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quan]
【姓氏源流】
泉姓起源有五:
?、?、源于上古。據(jù)傳有黃帝之子任姓后裔封于泉,其后因以為姓,稱泉氏。
?、?、源于周代。按周代官制有泉府之官,掌管貨幣鑄造與發(fā)行,泉府官員之后,即以祖上官職為姓,稱泉氏。
?、?、出自全姓。三國大司馬全珠之孫全暉,降魏后受封為南陽侯,食采于白水(今湖北棗陽一帶),后世子孫遂組合為姓,稱泉氏。
?、?、出自高麗國(朝鮮),始祖為高麗西部大人泉蓋蘇文。
?、荨⒊鲎猿嗟易?,為赤狄五姓之一。
【遷徙分布】
泉姓早期主要生活在河南,后向周邊地區(qū)擴展,漢唐之際在陜西形成郡姓望族,以上洛郡為郡望。明清以后分布不詳。如今山東鄒城等地有少量分布。目前泉姓人口沒有進入全國第三百位。
【郡望堂號】
①、郡望
上洛郡 晉置,今陜西商州一帶。
②、堂號
上洛堂。
【歷史名人】
泉 企 (?-537),北朝西魏將領(lǐng)。字思道,上庸豐陽(今湖北竹山西南)人。史稱其為巴夷。年十二,世襲本縣令。魏末率鄉(xiāng)兵擊蕭寶夤,為淅州刺史。西魏初,為洛州刺史,當州都督,遣兵拒高歡軍,封上洛郡公。大統(tǒng)三年(537)初,被東魏高昂圍攻,苦戰(zhàn)十余日,被俘。送至鄴城,卒。
泉 暅,北周將領(lǐng)。仲遵子。起家本縣令。周武帝末,位至開府儀同大將軍。
泉元禮 (?-537),北朝西魏將領(lǐng)。企子,解褐奉朝請,本州別駕。與父同時被擒,不久逃出,結(jié)舊領(lǐng)部酋,率鄉(xiāng)人攻殺東魏所署刺史杜密。西魏任為世襲洛州刺史,即率兵參與沙苑之戰(zhàn)。中流矢死。
泉仲遵 (約515-約559),北朝西魏、北周將領(lǐng)。企子。與兄元禮共復洛州,兄死繼為洛州刺史。數(shù)率鄉(xiāng)兵隨軍作戰(zhàn)。攻梁隋郡,先登城,進位開府儀同三司。后為南洛州刺史,受蠻民信賴。周明帝武成初,卒于金州刺史任。
泉蓋蘇文 (?-666),唐高麗西部大人。貞觀十六年計殺國王高建武,立建武侄藏為王,自任莫離支執(zhí)掌國政。執(zhí)政時擊退唐太宗親征,又在高宗時多次擊敗唐軍。
泉男生,唐將領(lǐng)。字元德, * 人。蓋蘇文子。以父任為先人,又為中里大兄知國政,進中里位鎮(zhèn)大兄,為莫離支兼三軍大將軍,加大莫離支,為其弟所逼,遂率眾內(nèi)附,遷遼東大都督、玄菟郡公。賜第京師,與李績攻平壤,擒高藏,進右衛(wèi)大將軍、卞國公,奉詔安撫遼東,并置州縣,召流民、平斂賦、罷力役,民悅其寬。卒謚曰襄。
泉獻誠 (651-692),唐將領(lǐng)。高麗人,高麗大莫離支(相當唐兵部尚書兼中書令)泉男生之子。乾封元年(666),高麗內(nèi)亂,獻誠奉父命來唐求援,拜右武衛(wèi)將軍。高麗平,居唐,官至右衛(wèi)大將軍。天授中(690-692)兼羽林衛(wèi)。時則天命南北衙擇善射者五人比賽射箭,獻誠第一,上言:所擇善身者皆非漢官,恐四夷輕漢人無善射者,請停此射。則天從之。天授三年(692),來俊臣向泉獻誠索求錢財不得,誣獻誠謀反,下獄縊死。及死,知其冤,贈右羽林衛(wèi)大將軍,以禮改葬。
其他泉姓名人有唐大臣泉男產(chǎn),將領(lǐng)泉玄隱、泉毖等。近當代泉姓名人有企業(yè)家泉令泉等。
【泉姓宗祠通用聯(lián)】
源自周泉府;
望出上洛公。
全聯(lián)指西魏上洛郡公泉企。
一門父子三顯宦;
