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劉山人遠(yuǎn)游原文
初夏風(fēng)日清,芳華盡披委。
蕭蕭野人居,綠樹凈如洗。
繁陰在庭戶,晴云隔窗紙。
劉君負(fù)絕藝,幽討亦戾止。
平生一緉屐,歷歷幾千里。
南袖嶺嶠煙,東拂扶桑水。
空齋坐終日,論議頗亹亹。
言立罔迷真,浩瀚況無已。
群流會一原,眾轍不殊軌。
昆侖倚西極,黃河走其底。
嵩華與恒岱,郁郁土中峙。
休氣蓄靈光,自惜伯玉址。
結(jié)交燕趙豪,躍馬長楊里。
堂堂百年身,茲游更奇?zhèn)ァ?/p>
酌酒澆壯懷,奮步從此始。
詩詞問答
問:送劉山人遠(yuǎn)游的作者是誰?答:吳當(dāng)
問:送劉山人遠(yuǎn)游寫于哪個(gè)朝代?答:元代
問:吳當(dāng)?shù)拿溆心男??答?a href="/mingju/zuozhe_wudang.htm">吳當(dāng)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三部
參考注釋
初夏
夏季的第一月,即農(nóng)歷四月
風(fēng)日
(1).風(fēng)與日。謂風(fēng)吹日曬。 晉 陶潛 《五柳先生傳》:“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fēng)日?!?/p>
(2).指天氣;氣候。 唐 李白 《宮中行樂詞》之八:“今朝風(fēng)日好,宜入 未央 游?!?清 卓爾堪 《醉花陰》詞:“風(fēng)日近清明,幾片榆錢,都算鶯兒俸?!?/p>
(3).猶風(fēng)光。 唐 杜審言 《春日京中有懷》詩:“寄語 洛城 風(fēng)日道,明年風(fēng)色信還人。”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仙人枕》:“ 元 陳孚 詩:‘ 居庸 萬馬繞山前,未許蒼苔睡晏然。見説 華山 風(fēng)日好,何如移伴白云眠?!?清 姚鼐 《贈孫雨窗》詩:“茶香竹凈好風(fēng)日,請我俛仰前賢旁?!眳⒁姟?風(fēng)光 ”。
芳華
亦作“ 芳花 ”。香花?!冻o·九章·思美人》:“芳與澤其雜糅兮,羌芳華自中出?!?南朝 梁簡文帝 《梅花賦》:“折此芳花,舉茲輕袖。” 宋 范成大 《光相寺》詩:“峰頂四時(shí)如大冬,芳花芳草春自融。” 明 陳子龍 《上巳城南雨中》詩:“春甸搖芳華,長林縈幽壑?!?/p>
(1).美好的年華。 閩 王繼鵬 《批葉翹諫書紙尾》詩:“人情自厭芳華歇,一葉隨風(fēng)落御溝?!?明 文徵明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一:“無情剛恨通宵雨,斷送芳華又一年?!?清 龔自珍 《洞仙歌》詞:“奈西風(fēng)信早,北地寒多,埋沒了,彈指芳華如電。”
(2).茂美。 宋 范仲淹 《老人星賦》:“增芳華於信史,協(xié)休美於祥經(jīng)?!?郭沫若 《十六字令》詞:“花,歌頌東風(fēng)遍海涯。春永在,億載鬭芳華。”
蕭蕭
(1) 形容馬嘶鳴聲
馬鳴蕭蕭
蕭蕭班馬鳴。——唐· 李白《送友人》
車轔轔,馬蕭蕭。——唐· 杜甫《兵車行》
(2) 風(fēng)聲
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戰(zhàn)國策·燕策》
風(fēng)蕭蕭
(3) 冷落凄清的樣子
(4) 花白稀疏的樣子
祖父看見了鏡里的白發(fā)蕭蕭
野人
(1) 田野之民,農(nóng)人
