氈廬原文
瓦茨庸詎稱行移,惟有氈廬到處隨。
卷合放開皆適可,今來昔往秖如斯。
紙窗日日披新畫,蕓席行行就小詩。
懸壁偶然試臨鏡,異前覺有幾莖絲。
詩詞問答
問:氈廬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氈廬寫于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氈廬是什么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支韻 出處:御制詩二集卷六十六
參考注釋
庸詎
豈;何以;怎么?!肚f子·齊物論》:“庸詎知吾所謂知之非不知耶?庸詎知吾所謂不知之非知耶!” 晉 潘岳 《秋興賦》:“茍趣舍之殊涂兮,庸詎識其躁靜?” 宋 王禹偁 《故侍御史李公墓志銘》:“邦家之光,庸詎可量?” 清 王念孫 《讀書雜志·荀子六》“豈鉅知”:“鉅亦豈也。古人自有復(fù)語耳?;蜓载M鉅,或言豈遽,或言庸詎,或言何遽,其義一而已矣?!?/p>
行移
(1).舊時官署簽發(fā)的通知事項的文件。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制度》:“武人多不知書,案牘、法令、書判、行移悉仰胥吏?!?明 邵璨 《香囊記·治吏》:“背律令如背《蒙求》,作行移似作對句。” 清 黃六鴻 《?;萑珪どW任·馭衙役》:“行移之體式茫然,字習(xí)生疎?!?/p>
(2).簽發(fā)公文?!对湔隆づ_綱一·設(shè)立憲臺各例》:“如實有寃枉,即開坐事因,行移原問官司,即早歸結(jié)改正?!薄端疂G傳》第二二回:“知縣本不肯行移,只要朦朧做在 唐牛兒 身上,日后自慢慢地出他?!?/p>
惟有
只有
我們都很高興,惟有他沉著臉
氈廬
亦作“氊廬”。1.即氈帳。《新唐書·北狄傳·奚》:“逐水草畜牧,居氊廬,環(huán)車為營?!?宋 梅堯臣 《送祖擇之學(xué)士北使》詩:“宿造氈廬開,行逢獵騎合。” 清 趙翼 《潞江》詩:“經(jīng)年馬背安居地,每夕氊廬托宿家。”
(2).借指北方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 南朝 陳 徐陵 《移齊文》:“西窮版屋,北罄氈廬?!?宋 曾鞏 《明妃曲》之二:“一辭椒屋風(fēng)塵遠,去託氊廬沙磧深?!眳⒁姟?氈帳 ”。
到處
各處;處處
陪客人到處參觀
到處找他
放開
(1).棄置一邊,舍棄。 宋 劉過 《送王東鄉(xiāng)歸天臺》詩之二:“放開筆下閒風(fēng)月,收歛胸中舊甲兵?!?茅盾 《子夜》十八:“﹝ 吳蓀甫 ﹞似乎還不肯放開,還在那里想辦法?!?/p>
(2).解除某種束縛?!?* 詞話》第六二回:“你把心來放開,不要只管多慮了。” 甘鐵生 《現(xiàn)代化茶館》第一章:“現(xiàn)代迷信被破除了,人們可以放開手腳大膽干些什么了?!?/p>
(3).放大;開放。 魯迅 《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于是大家放開喉嚨讀一陣書,真是人聲鼎沸?!?聞一多 《失敗》詩:“從前我養(yǎng)了一盆寶貴的花,好容易孕了一個苞子,但總是半含半吐的不肯放開?!?/p>
適可
(1).適合;適宜。《漢書·蒯通傳》:“故里母非談?wù)h之士也,束緼乞火非還婦之道也,然物有相感,事有適可?!?明 李贄 《答李見羅先生書》:“及其飽悶已過,情景適可,則仍舊如前鎖門獨坐而讀我書也?!?/p>
(2).只能,僅僅可以?!栋儆鹘?jīng)·雇倩瓦師喻》:“此驢今者適可能破,假使百年,不能成一?!?/p>
今來
(1).當(dāng)今,如今。 三國 魏 曹植 《情詩》:“始出嚴(yán)霜結(jié),今來白露晞?!?唐 韓愈 《落齒》詩:“今來落既熟,見落空相似?!薄度龂酒皆挕肪硐拢骸敖駚?獻帝 懦弱, 曹操 弄權(quán)?!?明 徐渭 《翠鄉(xiāng)夢》第一出:“俺今來這番,俺今來這番。又幾回筋斗透鍼關(guān),透鍼關(guān)?!?/p>