同朝兄弟兩將軍。
全聯(lián)指西魏泉企及其子泉元禮、泉仲遵兄弟。
白云縹緲恰如畫;
水浪浩瀚好飛舟。
泉姓“泉”字析字聯(lián)。
男兒耿耿,確立強國之志;
生機勃勃,飽含為民雄心。
唐朝泉姓名人泉田生“男生”二字嵌字聯(lián)。
【姓氏源流】
泉姓起源有五:
?、?、源于上古。據(jù)傳有黃帝之子任姓后裔封于泉,其后因以為姓,稱泉氏。
?、?、源于周代。按周代官制有泉府之官,掌管貨幣鑄造與發(fā)行,泉府官員之后,即以祖上官職為姓,稱泉氏。
?、?、出自全姓。三國大司馬全珠之孫全暉,降魏后受封為南陽侯,食采于白水(今湖北棗陽一帶),后世子孫遂組合為姓,稱泉氏。
?、?、出自高麗國(朝鮮),始祖為高麗西部大人泉蓋蘇文。
?、荨⒊鲎猿嗟易?,為赤狄五姓之一。
【遷徙分布】
泉姓早期主要生活在河南,后向周邊地區(qū)擴展,漢唐之際在陜西形成郡姓望族,以上洛郡為郡望。明清以后分布不詳。如今山東鄒城等地有少量分布。目前泉姓人口沒有進入全國第三百位。
【郡望堂號】
①、郡望
上洛郡 晉置,今陜西商州一帶。
②、堂號
上洛堂。
【歷史名人】
泉 企 (?-537),北朝西魏將領(lǐng)。字思道,上庸豐陽(今湖北竹山西南)人。史稱其為巴夷。年十二,世襲本縣令。魏末率鄉(xiāng)兵擊蕭寶夤,為淅州刺史。西魏初,為洛州刺史,當州都督,遣兵拒高歡軍,封上洛郡公。大統(tǒng)三年(537)初,被東魏高昂圍攻,苦戰(zhàn)十余日,被俘。送至鄴城,卒。
泉 暅,北周將領(lǐng)。仲遵子。起家本縣令。周武帝末,位至開府儀同大將軍。
泉元禮 (?-537),北朝西魏將領(lǐng)。企子,解褐奉朝請,本州別駕。與父同時被擒,不久逃出,結(jié)舊領(lǐng)部酋,率鄉(xiāng)人攻殺東魏所署刺史杜密。西魏任為世襲洛州刺史,即率兵參與沙苑之戰(zhàn)。中流矢死。
泉仲遵 (約515-約559),北朝西魏、北周將領(lǐng)。企子。與兄元禮共復洛州,兄死繼為洛州刺史。數(shù)率鄉(xiāng)兵隨軍作戰(zhàn)。攻梁隋郡,先登城,進位開府儀同三司。后為南洛州刺史,受蠻民信賴。周明帝武成初,卒于金州刺史任。
泉蓋蘇文 (?-666),唐高麗西部大人。貞觀十六年計殺國王高建武,立建武侄藏為王,自任莫離支執(zhí)掌國政。執(zhí)政時擊退唐太宗親征,又在高宗時多次擊敗唐軍。
泉男生,唐將領(lǐng)。字元德, * 人。蓋蘇文子。以父任為先人,又為中里大兄知國政,進中里位鎮(zhèn)大兄,為莫離支兼三軍大將軍,加大莫離支,為其弟所逼,遂率眾內(nèi)附,遷遼東大都督、玄菟郡公。賜第京師,與李績攻平壤,擒高藏,進右衛(wèi)大將軍、卞國公,奉詔安撫遼東,并置州縣,召流民、平斂賦、罷力役,民悅其寬。卒謚曰襄。
泉獻誠 (651-692),唐將領(lǐng)。高麗人,高麗大莫離支(相當唐兵部尚書兼中書令)泉男生之子。乾封元年(666),高麗內(nèi)亂,獻誠奉父命來唐求援,拜右武衛(wèi)將軍。高麗平,居唐,官至右衛(wèi)大將軍。天授中(690-692)兼羽林衛(wèi)。時則天命南北衙擇善射者五人比賽射箭,獻誠第一,上言:所擇善身者皆非漢官,恐四夷輕漢人無善射者,請停此射。則天從之。天授三年(692),來俊臣向泉獻誠索求錢財不得,誣獻誠謀反,下獄縊死。及死,知其冤,贈右羽林衛(wèi)大將軍,以禮改葬。
其他泉姓名人有唐大臣泉男產(chǎn),將領(lǐng)泉玄隱、泉毖等。近當代泉姓名人有企業(yè)家泉令泉等。
