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符離待鄉(xiāng)信未至原文
先隴封楸后,羈臣賜玦時(shí)。
放舟初草草,去國合遲遲。
珠滑新粳粒,金酣早蟹脂。
南遷真不負(fù),屈子獨(dú)何知。
詩詞問答
問:留符離待鄉(xiāng)信未至的作者是誰?答:劉摯
問:留符離待鄉(xiāng)信未至寫于哪個(gè)朝代?答:宋代
問:留符離待鄉(xiāng)信未至是什么體裁?答:五律
問:劉摯的名句有哪些?答:劉摯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支韻
參考注釋
先隴
見“ 先壟 ”。
羈臣
亦作“羇臣”。羈旅流竄之臣?!蹲髠鳌ふ压吣辍罚骸熬b臣,茍得容以逃死,何位之敢擇?” 唐 大易 《湘夫人祠》詩:“妙鼓形云瑟,羈臣不可聞。” 宋 黃庭堅(jiān) 《聽宋宗儒摘阮歌》:“ 楚 國羇臣放十年, 漢 宮佳人嫁千里?!?明 高啟 《哭周記室》詩:“萬里一羈臣,悲歌 楚 水深?!?/p>
賜玦
(1).賜給玉玦。謂斥逐大臣。語本《荀子·大略》:“絶人以玦,反絶以環(huán)。” 楊倞 注:“古者臣有罪待放於境,三年不敢去,與之環(huán)則還,與之玦則絶,皆所以見意也?!?明 陳汝元 《金蓮記·賜環(huán)》:“平生壯氣凌霄漢,雄心未肯銷滅,喜忠義再陪弭筆,姦佞終教賜玦。” 明 楊珽 《龍膏記·訪舊》:“向年 元載 賜玦之時(shí),其女 湘英 ,沒入我家。”
(2).賜給玉玦。表示優(yōu)寵。《三國志·魏志·鍾繇傳》“ 文帝 在東宮,賜 繇 五熟釜,為之銘曰”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 繇 報(bào)書曰:‘昔忝近任,并得賜玦。尚方耆老,頗識(shí)舊物。’”
放舟
開船;行船。 宋 梅堯臣 《鬼火賦》:“放舟於 潁水 之上,夜憩於 項(xiàng)城 之野?!?清 惲敬 《與姚秋農(nóng)書》:“往歲十月,自 滕王閣 放舟東下,十一月三日抵家?!?蘇曼殊 《與劉三書》:“ 杏南 兄放舟在何日,晤時(shí),乞?yàn)槲业滥睢!?/p>
草草
馬虎;簡陋從事;不細(xì)致或不全面;慌亂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他草草收拾了一下,背著包就往東站趕
去國
離開自己的國家
去國三千里
遲遲
(1) 行動(dòng)比必要的或有時(shí)是想象的更為緩慢,久久不能完成
遲遲得不到結(jié)果
(2) 遲緩;拖延時(shí)間
遲遲才作出判決
南遷
(1).遷都南方。《魏書·靈徵志下》:“ 魏氏 世居幽朔,至 獻(xiàn)帝 世,有神人言應(yīng)南遷?!薄端螘の涞奂o(jì)論》:“ 晉 自社廟南遷,祿去王室,朝權(quán)國命,遞歸臺(tái)輔?!薄睹魇贰び⒆谇凹o(jì)》:“甲子,京師聞敗,羣臣聚哭於朝,侍講 徐珵 請(qǐng)南遷,兵部侍郎 于謙 不可?!?/p>
(2).被貶謫、流放到南方。 唐 李白 《江上贈(zèng)竇長史》詩:“萬里南遷 夜郎國 ,三年歸及 長風(fēng)沙 ?!?宋 徐鉉 《和州酬江中丞見寄》詩:“ 賈 傅南遷久,江關(guān)道路遙?!?宋 周密 《齊東野語·徐漢玉》:“吾得罪必南遷,安得在畿乎?”
屈子
指 屈原 。 唐 戴叔倫 《過三閭廟》詩:“ 沅 湘 流不盡, 屈子 怨何深?!?明 劉基 《梅頌序》:“乃效 屈子 頌橘之體而作頌?!?郭沫若 《再出夔門游西陵峽》詩:“ 屈子 衣冠猶有冢, 明妃 脂粉尚流香?!?/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