試問野人家。——宋· 蘇軾《浣溪沙》詞
(2) 質(zhì)樸的人,無爵位的平民
(3) 粗野的人
(4) 流浪漢
(5) 未開化的人,生活在原始狀態(tài)或?qū)儆谠忌鐣娜?/p>
繁陰
見“ 繁蔭 ”。
庭戶
(1).猶門戶。喻指某種造詣、境界。 南朝 梁 陸倕 《將至潯陽郡教》:“ 光武 靈臺 之籍,較涉根基; 張華 聚土之書,略見庭戶。”
(2).官署。 唐 韓愈 《新修滕王閣記》:“春生秋殺,陽開陰閉,令修於庭戶。數(shù)日之閒,而人自得於湖山千里之外?!?/p>
(3).泛指庭院。 唐 方干 《新秋獨(dú)夜寄戴叔倫》詩:“遙夜獨(dú)不臥,寂寥庭戶中?!?宋 柳永 《二郎神·七夕》詞:“乍露冷風(fēng)清庭戶,爽天如水。”
(4).猶門庭;門戶。 宋 辛棄疾 《沁園春·迭嶂西馳》詞:“似 謝 家子弟,衣冠磊落; 相如 庭戶,車騎雍容?!?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青娥》:“﹝ 霍桓 ﹞以神童入泮。而母過於愛惜,禁不令出庭戶?!?/p>
窗紙
亦作“窓紙”。糊在窗上的紙。 唐 白居易 《和微之自勸》之二:“身飲數(shù)杯妻一醆,餘酌分張與兒女。微酣靜坐未能眠,風(fēng)霰蕭蕭打窗紙?!?宋 范成大 《初秋》詩之一:“急雨過窓紙,新涼生簟籐?!薄端逄蒲萘x》第七四回:“怪底小姑垂劣甚,俏拈窗紙背奴看?!?/p>
絕藝
絕技,極高超的技藝
戾止
來到。《詩·魯頌·泮水》:“ 魯侯 戾止,言觀其旂?!?毛 傳:“戾,來;止,至也?!?晉 潘岳 《藉田賦》:“大君戾止,言藉其農(nóng)。” 唐 任華 《寄李白》詩:“及余戾止,君已 江 東訪 元丹 ,邂逅不得見君面?!?嚴(yán)復(fù) 《論世變之亟》:“乃一旦有數(shù)萬里外之荒服島夷,鳥言夔面,飄然戾止,叩關(guān)求通。”
平生
(1) 終身;一生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個(gè)人的平生大事
(2) 向來;素來
他平生是很勤儉的
吾平生未嘗以吾所志語汝,是吾不是處。——清· 林覺民《與妻書》
歷歷
一個(gè)個(gè)清晰分明
歷歷可數(shù)
歷歷在目
千里
指千里馬
先王之千里。——《呂氏春秋·察今》
嶺嶠
五嶺的別稱
扶桑
(1) 亦名朱槿,錦葵科植物?;ü诖笮?是著名觀賞植物
(2) 神話中的樹木名
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山海經(jīng)·海外東經(jīng)》。 郭璞注:“扶桑,木也。” 郝懿行箋疏:“扶當(dāng)為榑?!墩f文》云:“榑桑,神木,日所出也。”
(3) 后用來稱東方極遠(yuǎn)處或太陽出來的地方
扶桑開朝暈,此高臺端。——《文選·陸士衡·樂府·日出東南隅行》
行乎東極之外,經(jīng)扶桑之中林。——左思《吳都賦》
(4) 傳說中的東方海域的古國名,我國相沿以為日本的代稱
扶又若薺。—— 王維《送秘書晁監(jiān)還日本國·序》
扶桑正是秋光好,楓葉如丹照嫩寒。—— 魯迅《送增田君歸國》
赤縣扶桑一衣帶水。—— 郭沫若《沁園春》
齋坐
齋舍的座位?!端螘ぜ矀鳌罚骸白蜢洱S坐見其事,亦有心活之?!?/p>
終日
從早到晚
終日忙忙碌碌
終日而思。——《荀子·勸學(xué)》
論議
(1).對人或事物的好壞、是非等表示意見?!豆茏印ぽp重丁》:“父兄相睹樹下,論議玄語,終日不歸?!?唐 韓愈 《與李翱書》:“持僕所守,驅(qū)而使奔走伺候公卿間,開口論議,其安能有以合乎?”
