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精品久久人妻白浆|精品国产仑片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精品亚洲四区|中文在线一区精品


  • <dd id="kqay2"><nav id="kqay2"></nav></dd>
    <abbr id="kqay2"></abbr>
    首頁 >> 古詩文 >> 賀新郎·國脈微如縷原文 詩詞名句

    賀新郎·國脈微如縷

    作者:劉克莊 朝代:宋代

    賀新郎·國脈微如縷原文

    實之三和有憂邊之語,走筆答之。

    國脈微如縷。問長纓何時入手,縛將戎主?未必人間無好漢,誰與寬些尺度?試看取當(dāng)年韓五。豈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驪山母。談笑起,兩河路。
    少時棋柝曾聯(lián)句。嘆而今登樓攬鏡,事機頻誤。聞?wù)f北風(fēng)吹面急,邊上沖梯屢舞。君莫道投鞭虛語,自古一賢能制難,有金湯便可無張許?快投筆,莫題柱。

    詩詞問答

    問:賀新郎·國脈微如縷的作者是誰?答:劉克莊
    問:賀新郎·國脈微如縷寫于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賀新郎·國脈微如縷是什么體裁?答:詞
    問:劉克莊的名句有哪些?答:劉克莊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用原韻第三次作詞唱和王實之,有憂慮邊境被敵人侵犯的話,回筆疾書回答這件事。

    國家命脈日漸衰弱,不知何時才能請得長纓,將敵方首領(lǐng)擒縛!人間自有降龍伏虎的好漢,只是無人不拘一格任用人才。如不信,看看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將韓世忠吧。他并沒有經(jīng)過谷城公那樣的名師傳授指點,也不曾遇到過像驪山圣母那樣的神仙傳授法術(shù),可他一樣能在談笑之中指揮大軍,在河北東西兩路大敗金兵。
    我年輕的時候,也曾在軍營中一邊下棋一邊聯(lián)句??涩F(xiàn)在人老了,登樓遠望,已力不從心,多次誤了從軍的機會。聽說北面蒙古騎兵來勢洶洶,進攻時利用的沖梯,屢次狂舞于邊城。不要再大談空想而不以身抗敵,自古以來,用一個賢能的人,就能解除國家的危難。假如沒有像張巡、許遠這樣的良將,即使有堅固的城池,也不能久守。有志兒郎,不要在發(fā)無聊呻吟,趕快投筆從戎,不要再想用文辭來博得高官厚祿了!

    注釋
    賀新郎:詞牌名。 又名《金縷歌》《金縷曲》《金縷詞》《乳燕飛》《賀新涼)等。雙調(diào)一百十六字,上下闋各十句,六仄韻。余為變格。
    三和:用原韻第三次作詞唱和。憂邊之語:憂慮邊境被敵人(指蒙古軍)侵犯的話。
    國脈:國家的命脈。
    長纓:長帶子。
    戎主:敵人的首領(lǐng)。
    尺度:標準。
    韓五:南宋抗金名將韓世忠,排行第五,人稱韓五。
    谷城公:亦稱黃石公。傳說漢代張良曾于谷城山下遇仙人傳授兵書。
    驪山母:一作黎山老母,道教傳說中的女仙。傳說唐朝李筌曾在驪山下遇一老母為他講解《陰符》秘文。
    兩河路:指宋代行政區(qū)劃河北東路和河北西路,即今河北山西、河南部分地區(qū)。
    聯(lián)句:兩人或多人各作一句或兩句,組合成一首詩,謂聯(lián)句。
    登樓攬鏡:上樓照鏡,慨嘆功業(yè)未建,人已衰老。
    沖梯:沖車和云梯,古代攻城的工具。
    制難:挽回危難的局勢。
    金湯:“金城湯池”的省語,比喻堅固的防御工事。張許:張巡和許遠,唐代安史之亂時死守睢陽的名將。
    投筆:投筆從戎,用漢代班超投筆從戎,立功邊疆的典故。
    題柱:漢代司馬相如過成都升仙橋,曾在橋柱上題字說:不乘高車駟馬,不過此橋。

