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同府菊會再和·其一原文
直北衣冠透直南,各將纓足濯湘潭。
達人到處覃清化,處士何人肆橫談。
伊傅俟時離稼筑,范韓當寧正冠簪。
投閑共際升平日,吟酌何妨會再三。
詩詞問答
問:張同府菊會再和·其一的作者是誰?答:吳璉
問:張同府菊會再和·其一寫于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張同府菊會再和·其一是什么體裁?答:七律
問:吳璉的名句有哪些?答:吳璉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覃韻
參考注釋
直北
正北?!妒酚洝し舛U書》:“ 漢文帝 出 長安門 若見五人於道北,遂因其直北立 五帝壇 ,祠以五牢具?!?唐 杜甫 《小寒食舟中作》詩:“云白山青萬餘里,愁看直北是 長安 ?!?宋 蘇庠 《菩薩蠻·宜興作》詞:“荒坡垂斗柄,直北鄉(xiāng)山近。”
衣冠
(1) 衣服和禮帽
(2) 服飾
衣冠不整
(3) 指紳士,借指禮教、斯文
衣冠之弟
直南
正南。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二:“何曾敢與他和尚爭鋒,望著直南下便迓?!?/p>
達人
樂觀豁達的人,行事不為世俗所拘束的人;顯達的人
孟僖子知其后必有達人。—— 宋· 司馬光《訓(xùn)儉示康》
到處
各處;處處
陪客人到處參觀
到處找他
清化
清明的教化?!逗鬂h書·鄧騭傳》:“不能宣贊風美,補助清化,誠慙誠懼,無以處心?!?晉 李密 《陳情事表》:“逮奉圣朝,沐浴清化?!?/p>
處士
(1).本指有才德而隱居不仕的人,后亦泛指未做過官的士人?!睹献印る墓隆罚骸笆ネ醪蛔?,諸侯放恣,處士橫議, 楊朱 、 墨翟 之言盈天下?!薄逗鬂h書·方術(shù)傳論》:“ 李固 、 朱穆 等以為處士純盜虛名,無益於用,故其所以然也?!?唐 元稹 《中書省議舉縣令狀》:“又云見任官及處士、散試官,并請停集?!?汪洋 《壽靜仁先生四十三初度即步原韻》:“ 謝公 霖雨蒼生望,失笑 東山 處士多?!?/p>
(2).星名。即少微星?!稌x書·天文志上》:“少微四星在太微西,士大夫之位也,一名處士?!眳⒁姟?少2微 ”。
肆橫
謂橫蠻無理,任意胡為。 宋 李心傳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建炎元年六月》:“彼知中國自強如此,豈徒不敢肆橫,而二圣有可還之理矣。” 宋 周密 《齊東野語·洪君疇》:“方 寶祐 間,宦寺肆橫,簸弄天綱?!?清 黃六鴻 《?;萑珪む]政·總論》:“額外之苦,有馬匹之多索,各項之苛求,辱官毆吏、鎖撻馬夫之肆橫。”
伊傅
伊尹 和 傅說 的合稱。均為 商 代的賢相。相傳 傅說 曾筑于 傅巖 之野, 武丁 訪得,舉之為相。 宋 朱熹 《<中庸章句>序》:“自是以來,圣圣相承,若 成湯 文 武 之君, 皋陶 伊傅 周 召 之為臣,既皆以此而接夫道統(tǒng)之傳。” 宋 陸游 《讀書至夜分感嘆有賦》詩:“正如志士才不稱,心慕 伊 傅 終何施?!眳⒁姟?伊尹 ”。
俟時
等待時機。 漢 班昭 《東征賦》:“正身履道,以俟時兮?!?晉 袁宏 《三國名臣序贊》:“ 孔明 盤桓,俟時而動,遐想 管 樂 ,遠明風流?!?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 太祖 龍躍俟時,作鎮(zhèn) 淮 泗 ?!?/p>
當寧
(1).處在門屏之間。寧,古代宮室門內(nèi)屏外之地。君主在此接受諸侯的朝見。《禮記·曲禮下》:“天子當寧而立,諸公東面,諸侯西面,曰朝。” 孔穎達 疏:“天子當寧而立者,此為春夏受朝時也。寧者,《爾雅》云:‘門屏之間謂之寧?!?郭 注云:‘人君視朝所寧立處?!焙笠浴爱攲帯敝富实叟R朝聽政。 南朝 陳 徐陵 《陳公九錫文》:“酬庸報德,寂爾無聞,朕所以垂拱當寧,載慚懷悸者也?!?唐 張說 《開元正歷握乾符頌》:“﹝圣上﹞受禪當寧,而光大前烈;垂統(tǒng)拜璧,而慎寧后嗣?!?宋 陳亮 《論開誠之道》:“平居則何官不可為,緩急則何人不退縮!是宜陛下當寧而嘆天下人才無一之可用?!眳⒁姟?當扆 ”。
(2).指皇帝。 唐 白居易 《畫元始天尊贊序》:“﹝皇帝﹞命設(shè)繪素,展儀形,五彩彰施,七寳嚴飾:所以表當寧之瞻仰,感在天之圣神?!?宋 陳造 《贈錢郎中》詩:“孤忠當寧知,宏圖時宰領(lǐng)。” 明 李東陽 《同年祭陸鼎儀文》:“疾疢嬰其志意,造化歛其形軀。當寧臨軒而嗟悼,士林掩涕而欷歔?!?/p>
冠簪
(1).使冠固定于發(fā)髻上的簪子。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叛賊·發(fā)?!罚骸捌涔變?nèi)外寳貨不可勝計, 沉 得其冠簪一枚,長數(shù)寸,而古作紺碧色,出以示余?!?明 李東陽 《兆先赴試三河念之有作》詩:“髻丱能幾時,忽已勝冠簪?!眲俟隰ⅲq言成年。
(2).比喻仕宦。 明 李東陽 《不寐》詩:“弱歲忝科籍,冠簪奉明廷?!?/p>
投閑
亦作“ 投閒 ”。謂置身于清閑境地。 宋 陸游 《入秋游山賦詩》之三:“屢奏乞骸骨,寬恩許投閑?!?明 查士標 《雪后同方寶臣張諧石游北固》詩:“僻性從來厭市闤,投閒山寺歲將殘。” 清 鈕琇 《觚賸·劉將軍》:“某投閒何足惜,獨羣馬伏櫪思戰(zhàn)塲,為可惜耳?!?/p>
亦作“ 投間 ”。乘隙;伺機?!稏|觀漢記·桓榮傳》:“初 榮 遭倉卒困厄時,嘗與族人 桓元卿 俱捃拾,投閒輒誦詩?!薄逗鬂h書·延篤傳》:“百家眾氏,投閒而作?!?李賢 注:“言誦經(jīng)典之餘,投射閒隙而翫百氏也?!?明 陸容 《菽園雜記》卷五:“ 文莊 葉公 巡撫 兩廣 時,素與 邱內(nèi)翰 仲深 不合, 邱 每投間毀之?!?/p>
見“ 投閑 ”。
升平
太平
升平之世
歌舞升平
何妨
(1) 為什么不
何妨一試
(2)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妨
你何妨試一試
再三
一次又一次;多次
再三強調(dià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