羊,有道士見其良謹(jǐn),便帶他到 金華山 石室中修煉,四十余年不復(fù)念家。其兄 初起 行山尋索,遂得相見。問 初平 :“羊何在?”曰:“近在山東耳?!?初起 往視之,但見白石而還。 初平 與俱往看之,乃叱曰,羊起。于是,白石皆變?yōu)檠驍?shù)萬頭。事見《說庫》卷二引 晉 葛洪 《神仙傳》?!端囄念惥邸肪砭潘?、《太平廣記》卷七引《神仙傳》作“ 皇初平 ”。 五代 李瀚 《蒙求》詩:“ 初平 起石, 左慈 擲杯?!?/p>
陶家
(1).謂燒制陶器與從事稼穡。家,通“ 稼 ”。《大戴禮記·五帝德》:“﹝ 帝舜 ﹞ 蟜牛 之孫, 瞽叟 之子也,曰 重華 。好學(xué)孝友,聞?dòng)谒暮?,陶家事親,寬裕溫良?!?王聘珍 解詁:“‘家’當(dāng)為‘稼’?!睹献印吩唬骸愿谔諠O?!?/p>
(2).燒制陶器的人。 唐 劉恂 《嶺表錄異》卷上:“ 廣州 陶家皆作土鍋鑊,燒熟,以土油之,其潔浄則愈于鐵器,尤宜煮藥?!?明 宋應(yīng)星 《天工開物·陶埏》:“凡陶家為缶屬,其類百千。大者缸甕,中者鉢盂,小者瓶罐。”
(3).指 晉 詩人 陶潛 。 唐 司空?qǐng)D 《楊柳枝》詞:“ 陶 家五柳簇衡門,還有高情愛此君?!?唐 薛能 《折楊柳》詩之九:“眾木猶寒獨(dú)早青,御溝橋畔 曲江亭 , 陶 家舊日應(yīng)如此,一院春條滿遶廳?!?唐 皎然 《酬烏程楊明府華雨后小亭對(duì)月見呈》:“夜涼喜無訟,霽色搖閒情。暑退不因雨, 陶 家風(fēng)自清?!眳⒁姟?陶叟 ”。
剎剎塵塵
猶言在在處處。 蘇曼殊 《天涯紅淚記》第二章:“還有履踐分也無,剎剎塵塵是要津。” 李大釗 《新的!舊的!》:“既同在一個(gè)生活之中,剎剎塵塵都含有全體的質(zhì)性,都著有全體的顏色?!眳⒁姟?剎塵 ”。
身相
猶言身體形象。 隋 江總 《攝山棲霞寺碑》:“ 大同 二年,龕頂放光,光色身相,晃若炎山,林間樹下,赩如火殿。” 明 湯顯祖 《牡丹亭·道覡》:“問天天從來不具人身相,只得來道扮男妝。”
門門
象聲詞??蘼?。 老舍 《駱駝祥子》十七:“回到家,她一頭扎在炕上,門門的哭起來。”
何處
哪里,什么地方。《漢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jié),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tái)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dú)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gè)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相逢
彼此遇見;會(huì)見
偶然相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