    詩文賞析


    這首詞是作者和朋友王實之六首唱和詞中的第四首。同作者其它豪放詞作一樣,字里行間洋溢著濟世救國的激情和宏偉志向。
    “國脈微如縷”,一個“ 縷”字,讓人想起飄忽不定、一觸即斷的游絲 ,想起“千鈞一發(fā)”的危急。一個極形象的比喻,說明國家的命脈,實在已經(jīng)衰微不堪。于是發(fā)一聲問:不知何時才能請得長纓,將敵方首領(lǐng)擒縛!當(dāng)時,蒙古貴族屢屢攻宋,南宋王朝危在旦夕,但統(tǒng)治者卻不思進取,嫉賢妒能。頭三句的劈空而下,將形勢的緊迫,統(tǒng)治者的麻木不仁,請纓報國之志士的熱忱,盡情表達出來,紙上錚錚有聲。
    接著,作者抒發(fā)任人唯賢的議論。以“未必”二字起句,道出了作者的自信,人間自有降龍伏虎的好漢,只是無人不拘一格任用人材。如不信,試看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將韓世忠吧。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五,年輕時有“潑韓五”的渾號,出身行伍,既沒有名師傳授,也未遇神仙指點,但是卻能在談笑之間大戰(zhàn)兩河,成為抗金名將 。有了這些名將賢相,“國脈微如縷”的慘狀也就有扭轉(zhuǎn)的可能了。
    以下又連用西漢張良遇谷城公(即黃石公)傳授《太公兵法》和唐將李筌得驪山老母講解《陰符經(jīng)》而俱立大功的兩個典故,來說明即使沒有承授與憑借,照樣也可以保家衛(wèi)國建立功勛。作者頻頻使用“問”、“未必”、“試看取”、“豈⋯⋯也⋯⋯”等詞,既增加了感染力,而且一氣呵成 ,邏輯嚴密,虎虎有生氣。這種宏論高議,以詩的語言和情感發(fā)出,更具一種動人的力量。劉詞議論化 、散文化和好用典故的特點,于此可見一斑。
    下片,作者進而聯(lián)系到自己的遭遇?!捌彖芈?lián)句”,表達作者報國從軍的夙愿。但這一宏愿都成了過去的夢了。登樓遠望,攬鏡自照,傷感一事無成,痛心國勢日非,怎能不愁腸百轉(zhuǎn)、感慨萬千!一聲長嘆,將那長期以來懷才不遇、屢屢喪失殺敵報國之機的心情,盡數(shù)迸發(fā)了出來。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下邊兩句,將當(dāng)時邊境上疾風(fēng)撲面、黑云壓城的情景生動地描繪了出來。北風(fēng),暗指北來的蒙古兵,它既點出了入犯的方向,也渲染了入犯者帶來的殺伐之氣。敵方進攻用的沖梯,屢次狂舞于邊城,蒙古軍隊攻勢的兇猛和情勢的危急,由此可見。金湯,指堅固的防御工事,張許指張巡、許遠,安史之亂時,他們堅守睢陽,堅貞不屈。大敵當(dāng)前,假如沒有像張巡、許遠這樣的良將,即使有堅固的城池,也不能久守 ?!皾h拜郅都,匈奴避境;趙命李牧,林胡遠竄。則朔方之它危,邊域之勝負,地方千里,制在一賢。”(《 舊唐書·突厥傳》載盧俌上唐中宗疏中語 。)這里再次提到了任人唯賢的重要性。作者以反問句式寫出上面兩句 ,有理有據(jù) ,足以服人。接著,作者大聲疾呼:好漢們,不需再計較個人得失 ,不需發(fā)無聊之呻吟 ,趕快投筆從戎,共赴國難吧!這是對愛國志士的期望,也是和王實之共勉。這兩句 ,句短氣促,噴涌而出,極富鼓舞力量。
    本詞慷慨陳詞,議論風(fēng)發(fā),筆力雄壯,又極盡抑揚頓挫之致;運用了大量典故,自然貼切,蘊義豐富。這是宋末詞壇上議論化、散文化與形象性、情韻美相結(jié)合的代表作。
    0
    糾錯