(2).對人或事物的好壞、是非等所表示的意見。亦指思想認(rèn)識、境界等。《荀子·非相》:“然而﹝ 桀 紂 ﹞身死國亡,為天下大僇,后世言惡,則必稽焉。是非容貌之患也,聞見之不眾,論議之卑爾?!?宋 洪邁 《容齋三筆·賢士隱居者》:“望其容貌,聽其論議,莫不聳然?!?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bǔ)編·破惡聲論》:“使其羞白心于人前,則不若伏藏其論議,蕩滌穢惡,俾眾清明,容性解之竺生,以起人之內(nèi)矅?!?/p>
(3).議論文?!逗鬂h書·孔融傳》:“所著詩、頌、碑文、論議、六言、策文、表、檄、教令、書記凡二十五篇?!?/p>
亹亹
(1).勤勉不倦貌?!对姟ご笱拧め赂摺罚骸皝悂?申伯 ,王纘之事?!薄稘h書·張敞傳》:“今陛下游意於太平,勞精於政事,亹亹不舍晝夜?!?宋 葉適 《故寶謨閣待制知平江府趙公墓銘》:“若夫兢兢于道德之意,而亹亹于事物之實(shí),則前輩所難能也?!?梁啟超 《論佛教與群治之關(guān)系》:“且此生未及竟者,來生固可以補(bǔ)之,復(fù)何所憚而不亹亹。”
(2).行進(jìn)貌?!冻o·九辯》:“時(shí)亹亹而過中兮,蹇淹留而無成?!?王逸 注:“亹亹,進(jìn)貌?!薄段倪x·陸機(jī)<赴洛>詩》:“亹亹孤獸騁,嚶嚶思鳥吟?!?李善 注:“亹亹,走貌也?!?/p>
(3).水流貌?!段倪x·左思<吳都賦>》:“玄蔭耽耽,清流亹亹。” 呂向 注:“亹亹,淥水徐進(jìn)之勢。” 宋 蘇軾 《雙池》詩:“泝流入城郭,亹亹渡千家?!?/p>
(4).謂詩文或談?wù)搫尤?,有吸引力,使人不知疲倦。《后漢書·班固傳論》:“若 固 之序事,不激詭,不抑抗,贍而不穢,詳而有體,使讀之者亹亹而不猒,信哉其能成名也?!?南朝 梁 鍾嶸 《詩品·晉黃門郎張協(xié)》:“詞采蔥蒨,音韻鏗鏘,使人味之亹亹不倦。” 唐 盧照鄰 《<南陽公集>序》:“ 岑 君論詰亹亹,聽者忘疲。”《三國演義》第六九回:“ 輅 亹亹而談,言言精奧?!?清 姚鼐 《祭劉海峰先生文》:“嗣學(xué)古文,以任道期,亹亹其文,以贈吾離?!?/p>
(5).不絕貌。 唐 黃滔 《司直陳公墓志銘》:“十年而 許員外 稷 ,繼翔其后,詞人亹亹。” 宋 謝無量 《鶯啼序·重過金陵》詞:“慨商女不知興廢,隔江猶唱《庭花》,餘音亹亹?!?明 宋濂 《春日賞海棠花詩序》:“眾賓咸悅,銜盃詠詩,亹亹不自休?!?/p>
(6).委順貌。 明 宋濂 《答郡守聘五經(jīng)師書》:“豈能悖性徇物,亹亹隨人作上下耶!”
