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守乞石筍原文
竹萌何處在,石筍眼中青。乞取分幽徑,難忘玉筍廷。
詩詞問答
問:從高守乞石筍的作者是誰?答:晁說之
問:從高守乞石筍寫于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晁說之的名句有哪些?答:晁說之名句大全
晁說之從高守乞石筍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竹萌
筍的別稱。《爾雅·釋草》:“筍,竹萌?!?邢昺 疏:“凡草木初生謂之萌,筍則竹之初生者?!?宋 蘇軾 《送筍芍藥與公擇》詩之一:“故人知我意,千里寄竹萌。” 宋 黃庭堅 《答永新宗令寄石耳》詩:“竹萌粉餌相發(fā)揮,芥薑作辛和味宜?!?清 魏源 《默觚上·學(xué)篇三》:“竹萌能破堅土,不旬日而等身。”
何處
哪里,什么地方。《漢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jié),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石筍
大致像一個倒轉(zhuǎn)鐘乳石的結(jié)晶質(zhì)碳酸鈣的沉積,系重碳酸鈣飽和溶液滴在洞穴地面上形成的,常與鐘乳石相接而成一完整石柱
君不見益州城西門,陌上石筍雙高蹲。—— 杜甫《石筍行》
眼中
猶言心目中。 宋 蘇軾 《予以事繫御史臺獄遺子由》詩之二:“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p>
乞取
(1).求得。 唐 王建 《乞竹》詩:“乞取池西三兩竹,房前栽著病時看?!?宋 范仲淹 《依韻答青州富資政見寄》:“故人待看調(diào)元后,乞取優(yōu)游老 洛陽 。” 清 陳維崧 《沁園春·留別韓聞西》詞:“百年幾度佳辰,且乞取溪山自在身?!?/p>
(2).請求釆取。《宋史·禮志二七》:“乞取舊例裁定酌中之數(shù),以為永式?!?/p>
(3).勒索。 宋 蘇轍 《論衙前及諸役人不便札子》:“州縣曹吏乞取不貲?!?宋 莊綽 《雞肋編》卷中:“有 白馬洞 繆羅 者殺保正,怒其乞取。”
幽徑
亦作“ 幽逕 ”。僻靜的小路。 唐 王績 《贈李徵君大壽》詩:“ 灞陵 幽徑近, 磻谿 隱路長?!?宋 楊萬里 《春晴懷故園海棠》詩:“一番過雨來幽逕,無數(shù)新禽有喜聲?!?陳毅 《游柏林失不雷河》詩:“林深樹廣,幽徑縱橫。”
難忘
(1) 無法忘記
難忘的時刻
(2) 永遠留在腦海里
一個具有政治膽識的難忘行動
(3) 值得記憶的
難忘的歲月
玉筍
亦作“ 玉筍 ”。1.筍的美稱。 宋 楊萬里 《初三游翟園》詩:“不羞人面對風(fēng)物,奈爾玉筍金柑何?”
(2).喻英才濟濟。《新唐書·李宗閔傳》:“俄復(fù)為中書舍人,典貢舉,所取多知名士,若 唐沖 、 薛庠 、 袁都 等,世謂之玉筍?!?宋 王禹偁 《獻轉(zhuǎn)運副使太常李博士》詩:“捧詔瑤池下,辭班玉筍中?!?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七引 王夢樓 《在西湖寄都中同年》詩:“吟詩喜得江山助,問字欣添玉筍圍?!?/p>
(3).喻女子手指。 唐 韓偓 《詠手》:“腕白膚紅玉筍芽,調(diào)琴抽線露尖斜?!?宋 孫惟信 《風(fēng)流子》詞:“記玉筍攬衣,翠囊親贈,綉巾拭淚,金柳初攀。”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翠裙鴛繡金蓮小,紅袖鸞銷玉筍長?!薄墩f唐》第十二回:“這個飄揚翠袖,輕籠玉筍纖纖;那個搖曳湘裙,半露金蓮窄窄?!?/p>
(4).喻女子小腳。 唐 杜牧 《詠襪》:“鈿尺裁量減四分,纖纖玉筍裹輕云?!?明 王磬 《清江引·蒲靴》曲:“青蓮兩瓣開,玉筍雙尖蹻,踏青去來天氣早?!?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織女》:“隱約畫簾前,三寸凌波玉筍尖?!?/p>
(5).喻秀麗聳立的山峰。 宋 楊萬里 《真陽峽》詩:“夾岸對排雙玉筍,此峰外面萬山青?!?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巖洞》:“ 桂 之千峯皆旁無延緣,悉自平地崛然特立,玉筍瑤篸,森列無際,其怪且多如此,誠當為天下第一?!?清 汪懋麟 《題金碧堂為趙銀臺玉峰》詩:“盤江夾浦各環(huán)抱,金蓮玉筍疑飛翻?!?/p>
(6).喻蓮藕。 清 朱彝尊 《七月晦日賜藕恭紀》詩之二:“分載箯輿路未賒,冰條玉筍浄無瑕?!?/p>
見“ 玉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