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歸京師原文
門外子規(guī)啼未休,山村日落夢悠悠。故園便是無兵馬,猶有歸時一段愁。
詩詞問答
問:送人歸京師的作者是誰?答:陳與義
問:送人歸京師寫于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陳與義的名句有哪些?答:陳與義名句大全
陳與義送人歸京師書法欣賞
譯文和注釋
譯文
門外子規(guī)鳥叫個不停,日落時分山村中仍舊幽夢不斷。
即便故園沒有戰(zhàn)火,但國土淪喪,南北分裂,已是亡國奴的我就是能回故鄉(xiāng)也是頗為犯愁的事。
注釋
⑴京師:指北宋都城汴梁。
⑵子規(guī):杜鵑鳥的別名。傳說為 蜀 帝 杜宇 的魂魄所化。常夜鳴,聲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钝拧め岠B》:“杜鵑,一名子規(guī)?!?唐 杜甫 《子規(guī)》詩:“兩邊山木合,終日子規(guī)啼?!?br />⑶故園:舊家園;故鄉(xiāng)。 唐 駱賓王 《晚憩田家》詩:“唯有寒潭菊,獨似故園花?!北R:士兵和軍馬,借指戰(zhàn)爭,戰(zhàn)事。 唐杜甫 《出郭》詩:“故國猶兵馬,他鄉(xiāng)亦鼓鼙?!?/p>
詩文賞析
這首詩中有寄托、感慨、諷喻之意,有傷離感亂之情,同時對于現(xiàn)實表現(xiàn)了強烈的不滿。
此詩先是描寫了門外子規(guī)鳥叫個不停,讓人真切的感受到詩人強烈的故鄉(xiāng)之思,然后又通過日落時分山村中那幽夢不斷的場景的描寫,暗示詩人被深重的痛苦所困擾。既然只是因為思念故土,而惆悵失意,當然要解除這一煩惱的最好方式是能回一次故鄉(xiāng)。但擺在詩人面前的現(xiàn)實是:即便故園沒有戰(zhàn)火,但國土淪喪,南北分裂,已是亡國奴的詩人就是能回故鄉(xiāng)也是頗為犯愁的事。送友歸京,觸景生情,心生憂國之愁。
詩中“子規(guī)”意象的含義:思念故土,有家難歸的悲傷。杜鵑鳥,俗稱布谷,又名子規(guī)、杜宇、子鵑。傳說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鳴,聲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古詩中常出現(xiàn)“子規(guī)”這個意象。如“又聞子規(guī)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難》),“杜鵑啼血猿哀鳴”(白居易《琵琶行》),“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秦觀《踏莎行·郴州旅舍》),“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詩中“故園便是無兵馬”與“猶有歸時一段愁”兩句看似矛盾,其實并不矛盾。這兩句的意思是:即使家鄉(xiāng)已無兵馬戰(zhàn)亂,但歸家之路仍愁緒萬千。愁是因為戰(zhàn)爭。詩人這兩句看似矛盾的話,突出了詩人對戰(zhàn)爭留下的悲痛及現(xiàn)實的不滿,表達了一種思念故土,有家難歸的悲傷之情。


精彩推薦:
- 異鄉(xiāng)青嶂外,故里白云邊。北極懸雙眼,中秋度四年。燈前橫一劍,江滸宿孤船。玉露漙漙忌,金波炯炯然。山風徒自溷,儒俗不同遷。對酒輕千日,論詩嗣百篇。斫才猶見樸,礲智未成圓。自是窮荒地,誰憐落寞天。梧桐床護滿,蟋蟀井吟偏。何處尋靈運,無人問稚川。寒巖巢燕別,疏竹網(wǎng)蟲懸。市賈希求紙,民儲寡守錢。饔餐粗乃習,衣褐短堪憐。名谷非甘谷,稱泉半盜泉。土城門不警,竹屋壁常穿。鈞石唯咨背,輿臺只食肩。戇呆千百種,秀敏幾多員。獵野狐偕走,燒畬蟻并緣??浜ㄑ皂稠?,鼓飽腹便便。定靜聾疑吹,晴明瞽訝煙。立名甘在下,恃氣或爭前。肥丑紅樓女,粗豪碧洞仙。城隅頻有約,淇水久相傳。淰淰重嵐晻,潺潺小澗湲。背恩棠遂伐,忘義豆長煎。
- 孤骨夜難臥,吟蟲相唧唧。老泣無涕洟,秋露為滴瀝。去壯暫如翦,來衰紛似織。觸緒無新心,叢悲有馀憶。詎忍逐南帆,江山踐往昔。秋月顏色冰,老客志氣單。冷露滴夢破,峭風梳骨寒。席上印病文,腸中轉愁盤。疑懷無所憑,虛聽多無端。梧桐枯崢嶸,聲響如哀彈。一尺月透戶,仡栗如劍飛。老骨坐亦驚,病力所尚微。蟲苦貪剪色,鳥危巢焚輝。孀娥理故絲,孤哭抽余思。浮年不可追,衰步多夕歸。秋至老更貧,破屋無門扉。一片月落床,四壁風入衣。疏夢不復遠,弱心良易歸。商葩將去綠,繚繞爭馀輝。野步踏事少,病謀向物違。幽幽草根蟲,生意與我微。竹風相戛語,幽閨暗中聞。鬼神滿衰聽,恍惚難自分。商葉墮干雨,秋衣臥單云。病骨可剸物,酸呻亦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