(7).美妙;美好。 晉 曹毗 《歌世宗景皇帝》:“亹亹神算,赫赫王旅?!?南朝 梁 劉孝標(biāo) 《廣絕交論》:“日月聯(lián)璧,贊亹亹之弘致。” 唐 歐陽詹 《王者宜日中賦》:“含靈亹亹,處植離離?!?/p>
迷真
(1).猶亂真。 唐 韋應(yīng)物 《詠徐正字畫青蠅》:“誤點(diǎn)能成物,迷真許一時(shí)?!眳⒁姟?亂真 ”。
(2).迷失真性。 唐 呂巖 《敲爻歌》:“如鼎沸,永沉淪,失道迷真業(yè)所根。”
浩瀚
(1) 水勢廣大的樣子
浩瀚大海
(2) 廣闊的
浩瀚的沙漠
(3) ;大量的
典籍浩瀚
無已
(1) 沒有休止;不止
誅求無已
(2) 不得已
流會
指會議因人數(shù)不滿定數(shù)而停開
一原
一個(gè)本原?!痘茨献印m真訓(xùn)》:“是故身處江海之上,而神游魏闕之下,非得一原,孰能至於此哉!” 高誘 注:“一原,道之原也。” 清 王夫之 《張子正蒙注·太和》:“神則合物我於一原,達(dá)死生於一致,絪緼合德,死而不亡。”
殊軌
不同的軌道。喻差距甚大?!逗鬂h書·曹褒傳》:“三(皇)、五(帝)步驟,優(yōu)劣殊軌,況予頑陋,無以克堪,雖欲從之,末由也已?!?明 宋濂 《王君墓志銘》:“彼遺金籯,我以一經(jīng),賢愚殊軌,曰圖其始。”
昆侖
亦作“崐侖2”。1.古代亦寫作“昆侖”。 昆侖山 。在 新疆 西藏 之間,西接 帕米爾 高原,東延入 青海 境內(nèi)。勢極高峻,多雪峰、冰川。最高峰達(dá)七七一九米。古代神話傳說, 昆侖山 上有 瑤池 、 閬苑 、 增城 、 縣圃 等仙境?!肚f子·天地》:“ 黃帝 游乎 赤水 之北,登乎 崑崙 之丘?!薄冻o·離騷》:“邅吾道夫 崑崙 兮,路修遠(yuǎn)以周流。” 唐 韓愈 《雜詩》之三:“ 崑崙 高萬里,歲盡道苦邅?!?宋 張?jiān)?《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詞:“底事 崑崙 傾 砥柱 ,九地 黃 流亂注?”
(2).古代西方國名。《書·禹貢》:“織皮, 崐崘 、 析支 、 渠 、 搜 ,西戎即敘?!?孔 傳:“織皮,毛布。有此四國,在荒服之外,流沙之內(nèi)?!币徽f此指 昆侖山 。 孔穎達(dá) 疏引 鄭玄 曰:“衣皮之民,居此 崑崙 、 析支 、 渠搜 三山之野者,皆西戎也?!?/p>
(3).古代泛指 中印半島 南部及 南洋 諸島各國或其國人。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溫水》:“闇中大戰(zhàn), 謙之 手射 陽邁 柁工,船敗縱橫, 崑崙 單舸接得 陽邁 ?!?唐 張籍 《昆侖兒》詩:“ 崑崙 家住海中洲,蠻客將來 漢 地游?!薄杜f唐書·南蠻傳·林邑》:“自 林邑 以南,皆卷髮黑身,通號為 崑崙 ?!?/p>
(4).“ 崑崙奴 ”的省稱。 唐 王維 《賀神兵助取石堡城表》:“龕中有尊像一,左右真人六,并師子、崑崙各二。”
(5).泛指奴仆。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余德》:“向暮,有兩崑崙捉馬挑燈,迎導(dǎo)以去?!眳⒁姟?崑崙奴 ”。
(6).特指 昆侖 奴 磨勒 。 明 王錂 《春蕪記·說劍》:“你看他乘云駕霧憑虛走,早把那 崑崙 秘術(shù)來傳受?!?清 顧彩 《髯樵傳》:“女泣如雨,訴失身狀,愿公為 崑崙 ?!眳⒁姟?崑崙奴 ”。
(7).古代稱皮膚黑色的人。《晉書·后妃傳下·孝武文李太后傳》:“時(shí)后為宮人,在織坊中,形長而色黑,宮人皆謂之崐崘?!薄杜f五代史·慕容彥超傳》:“嘗冒姓 閻 氏,體黑麻面,故謂之 閻崑崙 ?!?/p>