【泉姓宗祠通用聯(lián)】
源自周泉府;
望出上洛公。
全聯(lián)指西魏上洛郡公泉企。
一門父子三顯宦;
同朝兄弟兩將軍。
全聯(lián)指西魏泉企及其子泉元禮、泉仲遵兄弟。
白云縹緲恰如畫;
水浪浩瀚好飛舟。
泉姓“泉”字析字聯(lián)。
男兒耿耿,確立強國之志;
生機勃勃,飽含為民雄心。
唐朝泉姓名人泉田生“男生”二字嵌字聯(lián)。


猜你喜歡:
- 普[普,讀音作pǔ(ㄆㄨˇ)]一.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源于鮮卑族,出自古代鮮卑族拓跋氏,屬于以先祖名字漢化為氏。南北朝時期,北魏獻文帝拓跋
- 耑河南三門峽有此姓。
- 一、姓氏源流萇(Cháng 萇)姓源出有二:1、出自周代周敬王時大夫萇弘之后,以祖名為氏。據(jù)《左傳·昭公十七年》載,周敬王時有大夫名萇弘,他
- 【一、姓氏源流】惠(xi)姓源出有三:1、源于黃帝的后代,以祖字為氏。遠古時,黃帝之孫叫顓頊,顓頊之孫叫吳回,吳回有個兒子叫陸終,陸終的第二
- 酸臺灣有此姓。
- 洪姓人口雖然不多,但是來源相當復雜,源于黃帝的有兩支,具體情況如下:一、出自翁姓。周昭王姬瑕庶子食采于翁山(今浙江),子孫后代便以翁為氏,世
- 茄茄姓當今也比較罕見。據(jù)傳黃帝時臣子茄豐氏有罪,被刑之后流放,其后人有以茄為姓。另春秋時淮河流域有一小國叫茄(音jia)國,是楚國的附庸
- 一、姓氏源流左丘(Zuǒ qiū)姓源流單純,源出有一:出自春秋時魯國左丘明之后,以地名為氏。據(jù)《元和姓纂》載:“齊國臨淄縣有左丘?!庇謸?jù)《
- 一、姓氏源流夾谷(Jā gǔ 夾谷)姓:1.以國為姓,春秋有夾谷國,亡國后以國為姓。2.出自女真族,以部落名命姓。宋朝時,北方的女真族人,建
- 劍 將 降現(xiàn)在還有這兩種姓氏
- 【姓氏淵源】1、出自姒姓相傳帝堯時,鯀的妻子有莘氏女志因夢里吃了薏苡而生禹,故帝堯便賜禹以姒為姓。后來,禹治理了水患,指導百姓興修溝渠,發(fā)展
- 叔梁①姓解:春秋時晉有叔梁氏。 ②千家姓:魯郡族。
- 稱[稱,讀音作chèn(ㄔㄣˋ),不可讀作chēng(ㄔㄣ)或chèng(ㄔㄣˋ)]一.姓氏淵源:單一淵源:源于姬姓,出自帝顓頊(高陽氏)之
- 三三繼堂 1936年生。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同濟大學、鄭州大學兼職教授。
- 【姓氏源流】梁姓源流:梁氏出自嬴姓,起源于東夷少昊部,伯益之后。伯益三十五世大駱生非子。再五傳秦仲,秦仲的小兒子康封于夏陽梁山(在今陜西韓城
- 枕枕錦曦 男,漢族,省優(yōu)秀教師,湖南省商業(yè)技工學校高級實習指導教師。1960年參加工作。1974年參于籌建我省第一所烹任專業(yè)技校(現(xiàn)湖南
- 孝較罕見姓。 據(jù)老人講,孝是秦的變姓(有待查考)
- 把氏,是一稀姓。今甘肅永登一支把姓人數(shù)較多,其來源請看“永登把氏淵源考”。歷史上的把氏名人,如把親、把秀、把琮、把聰、把鉞等人的淵源和后嗣還
- 【尹姓源流】尹姓的起源有二:1、出自少昊的后代,以邑為姓。據(jù)《通志氏族略以邑為氏》等所載,據(jù)說少昊為古代東夷族的首領(lǐng),號金天氏。東夷族以鳥為
- 邢姓的來源古老的邢姓來源有三,其中主要的兩支是黃帝后裔?!局芄У┑暮笠帷啃闲?,《左傳》上所記載的:“凡蔣、刑、茅、胙、祭、周公之胤也”,說
評論
發(fā)表評論