    精彩推薦:

    • 作者:杜甫,朝代:唐代
      標簽:愛國戰(zhàn)爭
      漢朝陵墓對南山,胡虜千秋尚入關(guān)。昨日玉魚蒙葬地,早時金碗出人間。見愁汗馬西戎逼,曾閃朱旗北斗殷。多少材官守涇渭,將軍且莫破愁顏。韓公本意筑三城,擬絕天驕拔漢旌。豈謂盡煩回紇馬,翻然遠救朔方兵。胡來不覺潼關(guān)隘,龍起猶聞晉水清。獨使至尊憂社稷,諸君何以答升平。洛陽宮殿化為烽,休道秦關(guān)百二重。滄海未全歸禹貢,薊門何處盡堯封。朝廷袞職雖多預(yù),天下軍儲不自供。稍喜臨邊王相國,肯銷金甲事春農(nóng)。回首扶桑銅柱標,冥冥氛祲未全銷。越裳翡翠無消息,南海明珠久寂寥。殊錫曾為大司馬,總?cè)纸圆迨讨絮?。炎風(fēng)朔雪天王地,只在忠臣翊圣朝。錦江春色逐人來,巫峽清秋萬壑哀。正憶往時嚴仆射,共迎中使望鄉(xiāng)臺。主恩前后三持節(jié),軍令分明
    • 作者:陳子昂,朝代:唐代
      標簽:抒情,愛國

      日落滄江晚,停橈問土風(fēng)。城臨巴子國,臺沒漢王宮。
      荒服仍周甸,深山尚禹功。巖懸青壁斷,地險碧流通。
      古木生云際,孤帆出霧中。川途去無限,客思坐何窮。

    • 作者:陳子昂,朝代:唐代
      標簽:送別,愛國,豪放
      匈奴猶未滅,魏絳復(fù)從戎。悵別三河邊,言追六郡雄。雁山橫化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漢將功。
    • 作者:李白,朝代:唐代
      標簽:戰(zhàn)爭愛國,抱負,邊塞
      雷鼓嘈嘈喧武昌,云旗獵獵過尋陽。秋毫不犯三吳悅,春日遙看五色光。
    • 作者:杜甫,朝代:唐代
      標簽:愛國,思念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避,況乃未休兵。
    • 作者:陸游,朝代:宋代
      標簽:愛國,豪放
      羽箭雕弓,憶呼鷹古壘,截虎平川。吹笳暮歸,野帳雪壓青氈。淋漓醉墨,看龍蛇、飛落蠻箋。人誤許,詩情將略,一時才氣超然。何事又作南來,看重陽藥市,元夕燈山?;〞r萬人樂處,敧帽垂鞭。聞歌感舊,尚時時、流涕尊前。君記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
    • 作者:鄭思肖,朝代:宋代
      標簽:愛國
      力不勝于膽,逢人空淚垂。一心中國夢,萬古下泉詩。日近望猶見,天高問豈知。朝朝向南拜,愿睹漢旌旗。
    • 作者:屈原,朝代:先秦
      標簽:愛國,悼亡,憂國憂民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敵若云,矢交墜兮士爭先。
      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
      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
      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懟兮 一作:墜兮)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
      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魂魄毅兮 一作:子魂魄兮)

    • 作者:祖詠,朝代:唐代
      標簽:懷古,愛國
      燕臺一去客心驚,笳鼓喧喧漢將營。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沙場峰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擁薊城。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
    • 作者:范仲淹,朝代:宋代
      標簽:秋天思鄉(xiāng),宋詞三百首初中古詩,邊塞愛國
      塞下秋來風(fēng)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
    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
    詞典網(wǎng)app
    下載詞典網(wǎng)APP
    用手機掃一掃
    手機版 古詩文 在線查詢
    詞典網(wǎng) www.jiebes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