(8).指玉制酒器。 唐 李商隱 《魏侯第東北樓堂書所見成篇》:“鎖香金屈戌,帶酒玉崑崙?!?/p>
(9).酒名?!?崑崙觴 ”的省稱。 唐 陸龜蒙 《奉和襲美贈魏處士五貺詩·訶陵樽》:“外堪欺玳瑁,中可酌崑崙?!痹ⅲ骸熬泼??!眳⒁姟?崑崙觴 ”。
(10).道教語。指頭腦?!对企牌呋`》卷十二引《太上黃庭外景經(jīng)》:“子欲不死修崑崙?!薄对企牌呋`》卷十七:“眼為日月,髮為星辰,眉為華蓋,頭為崑崙?!?/p>
(11).臍之別名。《黃庭內(nèi)景經(jīng)·治生》“兼行形中八景神” 梁丘子 注引《玉緯經(jīng)》:“臍中為太一君,主人之命也,一名中極,一名太淵,一名崑崙,一名特樞?!?/p>
(1).山名。在 西藏 、 新疆 和 青海 之間。海拔6,000米左右,多雪峰、冰川?!痘茨献印ぴ烙?xùn)》:“經(jīng)紀(jì)山川,蹈騰 昆侖 ,排閶闔,淪天門?!?高誘 注:“ 昆侖 ,山名也。在西北,其高萬九千里?!?陳毅 《昆侖山頌》詩:“ 昆侖 魄力何偉大,不以丘壑博盛名?!?/p>
(2).指 漢 代 汶上 明堂的通道?!妒酚洝し舛U書》:“ 濟(jì)南 人 公玊帶 上 黃帝 時(shí)明堂圖。明堂圖中有一殿,四面無壁,以茅蓋,通水,圜宮垣為復(fù)道,上有樓,從西南入,命曰 昆侖 ,天子從之入,以拜祠上帝焉?!眳⒁姟?昆侖道 ”。
(3).古障塞名、一名 昆侖障 。 西漢 置。在今 甘肅省 安西縣 南。為宜禾都尉治所。
(4). 東晉 南朝 時(shí)指我國西南少數(shù)民族。其膚色較黑?!赌淆R書·王琨傳》:“父 懌 不慧,侍婢生 琨 ,名為 崑崙 ?!卑矗瑣媿?,同“ 昆侖 ”。參閱 周一良 《魏晉南北朝史札記·昆侖》。
(5).我國古代泛稱今 中印半島 南部及 南洋 諸島以至 東非 之人為昆侖。參閱《太平御覽》卷七八六引 三國 吳萬震 《南州異物志》、卷七八八引 竺芝 《扶南記》、 唐 義凈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下。
(6).古島嶼名。亦譯 軍屯山 。即今 越南 南部 湄公河 口外的 昆侖島 。為古代海舶往來東西洋必經(jīng)之地。《島夷志略》和《星槎勝覽》有專條記述,《鄭和航海圖》亦有此島。
(7).針灸穴位名。位于足部外踝尖與跟腱水平連線之中點(diǎn)凹陷處?!夺t(yī)宗金鑒·針灸心法要訣·足三陽經(jīng)總穴名》:“足太陽膀胱經(jīng),行足股后凡十九穴,左右同:至陰……昆侖,跗陽。”
廣大無垠貌。昆,通“ 渾 ”。 漢 揚(yáng)雄 《太玄·中》:“昆侖旁薄,思之貞也?!?司馬光 集注:“昆,音魂;侖,盧昆切?!?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一》:“元?dú)饫?,充滿天地。”
西極
(1).西邊的盡頭。謂西方極遠(yuǎn)之處?!冻o·離騷》:“朝發(fā)軔於天津兮,夕余至於西極?!薄稘h書·禮樂志》:“天馬徠,從西極,涉流沙,九夷服?!?/p>
(2).指 長安 以西的疆域。 唐 杜甫 《送從弟亞赴河西判官》詩:“西極最瘡痍,連山暗烽燧?!?唐 杜甫 《往在》詩:“安得自西極,申命空 山 東?!?仇兆鰲 注:“西極,指京師之西,與 山 東相對。或指 吐魯蕃 者,非?!?/p>
(3). 漢 代 烏孫國 所產(chǎn)之良馬?!妒酚洝ご笸鹆袀鳌罚骸癌z 匈奴 ﹞得 烏孫 馬好,名曰‘天馬’。及得 大宛 汗血馬,益壯,更名 烏孫 馬曰‘西極’,名 大宛 馬曰‘天馬’云。”
