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王漸逵的《近日見此德之所以不進者只是此心原不潔靜故》
全文:
神明自靈徹,邪欲乃玷之。
上圣本不染,晶晶著先幾。
中賢一以涅,先濯乃其宜。
須臾豈容間,其功在緝熙。
寡之以又寡,無欲成镃基。
無無復無無,至一以為期。
天地得此一,貞觀陶化機。
圣人合其德,位育夫何疑。
托夢有深造,上帝豈吾欺。
所欲不在多,二三已云岐。
所同即是欲,程氏真吾師。
感君敦夙好,功磋及其時。
作詩以自佩,顧諟常在茲。
參考注釋
無復
(1).不再,不會再次?!秴问洗呵铩ちx賞》:“詐偽之道,雖今偷可,后將無復?!?陳奇猷 校釋:“此文意謂詐偽之道,雖今可以茍且得利,后將不可復得利也?!薄稌x書·王導傳》:“ 桓彝 見朝廷微弱……憂懼不樂。往見 導 ,極談世事,還,謂 顗 曰:‘向見 管夷吾 無復憂矣。’” 唐 韓愈 《落葉送陳羽》詩:“落葉不更息,斷蓬無復歸?!?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下·格局》:“ 圣嘆 之評《西廂》,可謂晰毛辨髮,窮幽極微,無復有遺議於其間矣?!?/p>
(2).指不再有,沒有。 晉 葛洪 《抱樸子·對俗》:“不死之事已定,無復奄忽之慮?!?南朝 梁元帝 《金樓子·雜記上》:“少來搜集書史,頗得諸遺書,無復首尾,或失名,凡百餘卷?!?瞿秋白 《赤潮曲》:“解放我殖民世界之勞工,無論黑、白、黃,無復奴隸種?!?/p>
(3).沒有履行。 漢 劉向 《說苑·雜言》:“ 仲尼 曰:‘不強不遠,不勞無功,不忠無親,不信無復,不恭無禮,慎此五者,可以長久矣?!?/p>
(4).不能恢復。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必仁且知》:“其規(guī)非者,其所為不得其事,其事不當,其行不遂,其名辱,害及其身,絶世無復,殘類滅宗亡國是也。”
無無
連空虛無有也沒有。 中國 古代道家認為的天地萬物形成以前的空寂狀態(tài)。后亦泛指虛無,烏有?!痘茨献印さ缿枴罚骸坝枘軣o有矣,未能無無也。及其為無無,又何從至於此哉?” 高誘 注:“言我能使形不可得,未能殊無形也?!?前蜀 貫休 《道情偈》之一:“ 崆峒老人 專一一, 黃梅真叟 卻無無?!?宋 宋祁 《庭戒諸兒》:“如一漚生,一漚滅,還入於海,漚自妄見,海無生滅,無有也,亦無無有,亦無無無,淡然無所得而止,止亦不止也?!?清 譚嗣同 《仁學》二二:“無無,然后平等。”
至一
古代哲學用語。指高度和諧一致的境界或局面?!肚f子·繕性》:“當是時也,陰陽和靜,鬼神不擾,四時得節(jié),萬物不傷,羣生不夭,人雖有知,無所用之,此之謂至一。當是時也,莫之為而常自然?!?郭象 注:“物皆自然,故至一也?!薄盾髯印ぷh兵》:“暴悍勇力之屬為之化而愿,旁辟曲私之屬為之化而公,矜糾收繚之屬為之化而調(diào),夫是之謂大化至一。”
以為
認為
自以為不失天下之士。——《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以為旦噬己也。——唐· 柳宗元《三戒》
以為鄙吝。——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資治通鑒》
自以為必死。——《資治通鑒·唐紀》
以為豪。——明· 魏禧《大鐵椎傳》
以為妙絕。——《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王漸逵名句,近日見此德之所以不進者只是此心原不潔靜故名句


猜你喜歡:
- 謂女子,先生為姊,后生為妹。佚名《爾雅·釋親》
-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子思《禮記·中庸》
- 自恨枝無葉,莫怨太陽偏。佚名《增廣賢文·上集》
- 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
- 國之寶器,其在得賢。李大師、李延壽《北史·列傳·卷五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