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
拼音:yǔ
與古漢語字典解釋
yǔ①〈動詞〉給予。《鴻門宴》:“則與一生彘肩?!?br>②〈動詞〉結交;交好。《六國論》:“與嬴而不助五國也?!?br>③〈名詞〉朋友;同類者。《原毀》:“其應者,必其人之與也?!?br>④〈動詞〉通“舉”。整個;都。《涉江》:“與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br>⑤〈連詞〉和。《愚公移山》:“吾與汝畢力平險。”
⑥〈介詞〉介紹動作行為所涉及的對方,相當于“跟”、“同”等。《岳陽樓記》:“微斯人,吾誰與歸?”
⑦〈介詞〉介紹比較對象,相當于“跟……相比”。《柳毅傳》:“洞庭之與京邑,不足為異?!?br>⑧〈介詞〉為;替。《兵車行》:“去時里正與裹頭。”
yù
①〈動詞〉贊同。《中山狼傳》:“固君子之所不與也。”
②〈動詞〉參與;參加。《殽之戰(zhàn)》:“蹇叔之子與師?!?br>yú
〈助詞〉表示疑問、反詰或感嘆,相當于“嗎”、“吧”、“啊”。這個意義后來寫作“歟”。《齊桓晉文之事》:“王之所大欲,可得聞與?” br> 【與國】友好的國家。
【與手】施毒手殺之。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回復:與古漢語 快速查詢。
猜你喜歡:
評論
發(fā)表評論

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

下載詞典網(wǎng)APP
用手機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