黃河
中國第二長河,發(fā)源于青海,流入渤海,全長5464公里,流域面積75.24萬平方公里。流經(jīng)黃土高原、夾帶大量泥沙,每年達(dá)16億噸,除12億噸入海外,有4億多噸沉積在下游河床上,有些地段河底竟高出地面5—10米,成為有名的“地上河”
嵩華
(1). 嵩山 和 華山 的并稱。 晉 葛洪 《抱樸子·守塉》:“夫欲隮 閬風(fēng) 陟 嵩 華 者,必不留行於丘垤;意在乎游 南溟 汎滄海者,豈瑕逍遙於潢洿。”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稟 嵩 華 之玉石,潤 河 洛 之波瀾?!薄端问贰しN放傳》:“ 放 沉默好學(xué)……每往來 嵩 華 間,慨然有山林意?!?清 陳維崧 《沁園春·題竹逸小像》詞:“任裁為拄杖,躡他 嵩華 ;劈成橫笛,吹出《伊》《涼》。”
(2).比喻崇高。 唐 皮日休 《內(nèi)辯》:“公當(dāng)時(shí)之望, 溟 渤 於文場, 嵩 華 於朝右?!?/p>
郁郁
(1) 生長茂盛
郁郁蔥蔥
(2) 形容憂傷苦悶
郁郁不樂
土中
(1).四方的中心地區(qū)?!稌ふ僬a》:“王來紹上帝,自服于土中。” 孔 傳:“言王今來居 洛邑 ,繼天為治,躬自服行教化於地勢正中。” 孫星衍 疏:“土中謂王城于天下為中也?!薄稘h書·禮樂志》:“ 世祖 受命中興,撥亂反正,改定京師于土中?!?顏師古 注:“謂都 洛陽 ?!?晉 潘岳 《西征賦》:“考土中于斯邑,成建都而營筑?!?宋 王讜 《唐語林·補(bǔ)遺一》:“夫九州之地, 洛陽 為土中,風(fēng)雨之所交也。” 清 錢謙益 《河南河南府知府郭中寧授中憲大夫制》:“ 河南 故稱土中,乃作 雒 ?!?/p>
(2).地下?!稌x書·庾亮傳》:“ 亮 將葬, 何充 會之,嘆曰:‘埋玉樹於土中,使人情何能已?!?/p>
休氣
祥瑞之氣。 漢 班固 《 * 通·封禪》:“陰陽和,萬物序,休氣充塞?!?唐 李白 《西岳云臺歌送丹丘子》:“榮光休氣紛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宋 沉遘 《奉祠西太乙宮賦》:“休氣之充分,輪囷而蜿蜒?!?明 楊慎 《八月二日經(jīng)筵紀(jì)事》詩:“扆瞻休氣近,鐘叩德音隆?!?/p>
靈光
(1) 神異之光
那大圣棍起處,打倒妖魔,才斷絕了靈光。——《西游記》
(2) 指畫在神像頭部的光輝
(3) 〈方〉∶頂用;好
他的羽毛球打得真靈光
這藥不靈光
結(jié)交
與人交際往來,聯(lián)絡(luò)友誼
結(jié)交各種各樣的婦女
燕趙
(1).指 戰(zhàn)國 時(shí) 燕 趙 二國。亦泛指其所在地區(qū),即今 河北省 北部及 山西省 西部一帶。《史記·春申君列傳》:“王之地一經(jīng)兩海,要約天下,是 燕 趙 無 齊 楚 , 齊 楚 無 燕 趙 也?!?唐 崔湜 《景龍二年春日赴襄陽途中言志》詩:“余本 燕 趙 人,秉心愚且直。” 明 章美中 《秋思》詩:“涼風(fēng)起 燕 趙 ,萬里浮云陰?!? * 《太行春感》詩:“從來 燕 趙 多豪杰,驅(qū)逐 倭 兒共一樽?!?/p>
(2).《古詩十九首·東城高且長》有“ 燕 趙 多佳人,美者顏如玉”句,后因以“燕趙”指美女或舞女歌姬。 南朝 梁武帝 《戲作》詩:“長袂必留客,清哇咸繞梁。 燕 趙 羞容止, 西 妲 慚芬芳。” 宋 蘇舜欽 《昇陽殿故址》詩:“髑髏今成堆,皆昔 燕 趙 面?!?/p>
躍馬
策馬馳騁騰躍
躍馬疾走。——明· 宗臣《報(bào)劉一丈書》