(2).從今以后。 晉 潘岳 《西征賦》:“古往今來,邈矣悠哉。”《水滸傳》第八二回:“今來汝等眾人,但得府庫之物,納于庫中公用,其餘所得之資,并從均分?!?/p>
如斯
如此?!墩撜Z·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明 郎瑛 《七修類稿·奇謔三·代死失火》:“茍謂事事如斯,吾未之信矣。” 郭沫若 《黃山之歌》:“ 峨眉 號稱天下秀,不知是否信如斯?!?/p>
紙窗
亦作“ 紙牕 ”。糊紙的窗戶。 唐 白居易 《曉寢》詩:“紙窗明覺曉,布被暖知春?!?清 唐孫華 《和友人郊字雪詩三十韻》:“斜穿珠箔入,密聽紙牕敲?!?魯迅 《彷徨·傷逝》:“正屋的紙窗上映出明亮的燈光,他們正在逗著孩子玩笑?!?/p>
日日
(1) 天天
又恐汝日日為吾擔(dān)憂。——清· 林覺民《與妻書》
(2) 一天一天地
淫侈之俗日日以長。——賈誼《論積貯疏》
行行
(1).不停地前行?!豆旁娛攀住ば行兄匦行小罚骸靶行兄匦行?,與君生別離?!?宋 張孝祥 《鷓鴣天》詞:“行行又入笙歌里,人在珠簾第幾重?” 陳毅 《赴延安留別華中諸同志》詩:“行行過 太行 ,迢迢赴 延安 ?!?/p>
(2).指情況進展或時序運行。 晉 陶潛 《飲酒》詩之十六:“行行向不惑,淹留遂無成?!?逯欽立 注:“行行,漸漸?!?唐 王建 《行見月》詩:“月初生,居人見月一月行。行行一年十二月,強半馬上看盈缺?!?/p>
(3).猶言走一走?!段饔斡洝返谖宥兀骸?老君 笑道:‘這猴兒不去取經(jīng),卻來我處何干?’ 行者 道:‘取經(jīng)取經(jīng),晝夜無停;有些阻礙,到此行行。’”
(4).行旅。 宋 梅堯臣 《送毛秘校罷宣城主簿被薦入補令》詩:“以此贈行行,無酒勿我怪?!?/p>
(1).每行。 唐 韓愈 《柳溪》詩:“柳樹誰人種?行行夾岸高。” 明 袁凱 《京師得家書》詩:“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歸鄉(xiāng)?!?林庚白 《坡行即目》詩:“炊煙燹后行行淚,物價兵間寸寸金。”
(2).各行各業(yè)。參見“ 行行出狀元 ”。
剛強負氣貌。《論語·先進》:“ 子路 ,行行如也; 冉有 、 子貢 ,侃侃如也。子樂?!?何晏 集解:“ 鄭 曰:‘樂各盡其性,行行,剛強之貌?!?唐 元稹 《青云驛》詩:“上天勿行行,潛穴勿悽悽,吟此青云諭,達觀終不迷。”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仇大娘》:“明日,拘牒已至, 趙 行行殊不置意。”
小詩
短詩。 唐 杜甫 《存歿口號》詩之一:“ 席謙 不見近彈棋, 畢曜 仍傳舊小詩?!?明 胡應(yīng)麟 《詩藪·遺逸下》:“ 陳思 《煮豆》,雖七步而成,第小詩耳,不足盡所長也?!?魯迅 《南腔北調(diào)集·為了忘卻的記念》:“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p>
偶然
突然的,不是經(jīng)常的;意想不到的
偶然現(xiàn)象
偶然事件
臨鏡
對鏡。 唐 元稹 《三兄遺白角巾》詩:“暗梳蓬髮羞臨鏡,私戴蓮花恥見人。”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趙五娘憶夫》:“憶昔事君子,鷄鳴下君床,臨鏡理笄總,隨君問高堂?!?/p>
前覺
猶先覺。 晉 左思 《吳都賦》:“藏理於終古,而未寤於前覺也?!薄赌鲜贰ぴ總鳌罚骸巴?吳興 ,屬在昏明之際,既闇於前覺,無誠於圣朝,不識天命,甘貽顯戮,幸遇殊恩,得全門戶?!?南朝 齊 顧欣 《臨終詩》:“翹心企前覺,融然從此謝?!?/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