躍馬大呼。——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長楊
(1).亦作“ 長揚(yáng) ”。 長楊宮 的省稱。 漢 揚(yáng)雄 《長楊賦》:“振師 五柞 ,習(xí)馬 長楊 ?!?唐 杜牧 《杜秋娘》詩:“ 長楊 射熊羆,武帳弄啞咿。” 宋 秦觀 《韋元成論》:“﹝ 元帝 ﹞ 永元 中幸 長揚(yáng) 射熊館 ,布車騎大獵,則是宮室宴享之事,未能如禮也?!?明 高啟 《少年行》之一:“官侍 長揚(yáng) 拜夕郎,況憑內(nèi)寵在椒房?!?清 洪昇 《長生殿·禊游》:“傳聲報(bào)戚里,今日幸 長揚(yáng) ?!眳⒁姟?長楊宮 ”。
(2).連綿的楊柳?!段倪x·潘岳<閑居賦>》:“長楊映沼,芳枳樹籬。” 劉良 注:“楊,柳樹也?!?唐 溫庭筠 《太子西池》詩之二:“薄暮香塵起,長楊落照明?!?/p>
(3). 漢 揚(yáng)雄 所作《長楊賦》的省稱。 唐 李白 《大獵賦》:“《長楊》夸胡,設(shè)網(wǎng)為周阹。” 宋 范仲淹 《依韻奉酬晏尚書見寄》:“愿聞歌畫一,敢議賦《長楊》?!?/p>
堂堂
(1) 形容盛大
人獅驚岳岳,王廟憶堂堂。——郭沫若《訪埃雜吟》
曰:“寡人將去此堂堂國者而死乎!”——《晏子春秋》
(2) 形容容貌莊嚴(yán)大方
儀表堂堂
(3) 形容志氣宏大
我們是新一代的堂堂青年,還怕這一點(diǎn)困難嗎?
(4) 陣式或氣勢很大
堂堂的軍樂隊(duì)走過去了
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塵泥滲漉。——明· 歸有光《項(xiàng)脊軒志》
百年大計(jì)
(2) 指人的一生;一輩子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
奇?zhèn)?/h3>
奇特雄偉
奇?zhèn)ス骞帧?mdash;—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壯懷
豪壯的胸懷。 唐 韓愈 《送石處士赴河陽幕》詩:“風(fēng)云入壯懷,泉石別幽耳?!?宋 辛棄疾 《賀新郎》詞:“我輩從來文字飲,怕壯懷激烈須歌者?!?明 張煌言 《海上》詩之一:“浩氣填胸星月冷,壯懷裂髮鬼神愁?!?清 龔自珍 《別直隸布政使同年托公》詩:“三十年華四牡騑,每談宦轍壯懷飛?!?/p>
從此
(1) 從那個(gè)時(shí)候起
王大伯從此負(fù)擔(dān)更重了
(2) 從那個(gè)地方起或從那個(gè)時(shí)候起


精彩推薦:
- 故人河山秀,獨(dú)立風(fēng)神異。人許白眉長,天資青云器。雄辭變文名,高價(jià)喧時(shí)議。下筆盈萬言,皆合古人意。一從負(fù)能名,數(shù)載猶卑位。寶劍誠可用,烹鮮是虛棄。昔聞在河上,高臥自無事。幾案終日閑,蒲鞭使人畏。頃因歲月滿,方謝風(fēng)塵吏。頌德有輿人,薦賢逢八使。棲鸞往已屈,馴雀今可嗣。此道如不移,云霄坐應(yīng)致。縣前漳水綠,郭外晉山翠。日得謝客游,時(shí)堪陶令醉。前期今尚遠(yuǎn),握手空宴慰。驛路疏柳長,春城百花媚。裴回白日隱,暝色含天地。一鳥向灞陵,孤云送行騎。夫君多述作,而我常諷味。賴有瓊瑤資,能寬別離思?;标幐蔡玫?,苔色上階砌。鳥倦自歸飛,云閑獨(dú)容依。既將慕幽絕,兼欲看定慧。遇物忘世緣,還家懶生計(jì)。無生妄已息,有妄心可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